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服飾與文藝復興意大利時期風格服飾形態比較研究

來源: 陳悅時尚搭配 發表時間:2023-11-26 08:25:46 熱度:37

導讀: 原標題:明朝服飾與文藝復興意大利時期風格服飾形態比較研究 文藝復興意大利時期的服飾形態風格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而明朝時期的服飾形態風格則呈現出較爲明顯的 南北兩種流派風格。本文通過對這兩個時期典型服...

原標題:明朝服飾與文藝復興意大利時期風格服飾形態比較研究

文藝復興意大利時期的服飾形態風格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而明朝時期的服飾形態風格則呈現出較爲明顯的 南北兩種流派風格。本文通過對這兩個時期典型服裝服飾形態的比較研究,揭示出文藝復興意大利時期與明朝服飾形態 在形制、結構、裝飾和色彩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和差異,並以此爲依據,探索明代服飾文化與文藝復興意大利服飾文化 之間相互交流融合的可能性。

研究背景

明朝的建立,爲中國社會從封建社會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變提供了有利條件。明太祖朱元璋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比較典型的農民皇帝,他在軍事上採取休養生息 的政策,使明王朝國力得到恢復並不斷加強;政治上,建 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明代以明朝特有的制度 “服飾”作爲明王朝區別於其他王朝的一個重要標志。明 朝服飾流變特色鮮明且影響深遠,其特色表現爲變化速 度快,在流變過程中突破了傳統服飾設計的限制。

研究目的和意義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文藝復興和明代服飾爲研究對 象,從多個方面進行比較研究,總結出文藝復興與明代服 飾形態風格不同點之處的共性和差異性,以其爲當代服 裝設計提供借鑑。大部分人對中國傳統服飾的了解較少, 常出現混淆漢服與別國民族服飾的情況,如一些漢服愛 好者身穿漢服,也會被說成“奇裝異服”。

展开全文

因此,基於中華傳統服飾流變的文化科普,對當代青年人認同和發 揚中華傳統文化以及增強文化自信具有重要價值。 從服裝的材料上來看就可以看出兩者之間在很多方 面具有共同之處。首先是材料的選擇。從服飾的種類來看,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所使用的布料較少,與中國古代所 使用布料相比較具有很大差異性。而採用中國古代紡織技 術生產出的布料較多,這是因爲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處 於文藝復興早期階段,在這一時間段中意大利紡織工藝 也是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紡織工藝技術並不是十分發達, 所以在當時採用中國古代紡織技術進行生產就顯得十分 自然。

從服裝的色彩上來看兩者之間具有相似性。文藝 復興時期意大利所使用的顏色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黃色, 即今天所說的“米黃”顏色;另一種色彩爲白色,即現在 我們使用的白色服裝染料—“靛藍”。從服飾上來看二者 之間存在一定共同之處:文藝復興時期主要服裝爲“白袍 子”“黑長袍”等;明代前期主要服色爲“青袍子”“皁色” 等。

通過對傳統服飾的服制和色彩進行研究,兩個時期 不同風格服裝形態風格特點進行分析和比較研究之後發 現:由於兩國歷史發展程度以及文化背景不同使得這種服 飾形態風格也有一定差異性。不同的階層和場合的服飾 色彩應符合倫理綱常,不得亂用。一般色彩純度高的爲 上位標識,純度低的爲下位標識,服裝的這種等級標識 性在封建社會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在服飾造型上兩國所 採用紡織技術不同;從整體風格來看:文藝復興時期意大 利社會經濟文化繁榮發展、文藝復興時期中國社會經濟 文化相對落後;從服飾裝飾藝術上來看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主要採用立體造型與平面造型相結合,裝飾手法主要以平面裝飾爲主等。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國內對於明代服飾的研究較多,但缺乏系統性和綜合 性,同時也存在一些研究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對明代服飾的演變、特點以及影響因素進行闡述時,往往只從某一方面入手,從而導致對服飾演變歷史 整體把握不全面。(2)研究方法單一、片面,往往只是 從某一方面進行分析論證。同時忽視了明代不同時期服 飾風格以及民族特點的多樣性與復雜性。(3)沒有深入思考服飾形態與社會經濟文化之間的聯系,沒有對明代 不同階段社會經濟環境背景進行分析研究。(4)對明代 服飾文化藝術中的創新和不足缺乏總結和反思。

明朝服飾與文藝復興意大利時期服飾的相似性

在對明代服飾與文藝復興意大利時期服飾進行比較 研究時,筆者發現兩者在形制、結構、裝飾和色彩等方 面存在着許多相似之處。最爲突出的,就是兩個時期服 裝形制風格的相似性,即明代服裝整體上呈現出一種南 北兼容的形制特徵,而這種南北兼容的形制則主要是從 明代民間服飾中直接繼承過來,並對其加以改造。

