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成重要趨勢 超七成受訪青年注重旅行中的“文化味兒”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3-04 08:55:43 熱度:19

導讀: 把山東省東營市作爲旅遊目的地是一個小衆選擇,但在北京工作的95後陳小陽對這次旅程心滿意足。這座城市吸引她的不僅有黃河入海口,還有有着60多年歷史的勝利油田。走進東營,就仿佛“掉進”一座石油主題的大型...

把山東省東營市作爲旅遊目的地是一個小衆選擇,但在北京工作的95後陳小陽對這次旅程心滿意足。這座城市吸引她的不僅有黃河入海口,還有有着60多年歷史的勝利油田。走進東營,就仿佛“掉進”一座石油主題的大型實景樂園,無需刻意“造景”,路邊就隨處可見採油的“磕頭機”,時而能見到很大的儲油罐。工業風的老城瞬間在陳小陽腦海中激起畫面——數十年來,一代代石油人在鹽鹼地上建起一座城市。她被這裏別具一格的城市“名片”所吸引。“這種特殊的人文氣息,是在其他城市感受不到的。”陳小陽說。

就讀於華東交通大學的丁玲最近准備將河南洛陽作爲自己下一站旅行的目的地。除了對距離和價格的考量外,城市本身的文化故事,和那一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开時節動京城”,讓她對這座兼具歷史底蕴和自然風光的十三朝古都心馳神往。

喜歡旅途被濃濃的“文化味兒”填滿,不是陳小陽和丁玲的獨特愛好。近期各地文旅火熱,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面向以大學生爲主的青年發起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738份。調查結果顯示,46.89%的受訪者非常喜歡旅行,36.02%的受訪者比較喜歡旅行。選擇旅行目的地時,71.29%的受訪者看重旅遊目的地的歷史人文,如歷史積澱、傳統文化、風土人情等。

超八成受訪者享受文化體驗遊帶來的獲得感

對於在上海一所高校讀書的龍毅飛來說,旅行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滿足自己的攝影愛好,用照片留住旅途的回憶。一些好看的、此前未曾見過的風景、建築總會吸引他。在新疆喀什古城遊覽時,從小在南方長大的他第一次見到西北部少數民族風情的建築,房屋、樓宇上大片藍色、綠色裝飾色塊勾勒出當地的文化特色,讓他的相機快門根本停不下來。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不滿足於單純的遊山玩水,80.55%的受訪者認爲“文旅”不僅在“旅”,更在“文”,文化體驗能增強旅行的獲得感。

除了歷史文化底蕴,陳小陽在意的文化體驗,也包括風土人情。在東營有一次打車時,司機聽說陳小陽要到勝利油田生活區的一家知名月餅店买月餅,就問她是不是從外地來的。“他告訴我到那家店买月餅要排隊,而且時間比較晚了,快關店了。”讓陳小陽詫異的是,司機掏出手機,說可以幫她查一下監控,看看那家店是否开着。“原來司機家在月餅店對面开了一家商店,可以透過自家監控看到對門店鋪的情況,他還問了我喜歡什么餡的月餅,讓他家的店員先去幫我排隊。”這些暖心舉動讓她深深感受到了“石油之城”的人情味兒,“在油田工作、生活的人基本都相互認識,他們見到誰都像見到了老街坊,對我這個遊客,也像對自己家的親戚、朋友,總想主動幫助我”。

展开全文

“隨着教育水平提高和視野不斷开闊,當代年輕人越來越重視文化體驗,更懂得欣賞和理解不同地域文化所蕴含的價值。”蘇州大學旅遊管理學科負責人、東吳智庫副院長周永博教授介紹,當前,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成爲重要趨勢,文化和旅遊聯系更加緊密,這也進一步激發了年輕人深入探索世界的熱情。“面對這一趨勢,旅遊目的地和從業者應致力於向旅遊者提供更加豐富、更深層次的文化旅遊體驗,滿足年輕遊客的文化價值需求。與此同時,我們應加強歷史人文教育和傳播,進一步提高公衆對文化遺產和傳統文化的價值認識。”

超九成受訪者注重旅行中的沉浸式體驗

龍毅飛曾在廈門體驗過一場名爲《廈門喜事》的沉浸式互動演出。參與者要換上民國時期的裝束,像玩劇本殺一樣扮演記者、舞女、警察、建築師等角色中的一個,參與多個章節的劇目演出。“這出劇目講述的是廈門解放的故事,整個布景、舞美都還原了那個時代,讓參與者深深地沉浸在那段歷史當中。”既能通過親身體驗的方式了解一段歷史,又能穿着好看的戲服拍照,龍毅飛覺得這種創新形式很能打動年輕人。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92.69%的受訪者注重旅行中的沉浸式體驗,23.88%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注重,40.62%的受訪者比較注重,28.19%的受訪者一般注重。67.61%的受訪者認爲沉浸式旅遊可以讓人更好地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或人文,75.72%的受訪者認爲切身融入當地文化環境會讓感受更爲真切、印象更深,62.20%的受訪者認爲互動和體驗新鮮感更強、更有趣。

