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4-18 16:15:24 熱度:23
原標題:我在江詩丹頓的制表工坊,親眼見證腕表傑作的誕生
一年一度的盛會「WATCHES AND WONDERS - 鐘表與奇跡」日內瓦高級鐘表展,在日內瓦拉开序幕。
4月13日,我受老朋友「Vacheron Constantin - 江詩丹頓」的邀請,赴日內瓦在參加這場頂級Party。
在表展上,我看到了江詩丹頓今年最令人震撼的傑作,還在江詩丹頓的制表工坊,親眼看到了這些傑作的誕生。
先跟大家聊聊我在今年的江詩丹頓表展。
每年,江詩丹頓都會推出一個年度主題,幾大經典系列會在保留本系列風格的基礎上創新並制作出全新的作品。
比如2022年的主題「The Anatomy of Beauty - 解構之美」,是表達江詩丹頓對細節的敏銳和專注,每一個隱藏於機芯內部的部件都有一絲不苟的美學設計和細致入微的裝飾打磨。
2023年的年度主題「LESS'ENTIAL - 簡約之萃」,則是通過纖巧的輪廓、簡潔的线條以及精准的機械工藝,展示江詩丹頓如何通過精湛的技藝實現簡約的美學風格,甚至連那年的展廳都是極簡的黑白風格。
今年的年度主題「From Geometry to Artistry - 匠藝幾何」要表達的內涵也十分有趣——
江詩丹頓的計時作品並不是簡單的機械部件的排列組合,而是從一張設計草圖开始,隨着腕表的幾何輪廓逐漸勾勒成形,在卓越的制表技藝下,一個由造型、色彩與紋理交匯而成的藝術作品就這樣誕生了。
這是一個由或優美或犀利的幾何线條組合而成的機械工藝之境,復雜交錯的機械部件相互啮合傳動,忠誠而精准地吟唱着時間的詩歌。
• Les Cabinotiers閣樓工匠系列The Berkley超卓復雜鐘表
在這個內涵豐富的主題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Les Cabinotiers - 閣樓工匠」推出的The Berkley超卓復雜鐘表傑作。
由一位鐘表藏家委托打造,融匯63項復雜功能,既是全球最復雜時計,也是全世界第一枚真正具備中華萬年歷功能的時計。
The Berkley搭載的3752機芯由2877個精密零件構成,包括245顆寶石、31枚指針和9個顯示盤,這個數字超越了江詩丹頓此前創下的世界紀錄,由三位制表大師歷時11年潛心研制。
其中僅機芯組裝就要耗時12個月,隨後,對每一枚機芯零件手工裝飾打磨,再採用噴砂工藝賦予磨砂質感,這個操作稍有不慎就會在表面留下痕跡,難度可想而知。
而這枚機芯幾乎囊括了高級鐘表領域的各項復雜功能,其中包括追針計時,精密月相顯示,格裏高利萬年歷,星空圖,視窗中飾有精心雕刻的極地方位投影圖呈現晝夜交替。
最值得一提就是中華萬年歷功能。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農歷是一種陰陽歷,兼顧月亮周期和太陽周期,是一種相當復雜的歷法。
農歷中的月份遵循陰歷,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朔望月)爲基准,12個朔望月的總天數會比一個太陽回歸年(約365天)少11天。
而農歷中的年份則遵循陽歷,反映太陽回歸年的周期,平均長度恰好365或366天。
爲此,中國農歷需要每隔兩至三年便在一年中增設一個月,也就是閏月,這樣才能讓陰歷和陽歷再次完全同步。
