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三章:從德夯大峽谷到鳳凰古城與“邊城”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2-17 00:59:20 熱度:24

導讀: 文/江海燕 1、震撼、美麗的德夯大峽谷 德夯大峽谷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西部,地處雲貴高原與武陵山脈相交所形成的武陵大峽谷中段,保護面積108平方公裏,是大峽谷中自然風光最精彩的部分。它當中有著名的德...

文/江海燕

1、震撼、美麗的德夯大峽谷

德夯大峽谷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西部,地處雲貴高原與武陵山脈相交所形成的武陵大峽谷中段,保護面積108平方公裏,是大峽谷中自然風光最精彩的部分。它當中有著名的德夯苗寨、矮寨大橋等著名景點,盡顯山峰、大橋的壯麗和苗寨的秀美。

“德夯”爲苗語deuthangd(苗文)音譯,意爲“美麗的峽谷”,它地處中國地勢第三階梯向第二階梯爬升的臨界點,地理斷層造成了壯麗的峽谷地貌,它有衆多的大小峽谷、瀑布、溪流。譬如大龍峽、九龍峽、玉泉峽、夯溪峽、流沙瀑布等等,崇山峻嶺,山林交錯,盡興遊覽幾天也不多。

我們第一站就到達了德夯苗寨。幾組高高的山峰環抱着山寨,清澈的溪水在寨旁淙淙流過。這個有上百年歷史的苗寨,所有的房屋和建築都是用木頭建造的,大多是二、三層高。樓下是客廳,安置爐具、農具,樓上是一廳幾室住房,讓人感到溫馨舒適。寨子裏有公用的農耕設施,如炸油、碾米、磨粉的機械等等。我們還參與了當地人從事的一些手工藝活動,如編織苗布、制作竹編和蠟染苗布,品嘗了美味的苗家釀酒,領略了苗家特有的文化藝術。

矮寨大橋附近的德夯大峽谷風景。

穿過高高拱行的垮橋,我們到了寨子的另一邊,這裏除了苗人家庭住房外,還有古色古香的“接龍客棧”。經過客棧,我們又回到剛進寨子的廣場,這時才發現旁邊有一演出場地,場地中央矗立着牛頭圖騰,周圍都擺放着牛頭大鼓。導遊告訴我們,這裏每天都有苗寨鼓舞演出,德夯苗寨是天下聞名的苗鼓之鄉,這裏的男女老少皆愛“跳歌”,這裏曾出過三代苗鼓王。每年都會定時舉辦過苗年、椎牛、四月八、三月三歌會、趕秋、接龍等苗族民間民俗活動,都會邀請各苗寨的人參加,非常熱鬧。

廣場的另一邊,晾曬着剛剛制造好的長長的清新美麗的蠟染苗布,有墨色的、酞青色的、三青色的、黃綠色的,各色精美花紋染印在上面,縹縹緲緲,我們圍繞着它們,舍不得離开。早在秦漢時期,苗族先民就已經掌握了蠟染技術,直至今天,許多苗民地方仍然流行有《蠟染古歌》。《詩經》中所提到的“綠兮綠兮,綠衣黃裏”“素衣朱繡”“載玄載黃”的詩句,可能就是描述了我國苗族悠久的蠟染歷史和文化。

離开德夯苗寨,我們就乘車前往大峽谷。山道陡峭,轉彎頗多,不一會兒,我們就到達了著名的德夯魔鬼懸崖棧道。懸崖全長1.5公裏,棧道與刀劈斧削的峽谷懸崖垂直,與谷底落差500米,站在懸崖邊,就像站在雲端,面前就是德夯大峽谷一段最美麗的風景之一,大約有兩三公裏的寬度。正對面的是一座座像刀劈的雄偉高山,再往前去是像駱駝隊似的層巒疊嶂的群峰,連綿不斷。大峽谷的㡳部是鬱鬱蔥蔥的叢林,有蜿蜒的山道通進高山峻嶺。

展开全文

導遊指着前方告訴我們,從大峽谷深入走去,可到達“天問台”。天問台是一個天然形成的平石台,周圍是高聳入天的山峰,前面就是萬丈深淵。傳說2000多年前,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因改革政治遭受小人之讒而放逐於沅、湘流域,來到湘西並在這裏住下,在此寫下了流芳千古的詩篇《天問》,就是在這裏,屈原向蒼天發問了180多個問題。屈原一生創作流傳下來《離騷》《天問》《九天》《九問》等二十多首詩篇,他創立了與《詩經》不同的“楚辭”文體,开拓了我國積極的浪漫主義詩風。不由而然,觸動了我們對屈原、對傳統文化的由衷崇敬。說話間,我們就進入玻璃棧道,100米棧道都由玻璃鋪成,透明見底。我向腳底望去,萬丈深淵,身不由己,心驚膽战,搖晃了一下,導遊說:“有畏高症的,眼睛一直朝前看,快步通過。”通過了玻璃棧道,我往後望去,在幾座幾乎垂直的懸崖上,棧道就像蜿蜒的長蛇匍匐爬行,行人就宛如在雲間漫步。這真是設計者和建設者的天工神造!

