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店變小店,一年省100萬?廣州一咖啡品牌成功自救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1-25 16:59:31 熱度:13

導讀: 價格战下,廣州一咖啡品牌“起死回生”的故事值得關注。 坐標廣東佛山,創立於2021年的Baby Whale Coffee(小藍鯨咖啡),2022年營業額斷崖式下滑60%以上,瀕臨閉店。 2023年進...

價格战下,廣州一咖啡品牌“起死回生”的故事值得關注。

坐標廣東佛山,創立於2021年的Baby Whale Coffee(小藍鯨咖啡),2022年營業額斷崖式下滑60%以上,瀕臨閉店。

2023年進行變革升級,把店變小,砍產品线,聚焦職業人群,如今擴張10店且全线盈利。

它是怎么通過降本增效實現逆襲的?我跟其主理人範鍵偉聊了聊。

靠“佛山最美咖啡廳”曾月收38萬

打卡熱度消散後差點閉店

最开始關注到小藍鯨咖啡,是在小紅書博主的“炸裂咖啡館清單”上。

它將日料的Omakase(日式料理方式,無固定菜單,全由主廚一手操辦,按餐位固定收費)帶進了咖啡體驗裏。網友們打卡評價多是“體驗超值”、“近距離感受咖啡文化”。

展开全文

大衆點評上顯示該店人均消費123元,但體驗名額仍供不應求。不少網友留言“根本約不上!”“預約已經排到下個月。”

進一步了解,我發現小藍鯨咖啡僅成立兩年半,經歷卻一波三折,上述吸引網友打卡的黑金店,是品牌升級的產物。

2021年,小藍鯨咖啡第一家店在佛山熱門商圈嶺南天地开業,以ins網紅風格吸引了衆多消費者打卡,曾一度被評爲“佛山最美咖啡廳”,不到三個月就开出了第二家店。

高峰時期,小藍鯨單店月營收達38萬,霸榜大衆點評熱門榜單3個月。

但是好景不長,打卡熱度消減後,營業額快速腰斬,日營收從1萬多跌至不到5000元,高昂的門店運營成本讓主理人幾次考慮閉店。

網紅店時期人流量很大

“我們一开始是奔着做連鎖的,但後來發現靠'網紅'根本不行。”範鍵偉看透短板,明白想要活下去,亟需改變。

“大家都在卷價格,這並不是長久之計,只有卷價值,才能讓品牌真正立足。”

爲了提升價值,小藍鯨开始去網紅化、砍產品线、精算人效、打磨“1.5人店型”,聚焦細分人群。

一系列操作下來,如今單店月營收穩定在15萬左右,門店也擴張到10家,且全线實現穩定盈利。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引入Omakase體驗的門店只有一家,其余都是小店。

他們具體是怎么做的?

大店變小店,一年省100萬

全线盈利的祕訣是“極致人效”

1、去網紅化,打磨“1.5人店型”,做高人效

“一旦貼上'網紅'的標籤,就意味着目標人群非常不穩定,天氣、心情、產品顏值、裝修等都會對其有影響,復購率低。”

範鍵偉介紹,小藍鯨品牌升級的第一步,就是去網紅化。

從原先的“ins風”換成現在的極簡經典風格,更換主視覺、改變吧台動线、縮小空間至40平,大面積鋪开白色、原木色和Logo藍色交融。“去網紅化並不意味着難看,而是好看的同時將實用屬性上調。”

店變小的同時,砍掉原有的現制產品线。

“現制牛角包是我們家的招牌產品,非常受歡迎,但它需要五名廚師,一家店每天最多做200個,單價18元,扣除成本後盈利並不多。”

範鍵偉介紹,把此類產品全打包給供應鏈端,比如牛角包售價下降35%左右,營收佔比低了很多,但門店整體人力一年節省了近50萬。

30~40平的小店模式,只有一人全職,節假日請兼職幫忙,過年期間不營業(商場店除外),節省節假日翻倍的人員工資。

對比最开始的網紅店,打磨1.5人的小店模型,一年僅人力成本就節省了近100萬。

範鍵偉說,新店型开店成本也很低,僅需5~6萬,但每個月營收很穩定,盈利基本都能達到2~3萬,且更好復制。

2、採用單一產地豆,單價下調,更具性價比

“卷價格是頭部咖啡品牌的遊戲,對於小體量的咖啡品牌來說,一味地降價只會加速死亡。”