中國農歷的另一特點是時間單位的計量以「天幹」和「地支」兩組符號表示,地支還與十二生肖對應,以六十年爲周期,又稱六十甲子周期。
爲了用精密的機械體現這種古老的智慧,三位制表大師需首先構建中國農歷的算法模型,再將其轉化爲可自主運行至2200年的機械程序。
制表大師在機芯正面另設了兩組機械裝置,由三個機械「大腦」分別控制機芯的三套凸輪和齒輪系統,各自驅動陰歷月周期、陽歷年周期和默冬周期。
正面表盤主要匯集了中國傳統農歷的各項歷法顯示,包括平年還是閏年,大月還是小月,當天日期對應的陰陽和五行屬性,十二時辰的指示,還有生肖和天幹信息。
除此外,制表大師還將農歷新年日期呈現於圓盤顯示上,作爲中華民族社會生活重要節點,這是江詩丹頓用另一種智慧對古老中華文明的致敬。
• Traditionnelle傳襲系列陀飛輪計時腕表
除了The Berkley超卓復雜鐘表,今年江詩丹頓匠藝幾何年度主題下還有另外一款專爲品位藏家打造的限量作品——Traditionnelle傳襲系列陀飛輪計時腕表。
這款腕表,全球限量僅50枚,從直徑42.5毫米的表殼,到表冠、表盤、表扣乃至表帶縫线,皆以鉑金材質制成。
內部搭載的爲3200機芯,配備單按鈕計時和陀飛輪調節裝置,這兩項復雜功能機制經過技術優化,確保更加精准可靠且方便易用。
機芯的每處細節都經過一絲不苟的裝飾打磨。陀飛輪框架的橫橋經過細致的手工圓角拋光,僅此一項操作便需耗時11小時方能完成。
這些打磨工序絕不僅僅只是爲了讓機芯美觀,還可以讓各零部件更耐腐蝕,確保機芯運行持久可靠。
透過藍寶石水晶表底蓋,能清晰地看到機芯精密的機械構造,包括馬耳他十字造型導柱輪、驅動計時指針歸位的兩個歸零錘,以及陀飛輪外圍驅動輪系等。
表盤上,馬耳他十字造型陀飛輪框架一改往常設於表盤下半部分的布局,而是顯示在12點位,有更加奇妙的視覺感受。
45分鐘計時小表盤和65小時動力儲存顯示很有創意地分別設於3點和6點位置,展現出一種微妙的視覺平衡,同時也更加實用,讀時一目了然。
• Grand Lady Kalla高級珠寶時計
江詩丹頓與女性有着深厚的情緣,典藏中最早期的珠寶時計作品可追溯至1812年。
如今,全新推出的Grand Lady Kalla高級珠寶時計,設計靈感正是源自1980年問世的標志性Kalla高級珠寶腕表。
由18K黃金精心雕琢而成,鑲嵌108顆總重約30克拉的祖母綠式切割鑽石,後續又衍生出一系列以Kalla爲名的孤品時計作品。
2024年,全新Grand Lady Kalla高級珠寶時計誕生,唯美的設計巧妙呼應其溯源之作「kallista」的含義 —— 「至美之極」(希臘語)。
相比前作,新款時計的設計經以多處微妙調整。
首先,品牌寶石專家需要甄選出至少131顆鑽石來進行57個切面的祖母綠式切割,確保色澤、淨度和亮度協調統一,通過精巧的排列組合,才能突出晶瑩剔透的純淨質感。
爲了達到更加符合當代美學的表盤,也爲了爲指針留出充裕空間,鑽石鑲爪被縮減至最小尺寸,在表鏈和表殼中層處呈三角形,以突顯鑽石光彩。其他部位的鑲爪呈金字塔形,組合成品牌標志性的馬耳他十字圖案。
時計還配備滿鑲縞瑪瑙和鑽石的長項鏈,可拆卸吊墜上鋪鑲15顆總重超過12克拉的鑽石,搖曳生輝,精美的流蘇上綴以圓潤盈亮的Akoya珍珠。
這款高級珠寶傑作鑲嵌總重逾46克拉的祖母綠式切割鑽石,不但外觀華麗到令人震撼,還兼顧了實用性,具備四種佩戴方式。
腕表可從表鏈上取下替換爲吊墜,也可將時計固定於長項鏈上,作爲頸間的配飾,還可以點綴在背部,靈動的鑽石流蘇在行動間搖曳,散發着性柔美優雅的魅力。
• Égérie伊靈女神系列
