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讀】“馬面裙”火了!可最初跟馬無關,卻跟驢有關

來源: 江南水鄉生活見聞 發表時間:2024-03-15 08:29:21 熱度:24

導讀: 原標題:【早讀】“馬面裙”火了!可最初跟馬無關,卻跟驢有關 江蘇女性的暖心家園 點擊>> 馬面裙堪稱“开春第一裙”。今年1月以來,作爲服飾行業的“新物種”——改良後的馬面裙成了火爆的“新...

原標題:【早讀】“馬面裙”火了!可最初跟馬無關,卻跟驢有關

江蘇女性的暖心家園

點擊>>

馬面裙堪稱“开春第一裙”。今年1月以來,作爲服飾行業的“新物種”——改良後的馬面裙成了火爆的“新年战袍”。

據報道,從年前开始,截至今年2月,山東曹縣生產的以馬面裙爲主的龍年拜年服,面向全國銷售額已經超過3億元。有曹縣漢服馬面裙商家稱,過年期間线下銷售額翻了幾十倍,线上單個直播账號也能有日均20萬的銷售額。

春節過後,馬面裙熱度不減,成爲不少人日常逛街、通勤的時尚單品。馬面裙是什么?爲什么這么多漢服款式裏,馬面裙“出圈”了?今天,就和您一起走進馬面裙的世界。

2月18日,浙江杭州西湖附近,一名小朋友身穿馬面裙出行。圖/中新網

從博物館裏走出來的“新战袍”

馬面裙,由馬面和褶襉組成,又名“馬面褶裙”,是中國古代裙式的主要代表之一。面裙火了以後,網上出現了不少穿着馬面裙騎馬的照片和視頻,這讓很多人誤以爲“馬面裙”跟騎馬有關。“馬面”並非馬的面部,而是原指古代一種塔樓式的建築。“馬面”一詞作爲服裝出現,最早是在《明宮史》中:“曳撒,其制後襟不斷,而兩傍有擺,前襟兩截,而下有馬面褶,往兩旁起。”馬面裙設計一般爲兩片式,前後光面,左右打褶,最早本是方便婦女騎驢的开胯裙,因其裙擺寬大,裙幅飄逸,便於騎行,而流傳甚廣。它於宋初具雛形,明代時逐漸定型,明清時期最爲流行,並一直延續到民國。

展开全文

宋代的裙子便已具有馬面裙的馬面形制了。旋裙是宋代女子爲方便騎驢而設計的一種功能性的“开胯之裙”。孟暉在《开衩之裙》中道:“此類宋裙乃是由兩片面積相等,彼此獨立的裙裾合成,做裙時,兩扇裙片被部分地疊合在一起,再縫連到裙腰上。”

宋末元初華容墓中的裙子,具備了馬面裙的全部結構特徵

宋代的旋裙在明代時逐漸發展成爲馬面裙,因中央的裙門重合而成的光面平整光滑,兩邊帶有對稱的裙褶,形似古代城牆中的防御性建築“馬面”,因此被稱作“馬面裙”。明代馬面裙的設計和工藝非常獨特。它採用絲綢、棉布等面料制作,常常以紅色爲主色調,寓意吉祥如意。裙擺寬松,可以隨風飄動,展現出一種優雅的氣質。

明代藍色纏枝四季花織金妝花緞裙

清朝是馬面裙盛行的時代。清代馬面裙的褶襉更加細而密,故而得名“百褶裙”,其褶襉對稱分布在兩側裙脅,單側以對褶向裙脅中心线對稱倒伏。馬面裙到了清末,制作技藝趨於頂峰,誕生了另外兩種變化的樣式,即鳳尾側襉式和鳳尾襴幹式。

民國時期,馬面裙依舊是愛美女性衣櫃裏不可缺少的爆款單品。這時期的衣服已經加入了大量西式元素,一些思想進步女學生的裙子已經採用了西式的立體剪裁,但有時還會保留一些馬面裙的元素,增加衣服的美觀。

20世紀淺紫色地蝴蝶花卉紋馬面裙

馬面裙色彩較爲鮮豔,以紅色居多,藍色也比較常見。馬面裙的紋樣可以分爲單獨的刺繡織物紋樣和大面積的刺繡織物紋樣圖案,其中單獨的刺繡織物紋樣佔了大多數,每一種紋樣所傳遞出來的寓意也會不同。山東博物館裏的藍色纏枝四季花織金妝花緞裙(明)、蘇州絲綢博物館裏的黃色暗花綢繡花馬面裙(清)、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出的紅色暗花綢繡人物地景紋魚鱗馬面裙(清)……在很多博物館,都能欣賞到古人織就的精美馬面裙。

