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西子“蒙古族印象”背後的文化密碼 有何獨特之處?衣脈相傳公益第三年花西子的“使命感”與“野心”“科學競爭”之下“文化”是最不該被忽視的高維競爭

來源: 未來跡FBeauty 發表時間:2023-12-04 08:30:50 熱度:15

導讀: 原標題:花西子“蒙古族印象”背後的文化密碼 花西子“印象東方”系列又上新了。 自轟動一時的苗族印象、傣族印象之後,日前花西子正式推出了“蒙古族印象”系列新品。 《FBeauty未來跡》發現,這個系列...

原標題:花西子“蒙古族印象”背後的文化密碼

花西子“印象東方”系列又上新了。

自轟動一時的苗族印象、傣族印象之後,日前花西子正式推出了“蒙古族印象”系列新品。

《FBeauty未來跡》發現,這個系列共包括“玉養蜜粉餅”“玉容紗粉餅”“玉養氣墊”“腮紅”“眼影盤”“脣紗”6款彩妝及限定周邊。

花西子“蒙古族印象”系列

展开全文

整體上來說,彩妝是一個上新頻率極快,並且90%的產品平均銷售周期不超過3年的“快時尚”市場。魔鏡洞察的數據就顯示,2023年1月-10月,抖音彩妝銷售額排名前1000的單品中,58%的產品首次備案時間在2022年和2023年之間,並且這些新品所創造的銷售額佔TOP1000單品所產生的總銷售額的57.6%。

由此不難看出,新品开發能力對彩妝企業來說可謂是決定生死進退的關鍵能力之一。但是在大量朝生暮死的彩妝新品中,爲什么花西子的“蒙古族印象”系列新品值得引起關注呢?

有何獨特之處?

從產品本身來說,這6款產品由內到外的創作靈感都來自蒙古族的傳統文化、服飾和日常生活。

據了解,這套產品以蒙古族皮雕畫非遺技藝爲靈感起源,拓入蒙古族傳統圖騰紋路,讓產品極具藝術性與獨特美感。爲了讓產品真正體現蒙古族人民的藝術精髓,花西子邀請了蒙古族科爾沁皮雕畫非遺傳承人——嘎瓦老師共同探尋皮雕技藝。

公开資料顯示,皮雕工藝是蒙古族一項古老的傳統技藝,“具有實用性、收藏性和欣賞性,也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經濟價值”。[1]2021年正式被列爲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同時,《FBeauty未來跡》了解到,產品內容物的开發也有大量靈感來自蒙古族和內蒙古地區的風土人情。

“蒙古族印象”系列的包裝設計採用蒙古族皮雕工藝

比如,腮紅的顏色靈感來自陽光照射下蒙古族女孩紅潤而熠熠生輝的臉頰;脣紗的顏色靈感來自蒙古族的日常食品——蒙古族鍋茶;彩妝盤的7個顏色則分別來自內蒙古草原自然景觀的“霞光”“沙漠”“草原”“星光”“大山”“紅日”等7種不同自然風光的顏色。

從藝術和文化特徵上來說,花西子整個“蒙古族印象”系列產品可以說做到了“表裏如一”。

但這套產品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其產品开發始終是“面向蒙古族日常生活”的。並沒有像很多概念性的時裝一樣,爲了凸顯藝術性而脫離生活,導致其喪失基本的實用價值。相反,花西子這套產品在藝術性和實用性之間始終保持着平衡。

比如,針對當地女性的肌膚特點,這套產品的底妝產品側重提亮功能,定妝產品則側重長時控油。底妝產品在排除容易致敏成分的同時添加了白睡蓮、覆盆子等植物提取物以及軟玉粉,來提升對敏感肌的友好程度。公开數據顯示,中國女性混合性肌膚大約佔比40%,油性皮膚23%,兩者相加總佔比超過60%。與此同時,中國敏感肌人群的佔比超過40%。[2]