今年的表展上,還有一個女性主題系列腕表非常值得一提。
近年來,江詩丹頓一直通過「One of Not Many 卓爾不群」計劃與全球各地的青年才俊合作,吸收他們對事業的熱情、對專業的鑽研,其中包含探險家、攝影師、音樂家、設計師、芭蕾舞者。
Égérie伊靈女神系列的兩款腕表正是江詩丹頓與青年才俊之一、高級定制時裝設計師殷亦晴合作推出的。
其中一款爲Égérie伊靈女神系列「The Pleats of Time - 時之褶」概念腕表,是高級制表、高定時裝與高定香氛的精妙結合。
表盤上沒有設置時標,而是以直觀感性的方式,呈現時間流轉的痕跡。
細膩的褶皺紋飾在珍珠貝母材質表盤上錯落鋪开,表盤中央的紋飾周圍環繞一圈精致的金質珠粒;外圈部分則呈現連貫起伏的紋理效果。
表盤採用殷亦晴精心挑選的淡雅丁香紫配色,由珍珠貝母精雕而成的月相顯示盤也是同樣的丁香紫色,指針纖細而優雅。
8點位的江詩丹頓品牌標識,與2點位的月相顯示盤和表冠構成一條別致的對角线,詮釋着不對稱幾何美學。
這款新品還特別邀請法國調香大師Dominique Ropion爲新作調制出一款獨創的專屬香氛,隨着表帶與肌膚相摩擦,納米膠囊中的香氛釋放出迷人的香氣。
爲搭配全新Égérie伊靈女神系列概念腕表,殷亦晴還特意設計了一款高級定制禮服,「輕盈的面料環繞着身體飄揚展开,呈現出褶皺細節和夢幻般的色彩,令人聯想到表盤上的細膩紋理折射出的光澤。」
江詩丹頓與殷亦晴合作推出的另一款新品,則是Égérie伊靈女神系列月相腕表,限量僅100枚。
腕表配備三條可快速替換表帶,採用直徑37毫米的粉紅金表殼搭配鑲鑽表圈和精致的丁香紫色調表盤。
表盤中央區域飾以珍珠貝母材質的褶皺紋飾,珍珠貝母是一種極爲脆弱的材質,在其表面雕琢出「褶皺」紋理時必須格外小心翼翼,褶皺圖案周圍環繞一圈精巧的金質珠粒,由手工逐一鑲貼而成。
透明表背下,品牌自制1088 L機芯清晰可見,精巧的馬耳他十字鏤空22K金質擺陀輕巧旋轉,劃過機芯表面手工打磨的日內瓦波紋裝飾。
殷亦晴的姓名刻紋精心鐫刻於表背,旁邊點綴此款限量僅100枚的腕表傑作的獨立編號。
• Patrimony傳承系列
今年,江詩丹頓推出三款全新Patrimony傳承系列作品,用極簡制表美學詮釋年度主題「匠藝幾何」。
1950年代,曲线與直线的巧妙運用以及純粹簡約的造型成爲時尚界和建築領域的全新的設計風向,江詩丹頓敏銳地抓住了這種風尚,以圓潤造型和纖薄外形爲特徵,推出全新的設計。
2004年,Patrimony傳承系列問世,延續着1957年經典腕表作品的魅力今年推出的新款腕表的整體風格延續了系列前作低調內斂的設計,但在細節之處則進行了諸多更新。
其中,兩款手動上鏈腕表分別採用白金和粉紅金材質打造,首次嘗試全新39毫米表徑設計,更能充分滿足不同腕圍需求。
表盤是系列標志性的拱形表盤,精美的旭日紋盤面以全新的古銀色呈現,在現代氣質中又加入了一些復古優雅。
另一款全新月相逆跳日歷腕表則採用白金材質打造,同樣搭配古銀色表盤,配備橄欖綠鱷魚皮表帶。
新穎的表盤配色與粉紅金指針和時標相映成趣,營造出微妙的雙色美感。
腕表搭載品牌自制2460 R31L自動上鏈機芯,融匯兩項鐘表復雜功能。
其一爲精密月相顯示,通過6點位月相視窗中月亮圖案的圓缺變化,只需每122年調校一次。
另一項爲逆跳日歷顯示,位於表盤上半部分,透過藍寶石水晶表底蓋,可欣賞到22K金質鏤空擺陀的精巧造型。
新款Patrimony傳承系列月相逆跳日歷腕表以簡約優雅的設計,營造出和諧的視覺美感,此外搭配全新橄欖綠鱷魚皮表帶,創意與雅致並存。