清代三藍繡太平富貴紋欄杆裙 圖/中國絲綢博物館官網

穿着馬面裙去法國盧浮宮、去俄羅斯聖彼得堡、去東京聽演唱會……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开始穿着馬面裙走出國門。從歷史文學記載、博物館裏的陳列,到歌舞節目、影視作品中的展現,再到中國華服日、花朝漢服節等活動,傳統服飾日漸走進日常生活。

馬面裙成功出圈“流量密碼”

馬面裙的火爆並非偶然,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促成,唐裝漢服等傳統服飾的熱潮、產品的日常性和實用性、明星博主的群體帶貨、社交平台的裂變性等。

馬面裙歷史淵源深遠,攜帶着古老的韻味和獨特的特色,一直以來都是國風時尚的代表之一。近年來的各種漢文化活動、漢服旅拍店等興起,穿漢服逛街、出遊成爲時尚。在自媒體時代,傳統文化是“引流”的好手。不少景區在上新項目前,都會开一個體驗場,組織年輕人穿着漢服來遊玩,然後再把照片、視頻宣發出去,吸引更多遊客。而穿着馬面裙的姑娘在這樣的場景裏回眸一笑,穿越古今,是景區最生動的廣告。南京的夫子廟、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隨處可見穿着漢服或馬面裙的姑娘旅拍。

新中式風格的興起爲馬面裙的崛起提供了助力。蘇州盛澤鎮是我國重要的絲綢紡織品生產基地和產品集散地,被譽爲“千年綢都”。據了解,當地品牌爲了滿足客戶需求,從去年9月份开始拓寬了新中式服裝的品類。在大量優質國風短視頻、圖文和直播間內容推介下,改良後的、賦予新文化內核的馬面裙也被設計得更符合當下審美,通過視覺裂變和衝擊,又加速了種草和轉化。馬面裙的出圈,意味着漢服已經從小衆逐漸走向了大衆。

從產品本身來講,馬面裙有成爲常服的基因。馬面裙的爆火是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碰撞的產物。改良後的馬面裙簡單易穿,可以適用於多種生活場景。既可以搭配日常衣物也可以搭配新中式單品,解鎖更多中式新潮流。不少現代男性穿起馬面裙也毫無違和感,頗具古風的同時還增添了一分儒雅的氣質。馬面裙的設計之美甚至超越了國界,成爲了全球時尚界的一股重要力量。隨後,明星、博主們开始自發地將馬面裙穿搭、科普放上社交平台,馬面裙的擁躉不斷擴容,進一步“破圈”。

服章之美,也是文化自信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服章之美,背後是禮儀與文化的底蕴。新中式火了,馬面裙火了,與之有關的話題也一直熱度不減,甚至在不少公考機構的熱點預測裏,都出現了“馬面裙”話題,解析直指文化主題。

人們的穿着往往可以反映出不同時代的審美愛好、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作爲中國傳統服飾的一種,馬面裙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那些服飾的面料、花紋、圖案、形制,以及織造刺繡工藝,無不傳承着綿延的文化,訴說着古老的文明。常見的圖案如龍鳳、麒麟、花鳥、雲紋等,這些圖案通常代表着吉祥、繁榮和幸福。從追逐國際潮流到中國傳統審美基因的覺醒,馬面裙的走紅,也是中國人在服裝審美上文化自信的一種體現。

復古不是回到過去,而是將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找到古老文明與現實生活的連接點。央視龍年春晚上,歌舞節目《年錦》展現了漢、唐、宋、明四個時代的中國傳統吉祥紋樣,揮灑出傳承千百年的中國服飾織造之美,讓更多人從傳統服飾文化中,觸及歷史的厚重,感受時光的洗禮,洋溢出真摯的文化自信。

“街上流行馬面裙”體現當下年輕人的文化自信。當傳統文化不只被封印在博物館裏,只能被動地觀看這個現代世界,而是擁有自由行走的力量,與時俱進地擁有創新活力,方爲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最好繼承。

來源:方志江蘇

編輯:周序

校對:林洋

審核:楊易霖

總編:陸艾溳

點擊進入“江蘇女性”網手機端

【早讀】男孩爬沙體遭掩埋!即使只有一桶深,也很危險

【早讀】春天的滋味~你一口我一口~



標題:【早讀】“馬面裙”火了!可最初跟馬無關,卻跟驢有關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5500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