這意味着,花西子這套產品不僅對蒙古族女性獨特的皮膚具有針對性,還對不少存在“黃/敏/油”肌膚情況的中國女性具有普適性。

此外,這6款產品是圍繞一套完整的“蒙古族印象”定制妝容來开發的。

據了解,這套妝容是聯動著名彩妝師卜柯文打造的”隨心颯美妝“,旨在凸顯蒙古族的“颯爽自在”之美。

蒙古印象定制妝容“日常版”和“玩妝版”

“使用是最好的傳承”。融文化於妝品,賦傳統以時尚,讓產品的藝術性高於生活,而在實用性上又深耕於生活、回歸於生活,在每一款產品上打磨“藝術性”與“實用性”的極致平衡,這大概可以算是花西子开發產品的獨特哲學。但這並不是花西子“印象東方”系列的全部內涵。

衣脈相傳公益第三年

花西子的“使命感”與“野心”

此前,花西子已經分別在2020年推出了“苗族印象”系列,在2021年推出了“傣族印象”系列。據了解,花西子的計劃是對更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深度挖掘,推出更多具民族特色的系列產品,構建起更完整多元的“印象東方”系列。

花西子苗族印象系列產品及主題妝容

花西子傣族印象系列產品及主題妝容

那么,花西子究竟爲什么要耗費如此大的精力去做這件事情呢?

背後的核心或許在於對塑造“東方美”和傳承中國文化的使命感。

事實上,“東方美”早已成爲世界的瑰寶。自2000多年前絲綢之路开啓古代中國與羅馬帝國之間的貿易,中國絲綢、瓷器、刺繡等產品就作爲“東方美”的標志驚豔並徵服西方世界。在時尚領域,“中國風”一直以來都是西方品牌在進行設計創意時無法忽視的文化和審美考量。

2015 年,當時81 歲高齡的意大利時裝大師 Giorgio Armani以“墨竹”爲主題元素,將東方傳統文化意境帶上國際流行舞台。這也被時尚業內人士認爲是有史以來最精彩的一場中國風時裝發布會。

Giorgio Armani 2015年“墨竹”系列

在John Galliano主掌Dior的時期,他也曾多次向中國傳統文化致敬,用青花瓷、旗袍等中國元素詮釋他對於時尚的理解。不只Giorgio Armani和Dior,Yves Saint Laurent、Jean Paul Gaultier、Alexander McQueen等設計大師都多次表現出對中國元素和中國文化的推崇。

那么當“東方美”成爲世界的時尚寶庫,當中國“文化自信”已然蓬勃向上之時,面對全新的文化語境,中國品牌在中國文化傳承與發展中又扮演着怎樣的角色呢?

對此,花西子給出的答案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個民族只有先對自己的傳統文化擁有深刻的認知和認同,才能擁有走向世界的基礎。

客觀上來說,以花西子爲代表的中國美妝品牌,正扎根於中國文化,面向世界去表達中國之美,並爲全球大衆提供一個新鮮的視角,爲時尚行業提供更多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從這個角度來看,花西子這個品牌以及“印象東方”系列本質上是有“文化野心”的。她致力於構建一套有別於西方的“東方時尚話語體系”,而“印象東方”系列是構建這個龐大話語體系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從民族文化中汲取營養與靈感的花西子,也正以公益的方式反哺民族文化的傳承。

隨着”蒙古族印象“系列的上新,今年花西子公益“衣脈相傳計劃”也行至第三年,此次品牌爲內蒙古科爾沁地區的10所學校、3300多名蒙古族學生,帶來了嶄新的專屬民族校服。

據了解,該計劃是2021年由浙江省宜格慈善基金會在花西子品牌支持下發起的,每年以不同少數民族爲民族文化支持方向,與中國美術學院專業設計師團隊進行公益合作,設計具有民族特色並符合現代審美的校服,再由當地的非遺工坊制作,致力於爲少數民族地區打造具有自身民族文化特色的校服,以豐富校園文化、突出民族之美。