• Overseas縱橫四海系列
今年,Overseas縱橫四海系列也推出全新作品,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通體用質地輕盈卻格外堅固鈦金屬打造的新款Overseas縱橫四海系列陀飛輪腕表。
1996年的Overseas縱橫四海系列問世,成爲江詩丹頓運動風尚腕表的代表作。
2022年,Overseas縱橫四海系列鏤雕陀飛輪腕表全新面世,成爲品牌首款全鈦金屬材質表款。
如今,新款陀飛輪腕表以系列標志性藍色調表盤呈現,從內到外延續着Overseas縱橫四海系列的美學和精神。
鈦金屬的堅韌質地,對裝飾打磨工藝要求極高,這款腕表底蓋和表鏈均採用精致的垂直緞面拉絲裝飾,半透明藍色調漆面表盤經以旭日紋緞面拉絲處理。
並且,新款Overseas縱橫四海系列陀飛輪腕表厚度僅略高於10毫米,既能輕柔貼合腕間曲线,同時兼具鈦金屬的堅固特性。
除了這塊復雜功能腕表,Overseas縱橫四海系列還首次引入深綠色調表盤設計,推出另外四款新作。
分別爲計時腕表、兩地時間腕表以及41毫米款和35毫米款日歷腕表,均採用粉紅金表殼搭配全新表盤配色。
不同於黑色、銀色、杏粉色、標志性藍色等經典配色,全新的綠色調爲該系列注入新意。粉紅金的溫潤光澤與綠色調的深邃色彩相得益彰。
表盤覆以半透明漆面,營造出微妙的層次感,中央區域經旭日紋緞面拉絲處理,外圈呈現細膩的天鵝絨質感。
鑲鑽表款的表盤設有單層分鐘刻度圈,其他表款爲雙層設計,顏色相對表盤整體色調較淺,便於精准讀取分鐘和秒鐘。
與該系列其他表款一樣,四款全新腕表均配有三條可快速替換的表鏈/表帶,搭配可快速替換的針扣。
除了在表展親眼看到江詩丹頓今年推出的傑出作品,我有幸參觀了江詩丹頓坐落在汝拉山谷「Le Brassus - 布拉蘇斯」的總部和工坊。
出人意料的是,這個有着269年歷史的古老品牌,總部大樓卻非常有現代氣質,建築靈感源自江詩丹頓的馬耳他十字標志,主建築部分很像十字架的兩翼。
當然,這個設計並不僅僅是爲了好看,還可以爲內部的制表師和工匠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和通風的开放空間。
這座新工廠是2013年10月落成,2016年正式搬遷,總計超過9000平方米,搬遷和建設成本超過3000萬美元。
如今新工廠已有近千名員工,其中許多是制表師和技術人員。
據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在工坊落成後就一直在擴充人員,目的就是爲了容納更多專業制表師,確保所有機芯都在這裏生產,同時都能獲得著名的「Poinçon de Genève - 日內瓦印記」認證。
進入工坊後,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寧靜和幹淨,通透的玻璃讓陽光毫無阻礙地灑下來,擡頭望去,窗外就是翠綠的山谷,數十名制表師同時工作,依然是平和而安靜的,仿佛與幾百年前的工匠身影重疊了起來。
我們從第一站的零件制造部門开始依次參觀,這裏的車間負責將不同合金的棒材加工成手表零件,機器的聲音吵鬧,但是井井有條。
進入制表區就更加讓人興奮,能看到復雜功能部門、獨立的組裝部門還有維修部門,制表師們都保持着專注,那種安靜和專業的氣氛會影響到每一個踏入其中的人。
大家都知道,江詩丹頓機芯的所有表面都經過了手工打磨和裝飾,比如自動上鏈機芯主板上有超過1500個微型圓珠,這全部需要精加工師傅在車牀上手工處理。
