鐘愛美食和旅行的張岱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5-06 08:57:01 熱度:21

導讀: 善美食者有兩種,一種是懂美食且自己能做菜,一種是只懂美食但不會操作,即所謂的“口頭廚師”。比如,清代的隨園老人袁枚便是後一種人,他出過一本《隨園食單》,但自己並不會做菜。 張岱六十九歲時爲自己撰寫墓...

善美食者有兩種,一種是懂美食且自己能做菜,一種是只懂美食但不會操作,即所謂的“口頭廚師”。比如,清代的隨園老人袁枚便是後一種人,他出過一本《隨園食單》,但自己並不會做菜。

張岱六十九歲時爲自己撰寫墓志銘,言及一生諸多所愛,“好美食”正列其中。他曾經搜集史料,對祖父張汝霖與諸友所作的《饔史》加以訂正,成《老饕集》。雖已亡佚,但從傳世的《老饕集序》中,就可以看出張岱的美食觀。

文中說:世有神農氏,而天下鳥獸、蟲魚、草木之滋味始出。蓋鹹酸苦辣,着口即知,至若雞味酸,羊味辣,牛酪與慄之味鹹,非聖人不能辨也。中古之世,知味惟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精細二字,已得飲食之微。至熟食,則概之“失飪不食”;蔬食,則概之“不時不食”。四言者,食經也,亦即養生論也。

張岱像

張岱列舉了歷代美食家的著作,並提到了蘇東坡的《老饕賦》和《豬肉頌》,對祖父與好友所著《饔史》,意見多有相左。張岱自信地認爲《老饕集》是“精騎三千”,足以勝過“彼羸師十萬矣”。

張岱寫過《詠方物》三十六篇,盛贊各地的美食。先看看他的一首寫蘇州名喫的《帶骨炮螺》:炮螺天下味,得法在姑蘇。截取冰壺魄,熬成霜雪腴。一甜真徹骨,百節但知酥。晶沁原無比,何慚呼酪奴。

乍一聽名字,以爲是一種海鮮,其實是蘇州有名的一道甜點。馬伯庸的《兩京十五日》提到過這個“帶骨鮑螺”,鮑魚的“鮑”字,也有人稱之爲“炮”,或者“泡”。其實,這道甜品是用牛奶提煉出的乳酪制作的,因爲形狀似螺,所以叫鮑螺。

張岱對自制乳酪非常熱心,和叔叔一起鑽研,還另寫一篇小品文《乳酪》,來詳細解說:乳酪自駔儈爲之,氣味已失,再無佳理。余自豢一牛,夜取乳置盆盎,比曉,乳花簇起尺許,用銅鐺煮之,瀹蘭雪汁,乳斤和汁四甌,百沸之。玉液珠膠,雪腴霜膩,吹氣勝蘭,沁人肺腑,自是天供。或用鶴觴花露入甑蒸之,以熱妙;或用豆粉攙和,漉之成腐,以冷妙;或煎酥,或作皮,或縛餅,或酒凝,或鹽醃,或醋捉,無不佳妙。

每年十月,張岱和朋友、兄弟、長輩,組成“蟹會”,約好午後到,开始煮蟹喫。每人六只,擔心蟹冷有腥味,所以喫完一只再煮一只。桌上還有肥肥的臘鴨、牛乳酪、醉蚶。用鴨汁煮白菜,加之橘子、慄子、菱角。喝美酒玉壺冰,以蘭雪茶漱口。

展开全文

說了如此多的美食,還沒有說到酒。但張岱論酒的詩文並不多,可見他本人除了應酬,對此物興趣不大,至少不如茶。在《自爲墓志銘》中,他列舉了自己的諸般愛好,唯獨沒有飲酒。

其實張家喝酒是有淵源的。張岱說他的祖父素能豪飲,但是再往後代盡失傳。張岱的父親、叔叔,都不能飲,喫一碗糟茄,立刻面頰發紅。家常宴會上,家中的廚子精心烹飪,可謂江南一流。每上一道菜,兄弟們都爭着喫,盤中菜餚所剩無幾。喫飽了自行離去,從頭到尾,竟沒有人舉杯飲酒。

陶淵明極愛酒,張岱極愛茶,但是張岱和東坡一樣,是陶淵明的鐵杆粉絲,兩人都著有《和陶詩集》。《和述酒》就是其中一首,張岱在此詩序中說:“陶述酒,余述茶,各言所知也。但柴桑意在酒,而余未免沉湎於茶,茲愧淵明矣。”

古人的行旅比今天要辛苦得多,說“行萬裏路”絕不誇張,的確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張岱的旅行路线並不長,主要是沿着大運河兩岸的都市,諸如今日浙江的寧波、台州、杭州、嘉興、湖州,江蘇的蘇州、無錫、常州、南京、鎮江、揚州、淮安,以及上海松江、安徽蕪湖,最遠就是山東的兗州、泰安等地了。除了老家紹興,他停留時間最長的是杭州。祖父張汝霖在西湖柳州亭一帶建有寄園,所以他從小便跟隨祖父在西湖邊居住讀書。

張岱鐘愛旅遊,有條件把旅程安排得奢華浪漫,隨心所欲。遊歷是他浪漫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不但絕不走馬觀花,那個時代更不存在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張岱的旅遊更像是畫家寫生,雖然並非用筆墨描繪山水,而是將山水的形與魂印在腦子裏。或舟船,或客店,或車馬,或行走,張岱遊歷其間,猶如過電影般,將看到的景、人、事再放一遍,用其生花筆意,刪繁就簡,寥寥數百字,一篇小品放入詩囊。

當然,張岱並不是所有地方都愛去,更不會像徐霞客那樣遊歷,他覺得太苦了。張岱的旅遊風格,不是去研究某一地域,而是尋找當地美好的人和事、开心地玩和樂、特別的俗和雅。張岱所遊歷的區域,足跡僅跨江、浙、魯、皖四省,但他所記錄的,往往是別人沒有注意或者忽略的角度和內容。

南京距離紹興不算太遠,除了杭州,南京也是他遊歷多次的城市。按年譜記載,至少去過三次,不過不包括其年幼時祖父在南京爲官,前去探親。他的祖父曾經和當地的文人結“讀史社”,這一年,張岱十八歲,此時他是否去過南京,史無記載。有記載的是他二十三歲時,與鐘惺、譚元春、茅元儀、潘之恆等聚集金陵,並遊五龍潭。崇禎二年(1629),他三十三歲,五月是南京最好的季節,他前去造訪,遊秦淮河,觀競渡。崇禎十一年(1638),他四十二歲,於秋天到了南京,會閔汶水、曾波臣,並聽柳敬亭說書。

◎本文原載於《文摘報》(作者董聯橋),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標題:鐘愛美食和旅行的張岱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491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