明代各部位用线比例較爲均勻、前松後緊等都是從明朝民間服飾中直接繼承而來的;另外一個相似之處則在於 明朝時期服飾中大量使用明紗、明珠、刺繡和緙絲等作爲 裝飾面料進行點綴,這種配飾通常都以鮮豔的顏色爲主。 明代各部位用线比例較爲均勻或前松後緊。在裝飾方面, 則是從整體上看較文藝復興意大利時期更爲豐富多樣。

從明代與文藝復興的意大利,這兩個時期所選擇的主要染 料和印花圖案等也可以看出,兩個時期所選擇的染料基 本相同。在花紋、圖案題材方面除了一些共同之處外還 存在着一些差異性:如明朝時對花卉、鳥獸等具有很強生 命力的動物圖案和紋樣比較偏愛,而文藝復興意大利時期則更多傾向於描繪神話故事;又如明代女子所佩戴首飾 中出現一些花卉或其他植物紋樣較多;文藝復興意大利時 則對花卉紋和水果紋特別偏愛,而明代女子所佩戴首飾 則普遍使用珍珠和寶石作爲主要裝飾題材等。

明中期服飾的變化

明中期的服裝形制,與前期相比出現了很大的變化。 由於明朝建立後,統治者在政治上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政 策,在經濟上也進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促進了生產力 的發展,促進了明朝中期以來經濟發展的繁榮。 明中期以前,男子服裝的基本形制是:身穿交領右衽 長袍;女子服裝以上衣下裳爲基本形制,上衣下裳、上裳下襦;其色彩一般是黑黃藍三色,但也有使用紅色等顏色的。

這一時期女子服飾風格主要是“明尚顏色”的服裝 理念下產生的,並以一種比較特殊的方式來表達自己。(1) 男子的上衣有了很大的變化,主要是袍服與對襟衫的出 現,此外還有短袍和長袍。(2)女子着裝變化很大,特 別是襦裙和衫子。(3)男子的下裳、上衣、下裳之間都 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從明朝中期开始至清朝中期在不同 朝代中其服飾發展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延續。明中期後直至清朝後期在我國古代服飾發展史中影響最爲深遠。

明人服飾的“新”特徵

明人服飾的“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明 代女子服飾的出現是爲了滿足上層社會地位提高的需求, 其“新”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對傳統女服款式的改進和 對女裝顏色的大膽使用。(2)明代女子服飾中最具特色 的部分是女裝的裙撐、裙腰和腰節。明人將前襟與後襟 縫連起來,形成一種“半袖”樣式。(3)明代女性服飾 中最爲獨特和重要的部分是明代女性裙服中常見並廣泛 使用過肩式袖子。 在明代宮廷服裝中也有這樣較爲普遍使用過肩式袖 子風格;明朝宮廷服飾主要流行明代成化時期以來,盛行 多年但因其過於繁瑣復雜而未被明朝皇帝所重視或禁止 使用過肩式袖子款式;同時爲體現皇家威嚴、強調皇威, 還會在衣袖上使用多種紋飾或花紋來加以襯托或強調其 威嚴之感。

明後期服飾的變化,以及對傳統服裝面料的重新選擇和使用

從明代後期开始,我國進入了一個以經濟文化發展 爲主導的社會變革時期。隨着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思 想觀念不斷變化,逐漸开始接受和追求更爲豐富多彩的 生活。圍繞漢服運動進行國學、禮儀、音樂等傳統文化 研究和傳播以及國際總體文化現象比較研究 [5]。在歷史的 發展中,各方面的研究也相應產生變量,研究出新的內 容。在明代後期开始出現了一些追求個性解放、喜好奢華、講求時尚、崇尚奢靡等心理訴求,同時又受到當時經濟 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及當時流行風尚影響下流行着一些 模仿明代宮廷生活所穿服裝造型風格的服飾。

明朝中後期與文藝復興時期相比,明代後期在 社會生活中地位較高的女性服裝款式的變化與流行 明代中後期婦女所穿戴服飾中最具特色的一種服飾 樣式,這種風格主要有兩個特點:(1)在服裝上表現出鮮 明的中國特色;(2)在服裝材料方面採用了大量的棉、麻、 絲等天然材料,並且在服飾造型及細節裝飾方面也非常 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明代常用一種特殊式樣的帔子, 形如彩霞,故名爲“霞帔”,其形如長條彩色掛帶,每條 霞帔寬約 3.2 寸,長約 5.7 尺,穿戴方法爲繞過脖子,披 掛在胸前,下端常垂有金或玉石,顯得十分高貴。



標題:明朝服飾與文藝復興意大利時期風格服飾形態比較研究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3382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