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中國第一高樓的遐思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1-05 09:02:20 熱度:15

導讀: 【一家之言】 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建築尤其是這樣。中國社會發展到了現在這個時段,我們的心態應該更理性,步伐適當地緩慢下來,將一味的跑步變適當的散步,將一味的衝刺變適當的跑步。 黃家章 爲了望遠,我喜...

【一家之言】

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建築尤其是這樣。中國社會發展到了現在這個時段,我們的心態應該更理性,步伐適當地緩慢下來,將一味的跑步變適當的散步,將一味的衝刺變適當的跑步。

黃家章

爲了望遠,我喜歡登高,有能夠登加安全登的前提,面對着具有歷史或文化內涵的高山,面對着富蕴古代文化意義的古典高樓,面對着有現代文明價值的現代高層建築尤其是摩天大樓,我一向以來,是樂意順道乃至專程前往登高的。去年9月11日下午,我從滬赴寧。上午有個空檔時間段,當即網購了170元一張的門票,坐每秒速度最快可達18米的高速電梯,在55秒內升高了546米,首次登臨上海中心大廈的觀光廳。

位於浦東的上海中心大廈,是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高樓,全樓總高達632米。在今天的世界,如不算電視塔,該樓位居世界第三(去年竣工的吉隆坡默迪卡118,後來者居上,排名第二),地上127層,地下5層,總建築面積57.8萬平方米,總造價約148億元人民幣,2008年11月28日开工,2016年3月12日竣工。在樓外看,該大廈呈螺旋上升形態,說法之一是:這像一條直衝雲霄的巨龍,寓意着騰飛。

浦東是上海高層建築最密集的地區,其中,上海中心大廈與上海環球金融中心(492米)、金茂大廈(420.5米)互相毗鄰,各自的建築外形,分別貌似“打蛋器”“起瓶器”和“注射器”,衆口相傳,被暱稱爲上海的“廚房三件套”。加上不遠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高468米),共同組成了上海最新最現代的地標群,勾勒出陸家嘴高低錯落有致的天際线。作爲國內最具有魔幻色彩的名城,上海的每個時代,有着各自的地標。現代人因爲有了現代科學、技術與相應的產業,可以大幹快上,最高的樓只是現在完成時,更高的樓則是是未來進行時。

在中國經濟逾千年的漫長歷史版圖中,從中國四大名樓、龍華塔到今天的上海中心大廈,是歷代先人們和今天我們的同時代人,前赴後繼地用人工偉力栽種出的時代地標,反映出各自時代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成果所達到的高度,自是意義非凡。而它們的價值,還很直觀地體現在相應的門票價格中,我最近上網查了一下,龍華塔免票,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蓬萊閣的全門票價格,分別是70元、65元(不含夜間遊玩)、45元和100元,都低於上海中心大廈的170元(淡季)。上海中心大廈何以門票價格最高?這顯然是跟其作爲迄今爲止的中國第一高樓,造價最昂貴、技術最復雜、造型最現代是密不可分的,它確實代表着今天中國摩天大樓的最高水准。

展开全文

人往高處走——老祖宗的這句話沒錯,登山,登高樓……走還不夠,人更要往高處飛,我們今天坐飛機,展望未來坐宇宙飛船,乃至期待馬斯克們展望與努力追求的星際旅行,都是這個理。登更高處,望得更遠,進步乃至進化,自蕴其中矣。

對於今天一二线城市如雨後春筍不斷出現的摩天大樓,我們不能一味唱頌歌,只論這些樓的好處,如土地的集約化使用、能作爲城市高大上地標等等。凡人造物皆有利弊,現代的摩天大樓,其實也有着一些弊端,僅就其樓內的人均能源消耗量而言,就要比高層尤其是低層建築高不少。再考慮到過多高層建築群造成相應地表的沉降、地下水的不斷減少、商業房產空置率的不斷增多以及更爲重要的安全因素,更是讓人們別有幾番滋味在心頭。人類建築史上著名的摩天大樓魔咒——“勞倫斯魔咒”,對過分迷戀高樓大廈的當代人是一個警醒。

前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提出“限高令”,要求各地不得新建500米以上的建築,對新建250米以上的建築,要進行嚴格限制。這些規定,直接針對不少城市過往要一窩蜂地在建或擬建超高層建築乃至摩天大樓的典型時弊,顯然是理性、可取和實事求是的。

2023年已經過去,現在回憶我去年做過的或許有點意義的事,登臨上海中心大廈,當是其中之一。上海中心大廈不僅是今天中國的最高樓,也是上海作爲經濟高地的象徵。沒有改革开放,沒有相應企業家的雄心壯志,沒有相關部門的審批與支持,沒有成千上萬的建築設計師和工匠勞動者夜以繼日的到位加勤奮工作,就不會有今天的上海中心大廈,它是當代中國的勞動、資本、土地與科技等匯聚成的新高度,是中國制造和中國智造的現代結晶體。

在今天,我們在仰望高樓時,更應該把眼光盯緊地面,更要腳踏實地關注民生的改善,比如更關注棚改戶的推倒重建,更關注那些30年樓齡以上的危舊老房的更新改造……一句話,更關注民生、更關注民居,而不是更關注和追求我們的城市地平线上,未來出現更多更高的摩天大廈。

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建築尤其是這樣。中國社會發展到了現在這個時段,我們的心態應該更理性,步伐適當地緩慢下來,將一味的跑步變適當的散步,將一味的衝刺變適當的跑步,以往幾十年裏那種追求更高乃至最高建築的心態與取向,是應該步入放一放、緩一緩的時期了,我們現在不需要建築一幢世界第一高樓來證明我們的實力(我們顯然是有這種實力的)。如果我們的企業家乃至國民,越來越多的人有這樣的一種心態和取向,其實也是我們的實力更趨於穩健、尤其是我們國人內心更強大的一種外化表徵,在當下,在未來,自然可以更從容、更理性地連接現代文明所應有的認知、心態與選擇。

(作者系哲學博士、證券研究資深人士)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特此說明。

本版導讀

  • 2024-01-05
  • 2024-01-05
  • 2024-01-05
  • 2024-01-05


標題:登中國第一高樓的遐思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4255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