在天津一所高校讀書的粟悅喜歡的沉浸式旅行,是在不同的城市穿上符合當地特色的服飾,打扮成當地人,穿過大街小巷、打卡拍照。在吉林延吉,她會穿上一身朝鮮族服飾打卡拍照;在陝西西安,她就從頭到腳把自己裝扮成盛唐女子,體驗一把“穿越遊”;在雲南曲靖,她买了一條具有民族特色的披肩,披在身上,漫步街頭。在粟悅看來,服飾裝扮可以讓她更好地沉浸在當地的文化氛圍中,“由表及裏感受當地的歷史文化”。每打卡一套服飾,她都會了解背後的故事,比如穿唐制漢服去陝西歷史博物館,站在唐代的文物前,她會更沉浸、更專注,會靜靜思索那個年代發生的故事。

年輕人愛上沉浸式旅遊,與許多旅遊勝地不斷推出創新的旅遊形式密不可分。浙江省杭州市宋城景區的大型演出《宋城千古情》讓粟悅印象深刻。“觀衆不僅可以跟隨演員在古城裏沉浸式體驗故事情節,還能換一套衣服,把自己當成群演,走在主人公身邊,好像自己也身處那個年代,也是故事中的人。”這種體驗讓粟悅覺得過癮,也能對演出講述的歷史故事有更好的理解。

周永博觀察到,華服已成爲當代青年遊客的“心頭好”,也由此成爲各地實現文旅繁榮的“流量密碼”。“華服是遊客在旅遊過程中步入‘沉浸式’的一大入口,通過穿着傳統服飾,遊客能夠更深入地融入文旅場景和在地生活,從而獲得更爲真實的旅遊體驗。這一趨勢反映出遊客對旅遊體驗的多樣性和參與度的追求。”在周永博看來,文旅行業可以把“華服”作爲起點,融入元宇宙思維,聚焦內容开發,妥善利用VR、AR、AI等先進技術,开發更多具有互動性和參與度的沉浸式旅遊項目,增強現有文旅場景的文化性、遊戲性、互動性和體驗性,提升遊客沉浸式體驗感。

年輕人期待文化爲城市帶來更別具一格的“名片”

提到期待各地文旅提升哪些方面,受訪者期待各地的旅遊名片打造(58.80%)、文化價值开發(66.80%)、沉浸互動體驗(58.00%)、創新性开發(58.98%)、景區景觀或體驗的含金量(62.43%)、服務品質(51.09%)等可以更上一層樓。

作爲江西贛州人,丁玲期待當地文旅局能基於本地的歷史文化故事多多宣傳。“‘一座贛州城,整部宋代史。’贛州在宋代是36大城市之一,素有‘江南宋城’和‘宋城博物館’之美譽。”丁玲提到,隨着當下年輕人對於傳統文化關注度的提升,諸如“漢服體驗”“古代實景劇本殺”這樣的國潮,還將吸引更多熱度,“希望家鄉文旅可以從歷史文化方面入手,依托古典文化設計類似於‘圍爐煮茶’‘曲水流觴宴’等沉浸式文旅體驗,讓更多人在贛州感受到‘宋式浪漫’。”

“一座城市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有獨具一格的城市IP。”在陳小陽印象裏,此前一些旅遊城市的成功案例經常被拿來“復刻”。但在她看來,好的服務方式可以復刻,但一個地方的文化內核是無法復刻的。“如果盲目學習優秀的經驗和案例,千篇一律的景觀、建築是很難留住遊客的。”她期待各地能夠挖掘自己的文化特色,“今年過年期間潮汕英歌舞和福建遊神活動也火了,這些就是他們當地最傳統的習俗”。在她眼中,這些藏在民俗中的特色文化,才是最引人入勝的文旅資源。

在周永博看來,在各類傳播媒介日益發達的今天,文化特質已成爲旅遊目的地的一種關鍵稀缺資源。“我國地大物博、民族衆多,各類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對當代遊客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在全國各地,各類民俗文化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傳承,使得我們能夠通過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活動展示地方特色,爲人們提供與衆不同的旅遊體驗。在文旅开發中,我們應繼續深入挖掘和利用地方傳統文化資源,立足傳承、守正創新,將地方文化魅力呈現給遊客,增強旅遊目的地的獨特性和吸引力。”

周永博建議文旅產業相關部門和從業者,可以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爲有文化內涵的旅遊开發提供支持。“圍繞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目標,地方政府應推出助推文旅融合發展的政策。在供給端聚焦加大資金投入和人才培養力度,加強對旅遊市場的監管和規範,確保旅遊活動的質量和安全;在需求端則需引導遊客更加重視旅遊景觀和旅遊項目的文化意義、審美意蕴和精神文明價值,加快形成供給端與需求端良性互促的發展格局。旅遊從業者應大力开發和推廣富有文化內涵的旅遊產品和服務,提升從業人員的人文素養和人本意識,爲遊客提供有溫度的旅遊體驗。”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陳小陽、龍毅飛爲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畢若旭 程思 見習記者 羅希 來源:中國青年報



標題: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成重要趨勢 超七成受訪青年注重旅行中的“文化味兒”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5266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