範鍵偉說,團隊花了大量時間去研究,如何讓消費者把視线轉移到產品上。爲了提升產品的價值感,他們進行了2個方面改變:

一方面,拒絕拼配,門店全线採用單一產地豆。

據範鍵偉介紹,小藍鯨咖啡的豆子主要有兩款,一款是來自巴西的深烘豆,榛果風味明顯;一款是埃塞俄比亞的淺烘豆,果酸更強。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爲了方便消費者判斷咖啡豆的品質及特點,小藍鯨咖啡在點單小程序上爲每款豆子配上了說明書,詳細展示其產地、處理方式、風味描述等。

另一方面,所有產品單價下調10元。從原先的25~35元/杯下調至15~25元/杯,更具性價比。據統計,調整後每家店的日出杯穩定在200杯。

3、選址對標職業細分人群,會員累計6~7萬

當頭部品牌在核心商圈、寫字樓街邊“廝殺”時,小藍鯨咖啡將目光聚焦某一職業人群做“配套服務”。

放棄熱門商圈的高人流誘惑,優先考慮細分化人群。除了常規的寫字樓,小藍鯨多選址在醫院、車城等特殊職業人群的聚集地。

“這種場所人流量穩定,能保證門店營收最大程度不受客觀因素的影響。”範鍵偉說。

在這個選址思路,小藍鯨僅开了一家商圈店,其余門店的復購率提升至35% ,10家店年累計會員7萬左右。

4、打造“黑金體驗”店型,提升品牌調性

“想要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必須要做咖啡文化輸出,能展現出專業性,我想做一個類似星巴克烘焙工廠的店。”

範鍵偉從日料的Omakase中得到靈感,打造出“極致體驗”店型:

很像一個日料店:同款的吧台、類似的體驗方式,不同的是黑金店分爲咖啡體驗區和畫廊,用戶可以一邊品味咖啡一邊欣賞畫作。

  • 每天一場Coffee Omakase,實行顧客預約制;
  • 主題由咖啡師敲定,豆子、豆單由咖啡師挑選,強化專業性;
  • 菜單分爲前菜、手衝、特調、甜品,每個步驟都與當期主題相關,甜品制作也引入咖啡豆;
  • 過程中顧客可以和咖啡師溝通,了解咖啡文化。

強化文化體驗,會讓消費者形成專業、精品的品牌認知,提升品牌調性。

“黑金店的客戶主要是商務人士等高淨值人群,很多都是自行組團過來。“範鍵偉介紹,這類用戶在體驗過後會購买店內的咖啡周邊、零售產品,也能提升營收。

2024年咖啡賽道依舊擁擠

從效率突圍爭取活下去

總結下來,小藍鯨咖啡的調整主要圍繞降本增效進行:

一方面,通過縮小空間面積、選址聚焦特殊職業人群,降低門店運營成本,穩定客流量;另一方面,通過調整產品线、採用全職+兼職,打磨1.5人店型,提升人效。

範鍵偉坦言,調整後的小藍鯨咖啡雖然沒有達到巔峰時期的營收,但“每家店的營收都很穩”,綜合利潤是可觀的。

2024年小藍鯨咖啡計劃繼續擴店。範鍵偉認爲,雖然咖啡賽道持續內卷,每一個從業者都無法獨善其身。“但這個市場的生命力不容小覷。”

2024年的“卷”會進入更加殘酷的階段,品牌之間的比拼會精確到更細節的方面,對新品牌的要求更高,只有找到盈利模式,做極致效率,才能生存下去 。

希望小藍鯨咖啡的探索,能給咖啡同行一些啓發。



標題:大店變小店,一年省100萬?廣州一咖啡品牌成功自救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4707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