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襄子學駕車——啓示類材料作文的審題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2-17 08:53:54 熱度:857

導讀: 來源:語文習者 原創:李蹊 新材料作文的審題強調立意來自材料。 這樣,材料越短,對立意的限制就越松。材料越長,對立意的限制就越緊。也就是說簡短的材料寫作的空間相對就大一些;復雜的材料,寫作的空間相對...

來源:語文習者 原創:李蹊

新材料作文的審題強調立意來自材料。

這樣,材料越短,對立意的限制就越松。材料越長,對立意的限制就越緊。也就是說簡短的材料寫作的空間相對就大一些;復雜的材料,寫作的空間相對就小一些。

比如2023年高考全國甲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人們因技術發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時間,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時間的僕人。

這句話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本道寫作題目在近十年來的高考寫作題中,除去漫畫作文,應該是字數最少的一次。材料只是一個引子,並未限定任務情境,讓寫作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間。這樣的材料提供了一個寫作的話題範圍,寫作的空間自然就大一些。

而2023年高考全國乙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吹滅別人的燈,並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花朵,就算這種花朵再美,那也是單調的。

以上兩則材料出自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說出了普遍的道理。請據此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

作文材料有兩段,字數多,內容的限制也就大,相應的寫作時立意的空間就小。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強調,作文立意要與材料有關聯。

所以寫作的开始都應該是由材料引出自己的觀點看法。我們不主張拋开材料直接提觀點。當然不是說這種寫法不行。而是從做題的角度考慮,由材料到觀點作爲首段比較合適。

展开全文

但是2023年高考作文題目要求中出現了這樣的表述: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新課標Ⅰ卷)

這句話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全國甲卷)

給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聯想,意味着要由材料過渡到其他方面。這樣的話材料變成了寫作的引子,文章的立意只要與材料有關聯就行,不一定要由材料出發。這樣材料對寫作的立意的限制就大大的放寬了。於是作文題目中的材料的性質和作用就變了。之前的作文材料限制寫作的話題範圍和立意空間,命題人明確要求不得脫離材料的話題和含義的範圍作文。現在作文的材料變成了聯想的引子,意味着材料不限制寫作的話題範圍和立意空間,也許話題範圍我們還是要考慮的,但立意的界限沒有了。

在平時的作文訓練當中,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作文要求:以上材料給了你怎樣的啓示,請聯系實際寫一篇文章。既然是啓示,那肯定是由材料延伸到其他方面。這樣的要求是不是可以理解爲文章立意與材料有關聯性即可,不必強調文章立意一定來自於材料。因爲關聯有強有弱,有正有反,有近有遠,只要有關聯就是符合作文要求的。

如果我們這個理解是正確的,那么進一步考慮,對材料的解讀是不是就不一定要全面。我從材料的一部分得出啓示行不行?或者我從材料的局部角度談我的啓示行不行?比如下面這個作文題目。

战國趙襄子向王子期學習駕駛馬車的技術,沒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賽,結果每次都失敗,於是趙襄子認爲對方沒把全部技術傳授給他。王子期說:“我已經把技術全都教給您了,只是您使用不恰當。駕車人趕馬,注意力要放在人的指引與馬的奔跑相協調上,然後才能加快速度,到達很遠的地方。如今您在我後面一心只想追上我,您在我前面又怕我追上來。您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我身上,還顧得上與馬匹的奔跑協調一致嗎?這就是您落在後邊的原因。”

上面材料給你的啓示是什么?請聯系實際談談你的認識。

材料明顯分爲兩個層次,第1層次,趙襄子學駕車,學完之後和老師比賽,然後一直失敗。這是事實層面。第2個層次是分析失敗的原因。這個層次又分爲兩層,第1層是趙襄子認爲失敗的原因是老師沒有傳授全部的技術,自己技術沒有學到家;第2層是老師給他分析失敗的原因,是注意力沒有集中在駕車上,而是集中在了比賽上,致使人與車沒有協調一致。

我們可以從以上材料中提煉出以下幾點。第一徒弟和師傅,徒弟學到了師傅的本領,但還是無法战勝師傅。第二,內因和外因,徒弟把失敗的原因歸咎於老師,沒有把本領教完。第三技術和能力,學到了駕車的技術不一定就等於具備了駕車的能力。第四,自我與他人,比賽時,時時關注對手而忽視自我能力的發揮往往會導致失敗。第五,學和用,學駕車是爲了駕車,而不是爲了和別人爭輸贏。……還可以有更多。

從啓示的角度講,上面的這幾點是不是都可以?不僅都可以,而且有些角度還非常的新穎,如果學生能這樣寫,體現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比如我們可以做以下的關聯,或者說可以得出以下啓示。第一,徒弟在師傅面前要時時實謙虛謹慎。第二,失敗時要多從自己方面找原因。第三,知識和方法容易掌握,但能力和素養需要實踐的鍛煉。第四,關注自己,提升自己,才是战勝別人的法寶。第五學習的目的是爲了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去與人爭長短。……

如果以上面的五點作爲文章的立意,算不算符合題意?

從寫作要求來看,應該是符合題意的。但是…………

當然如果能從材料整體的角度去考慮,那是最好。

整體考慮,就不得不考慮趙襄子和王子期的師徒關系。材料的所有問題都應該放在這個關系之下審視。脫離了這個關系的框架就不算是整體考慮。

趙襄子學駕車技術,王子期教駕車。這樣我們不妨認爲材料談的是學習的問題。第1層是學習的第一步,掌握知識和方法。第2層是學習的第二步,也是進一步的深入,將知識和方法轉化爲能力和素養。賽車可以認爲是師傅對徒弟能力的訓練。徒弟的失敗是正常的,但在失敗中能找到問題的症結所在,然後再加以訓練,就能完成學習的整個過程。我認爲這樣的分析是綜合材料的分析,考慮到了材料的方方面面,前前後後。

我們也可以稍微大意一點,把學駕車的一小部分省去,那么材料就變成了比賽如何能贏的問題。這樣自然的就把重心放在了失敗原因的分析上。但是這樣的分析其實並不完整,自然也談不上綜合,因爲這樣的分析丟掉了材料當中二者的關系。這場比賽不是別的意義上的比賽,而是師傅和徒弟的比賽,是師傅在教完徒弟本領之後的比賽。這樣的比賽,實際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比賽。但是丟掉了師徒這個關系,這層意義就看不到了。

從綜合角度分析,還有比這更離譜的。比如有人就認爲材料的第1層可以不考慮,材料第2層的第1層也可以不考慮,於是就只考慮第2層的第2層,而且要抓住注意力。於是只要是寫注意力的,就是符合題意的。這是虛假的綜合性分析。就材料內容而言,仍然是局部立意。當然我不是說這樣的局部立意是不對的,而是說這樣的立意仍然是局部性的。既然是局部性的,那么就和我之前分析的五個角度,沒有什么本質區別。而且把作文的審題限定在這一個方面,顯然是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所以如果作文的要求是聯想或啓示,那么我覺得從局部和整體出發都是可以的。這樣的作文要求,不存在所謂的核心立意。作文是一道題,寫作就是做題,只要按照要求寫作,就是符合題意。我們的語文教學要發展和提升學生的思維,就不應該在作文審題上設置太多的自我束縛,而應該在作文題目要求的範圍之內,盡可能的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

課標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的表達、有創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爲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



標題:趙襄子學駕車——啓示類材料作文的審題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3799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