而鏤空陀飛輪組件的倒角,需要經驗豐富的倒角師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
還有一個有歷史感的部門,在這裏,6位制表師會使用舊工具來制作或修復古董手表。
雖然他們有龐大的數據庫支持,但依舊需要做很多研究,因爲有時候古老的零件丟失,他們就得自己弄清楚機芯是如何運作的。
所以,最讓他們自豪的就是,他們可以修復和維修1755年以來的所有江詩丹頓手表。
而在最後一站的Metiers d'Art藝術部門,寶石鑲嵌、機刻雕花、琺琅彩繪、手工雕刻都是在這裏完成的,這裏的技藝精湛得令人詫異。
一位雕刻師可能要花費3個月時間才能雕刻好一枚表殼,一位琺琅師要通過顯微鏡勾畫塗抹15層才能完成一幅立體而栩栩如生的繪畫。
參觀完,我才真正體會到爲什么新工廠有7000平方米的空間,原型制作、實驗室設計、技術研究、機械加工、裝飾、零件打磨等整個生產鏈都在這裏進行,但每一個流程又顯得如此流暢而和諧。
在這種高效而專業的配合下,江詩丹頓可以將機械時計的產量從2012年的2萬多件增加到每年3萬多件,並確保100%自產機芯都能加蓋日內瓦印記。
參觀完新工廠,我們又從「Temple de Saint Gervais - 聖泉薇禮拜堂」出發,沿着一條古老的街道Rue Vallin(江詩丹頓創始人Vacheron先生早期工坊所在的街區),一路走向羅納河中間小島上的江詩丹頓19世紀的旗艦店及制表工坊舊址,最後來到了江詩丹頓現在的旗艦店所在地——Longemalle。
可以說這一條日內瓦制表業沿革之路。
16世紀50年代,日內瓦的新教領袖加爾文進行的宗教改革禁止工匠制作天主教徒使用的一切祭祀物品,沉重打擊了日內瓦的珠寶、首飾制造行業。
此時,由於宗教原因,大量法國新教徒逃往日內瓦,帶來了高超的鐘表制造技藝,爲日內瓦工匠提供了新的出路,結合日內瓦首飾工藝制作的傳統底蕴和熟練的技藝,很快就讓鐘表制作成爲日內瓦的支柱產業,日內瓦鐘表制造業也得到了跳躍式發展。
聖泉薇禮拜堂所在的區域就是日內瓦制表業的起源地之一,禮拜堂對面的建築上,還保留着P.BIANCHI於1958年爲紀念「閣樓工匠」精神而雕刻的浮雕,名爲「Workshop - 授道」,展示着近500年前日內瓦制表大師代代相傳的精神和風採。
而在那座坐落着江詩丹頓旗艦店舊址的小島上,13世紀建成的Tour de l'Île鐘樓歷經战火,如今依舊。
1843年,江詩丹頓將總部遷至Tour de l'Île鐘樓,1875年,才遷往鐘樓附近的Moulins慕林碼頭地區。
如今,新的旗艦店與這座古老的鐘樓隔着羅納河遙遙相望,像是歷史與當代的對話。
這次匯聚了現代與復古,歷史和未來的制表之旅結束了,我仿佛還停留在那座交匯着過去與現在的小島中央。
河畔每一面窗戶後面,都曾坐着一位閣樓工匠。
以一種和諧而美妙的方式,將時間呈現在世人面前。
用技藝展示智慧,用時間詮釋時間。
這就是他們賦予腕表的魅力。
標題:我在江詩丹頓的制表工坊,親眼見證腕表傑作的誕生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6152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上一篇 : 西裝殺!冠軍Rapper!
下一篇 : 南寧勞力士維修服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