目前,該計劃已先後爲雲南省德宏州芒市、貴州黔東南州雷山縣的1800名傣族學生、1600名苗族學生定制了“專屬民族校服”。

此外,衣脈相傳計劃,只是花西子“宜文公益”中的一個,另一個落地的項目則是“民族文化進校園”的“薪火傳承計劃”,該項目第一期已經走進四川涼山州,計劃5年投入500萬,將在當地100所少數民族學校的課堂,幫助青少年接觸、學習、傳承有特色的非遺民族文化項目,預計有10萬名學生直接受益。

可見,花西子的整個“印象東方”系列其實是一項着眼極爲長遠的系統性工程。其所追求的不僅僅是短期的經濟效應,還有長期的文化效應。這在中國本土美妝企業中,的確並不多見。

這也是花西子“蒙古族印象”系列新品上市,就引發大量關注的底層原因。

“科學競爭”之下

“文化”是最不該被忽視的高維競爭

在全行業最近幾年熱卷科研,甚至連一部分百年外企都已經被卷亂了陣腳的當下,化妝品產業內部,其實一直存在另一股聲音。

從產業內部視角來看,當前中國美妝產業的科研熱本質上是對之前過於重視營銷忽視科研的一種“補課”行爲;同時也是在市場“高質量發展”要求下的一種自我升級行爲。

那么,當科研卷到一定程度,品牌競爭的下一站會是什么呢?

從全球各個產業大量頭部企業的發展路徑來看,這個答案很可能是“文化競爭”。

一個非常有力的例證是,當韓國流行文化在中國盛行的時候,韓國化妝品曾一度超過法國化妝品,成爲中國市場最大的進口化妝品來源。

由此可見,對於美妝產業來說“文化競爭”,可能是遠遠大於技術層面競爭的一種更高維的競爭。軟實力的改變影響的將不只是一家公司或者一個品牌,有時候甚至是一個群體。

當花西子以鮮明的“東方美學”突出重圍之後,“中國風”在當下的彩妝行業已經隱隱然成爲一個獨立“流派”。

與此同時這種影響力也正在走出國門,开始刷新全球時尚界屆對中國品牌的刻板印象。

法國時尚雜志《ELLE》的美容總監侯·凱瑟琳(Kathleen Hou)在上周就專門撰寫了一篇長文,介紹中國風彩妝(C-Beauty)在海外的情況,其中特別提到在海外,對於一些花西子品牌的消費者來說“購买兩套收藏的情況並不少見,一套用於使用,一套作爲紀念品。”

侯·凱瑟琳並因此提出一種觀點:中國的美容品牌及其粉絲正試圖重新定義“中國制造”這個詞。

elle網站上侯·凱瑟琳的文章截圖

過去幾年,花西子的同心鎖口紅,苗族印象系列和傣族印象系列產品都曾在海內外引發熱烈討論和關注。

最近幾年,類似的文章在海外時尚媒體上出現的頻率更是不斷上升。谷歌搜索的結果顯示,2023年1月-11月,海外時尚媒體關於C-Beauty的文章總計約313篇,其中有超過200篇提到花西子,並將其作爲案例。這其中就包括elle、wwd、vogue、beauty matter、Trend Hunter等衆多在時尚產業擁有很高影響力的重要媒體。

先進行文化輸出再進行品牌輸出,這是歐美和日韓美妝品牌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已經走過的道路。

隨着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在全球的影響力日漸提高,對於一部分已經完成了“文化覺醒”的中國品牌來說,也許未來十年最大的時代紅利將是弘揚和傳播中國文化。而這個過程,也往往蕴含着創立全球性知名品牌的機會。

參考文獻:

[1],韓蒙召,蒙古族的皮雕畫工藝特徵研究,《炎黃地理》,2023年.06期

[2],魯楠、吳敏,敏感性皮膚概述及醫學美容治療進展,《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2023年.03期

作者/文書桓

編輯/吳思馨



標題:花西子“蒙古族印象”背後的文化密碼 有何獨特之處?衣脈相傳公益第三年花西子的“使命感”與“野心”“科學競爭”之下“文化”是最不該被忽視的高維競爭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3524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