矮寨大橋的雄姿。

前面就是矮寨大橋了。站在觀景台上從高處望去,德夯大峽谷雲霧縹緲,矮寨大橋穩穩地橫跨的主纜线架在峽谷之上,兩條平行的主纜索在空中劃出了優美的拋物线。大橋全長1176米,從橋面到谷底落差達400多米,在青山綠水當中,宛若一道彩虹天橋。矮寨大橋從2010年始建,2012年通車,被譽爲世界峽谷長度最大的鋼桁梁懸索橋。它獲得了四個世界第一:一是大橋主跨1176米,世界最長的跨峽谷懸索橋。二是首次採用塔、梁完全分離結構方案,創世界第一。三是首次採用軌索滑移法架設鋼桁梁,創世界第一。四是首次採用巖錨吊索結構,並用碳纖維作爲預應力筋材,創世界第一。這樣的成就令國人感到驕傲!

從大橋上面乘扶梯和全景式觀光電梯,就到達大橋的人行步道。這是公路和步行兩用橋,步行道在行車道下面,行人步道是個紅色的鋼鐵桁架,將橋體打扮得像道紅色彩虹。從步行道往下望去,在400米以下,矮寨公路像條蜿蜒彎曲的長蛇——足有六公裏長,從山底拐了二十多道彎爬到山頂,令人驚嘆;往遠望去,鬱鬱蔥蔥的山林、流水,原始聚居的苗寨,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亮。祖國的山河如此壯麗,令人胸襟开闊,心曠神怡!

著名畫家黃永玉畫筆下的鳳凰古城街景。

2、晝夜相異的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歷史上是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重要的鄉鎮,它被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爲“中國最美麗的小城”。它歷史悠久,景色美麗,人文薈萃,民俗文化多彩。我們到鳳凰時,天色已暗,導遊大聲對我們說:“不要錯過鳳凰古城美麗的夜晚!”

鳳凰古城的夜晚是美麗的,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的霓虹燈,色彩繽紛,輝煌熣燦。沱江兩岸的建築吊腳樓飛檐鬥拱,沱江上的三座彩橋各顯異彩,整個鳳凰和它的天空都被燈光映照得透亮。人流如織,姑娘們都穿着鮮豔的裙子,頭戴花冠、銀冠,小夥子們穿着青、藍色衣服,頭上纏着包帕,他們唱歌、跳舞、拍攝、興奮不已。仔細看看,他們除了當地的苗族、土家族外,大多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男女遊客。沱江兩岸,各色店鋪,如各種少數民族服飾店、首飾店、飲料水果店、小酒店、特色民宿、各色酒吧等,店門口都掛着燈籠,裝飾着燈飾。我們選了一間酒吧,點了橙子、石榴飲料和點心水果盤,店內有小夥子在點唱卡拉OK爵士歌曲。我們喝着清甜爽口的飲料,品嘗着水果和點心,望着這閃爍的夜晚和川流不息的人群,心懷歡悅。我想這燈光、這夜晚,廣州似不曾有過,香港也有嗎?這裏真是恍如世外桃源。

鳳凰古城的夜色。

第二天清晨,半夜下過一場雨的鳳凰古城空氣清新,鳥兒也在歡叫。我們來到鳳凰城的廣場,只見廣場上有一尊銅制的金色鳳凰,她美麗而莊嚴,正展翅欲飛。穿過廣場,我們進入鳳凰的古老街道。青石板路面是鳳凰的主要行道,一塊塊很有年份的青石板,走在上面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導遊帶領我們走到東門“升恆門”,告訴我們這是鳳凰古城四大城門之一,該城樓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城樓分兩層,上層城樓古樸典雅、莊嚴雄偉,下層有城牆和城門,城牆上還遺留着昔日战爭留下的槍炮洞眼。

鳳凰城裏還有許多歷史文化古跡,如朝陽宮、楊家祠堂、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天王廟等建築,她們在傳述着鳳凰城古老的歷史。城裏的民居大都成了商鋪,許多店鋪陳設琳琅滿目的民族藝術品,特別是絢麗的服飾、頭飾、首飾,不僅出售,還可出租(怪不得晚間有那么多的“苗族、土家族”姑娘小夥,原來是通過租用來裝扮的),還有當地豐富多彩的特色小喫。

我特意離开隊伍,來到了沈從文故居瞻仰。它位於鳳凰古城中營街的一座四合院內,是一棟已有百余年歷史的清晚期建築,分爲前後兩進,中間一個小天井,左右配以古色古香的廂房,給人一種精巧秀麗的感覺。檀木方桌,藤編靠椅、古老的木質結構架子牀,都是沈老當年使用過的實物。故居購物室裏,擺放着沈從文的精品著作《從文自傳》《記丁玲》《月下小景》《八駿圖》等。《邊城》等名作,正是在居留鳳凰期間酝釀而成的。目睹這些實物,我仿佛看到了沈老那和藹可親的音容笑貌……

鳳凰古城內沱江邊的吊腳樓。

遊覽鳳凰古城,最使我難忘的是“虹橋風雨樓”。它位於鳳凰古城東門外回龍閣沱江河之上。虹橋風雨樓始建於明洪武年間,該橋南北走向,橋型爲半圓拱聯拱石橋,兩墩三孔,爲紅砂石砌築。站在虹橋的第二層上,可以欣賞到鳳凰古城的全貌。昨晚燈光熣燦,人聲鼎沸,到天亮全揭开了面紗。從虹橋風雨樓高處望去,清澈見底的沱江穿城而過,紅色砂礫巖砌成的城牆佇立在岸邊,兩岸的吊腳樓、古建築櫛比鱗次,且順着兩邊的山勢逐步而上。沿着沱江,還有許多形態各異的橋,跳巖橋、霧橋、雨橋、雪橋。鳳凰古城的風貌一覽無余,真好像一幅清新脫俗的水墨山水畫。

在鳳凰古城的遊覽時間很短,但是晝夜相異的鳳凰城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更喜歡白天的鳳凰古城,它使我了解了鳳凰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認識了苗族、土家族的民俗風採。現在的鳳凰已不是昔日的“邊城”了,不管怎樣,我真誠地希望它在歲月沉澱中的歷史傳統文化,依然能得到更好保護和持續久遠。

3、一腳踏三省的“邊城”

《邊城》是現代著名文學家沈從文的文學名著。讀大學時,我曾一口氣讀完這篇小說。想到很快就要去到“邊城”,看到真實的邊城茶垌鎮(屬湖南省花垣縣),我有些激動。《邊城》中描寫的翠竹的山林,悠悠的白河;溪河邊渡船的爺爺、翠翠和那條不離身邊的小黃狗;翠翠和儺送天保兩人的愛情故事不時縈繞在我的腦海……茶垌鎮就在眼前了,穿過古色古香的茶垌牌坊,就走到了老街。街道由古樸的青石板鋪成,兩邊大都是苗族土家族的吊腳樓。往左拐上一段,我們就到了白河邊。河邊的吊腳樓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建在山上,一部分則由水泥柱或木柱支撐在堤岸或是河邊,順溜一排,別具一格。導遊姑娘指着河對岸群山環抱的一個小島說,那就是翠翠島了,島中央豎立着由著名藝術家黃永玉所創作的翠翠和她的小黃狗的漢白玉雕塑,河水在她的前面緩緩流淌。我們就在岸邊的翠翠飯店午餐了。姜片煮鴨子、筍幹辣子炒臘肉、酸辣魚、清炒小白菜,還有帶點酸辣的菜湯,滿滿的苗族和湘蜀的味道。

望着安靜流過的河水和遠處連綿的山巒,我腦子裏突然閃現出《邊城》裏所描寫的苗家土家人端午節賽龍舟的情形。碼頭岸邊、吊腳樓上站滿了人,龍舟競渡,衆人吶喊,龍舟比賽後還有泅水捉鴨子的競賽。慷慨大方的掌水碼頭順順的兩個兒子都是拔頭籌的,順順的小兒子儺送勇敢、正直、聰明,一會兒就抓了五只鴨子,就是在河岸邊與翠翠認識相知,也是在這裏依依不舍分別。沿着寬闊的岸堤走,堤邊有婦女在賣糉子、湯圓、當地鹹茶、竹筍等特產。東西新鮮,且很便宜。

在一個小渡口旁,導遊姑娘吆喝我們坐上一條方頭渡船,名爲“拉拉渡”,說送我們從湖南到重慶去。撐船的是一位60多歲的老大爺,他手抓着一根套在鋼索上的木棍,用力往前牽拉,就使渡船慢慢向對岸駛去,白河水清澈見底,小魚在水裏漫遊。旅遊團有人喊到“這不就是《邊城》中的爺爺嗎?導遊姑娘就是翠翠啦!”大家說笑一番。大約七八分鐘後,船就靠岸了。到岸就是重慶市邊城洪安鎮,一上岸就是山城的陡坡,看不到鎮裏頭的情形。順着一塊“雞鳴三省”牌子的指引,我們就往左沿河岸走一段,登上一個山峰,半山腰就看到一個石碑,上面刻着“一腳踏三省”,碑後面是一個三角形的亭子,亭子的三根柱子分別對着湖南、貴州、重慶的方向,亭子中央有一個大腳印,真可謂是一腳踏三省。在此我們爭着拍照留念。

此時,對岸河旁傳來當地民歌的廣播聲,這不禁使我想起了《邊城》中所描述的儺送爲了得到翠翠姑娘的芳心,攀上那月光照及的高崖上唱歌,歌聲飛越了白河,又飛回到對溪的懸崖上,表達了苗族青年儺送那顆坦誠、勇敢而純樸的心,但故事的結局卻是悲劇。站在“雞鳴三省”的高峰,放眼望去,白河水泛着白光向東流去,蔥翠的山林和村莊環繞着它漸行漸遠,白雲飄浮,雲霧繚繞,懷想着《邊城》故事,實在令人沉醉。

(2023年夏日於廣州)



標題:湘西三章:從德夯大峽谷到鳳凰古城與“邊城”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3795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熱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