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西藏第二大湖,納木錯湖年產魚量可達2000噸,爲何無人开發?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10-11 08:55:40 熱度:19

導讀: 青藏高原作爲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爲“世界屋脊”,而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區就在西藏,尤其是西藏的阿裏地區,這裏是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喀喇昆侖山脈等山脈相聚的地方,被稱爲“萬山之祖”,平均海拔也是...

青藏高原作爲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爲“世界屋脊”,而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區就在西藏,尤其是西藏的阿裏地區,這裏是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喀喇昆侖山脈等山脈相聚的地方,被稱爲“萬山之祖”,平均海拔也是西藏青藏高原最高的區域,所以這裏又被稱爲“世界屋脊的屋脊”。

西藏除了有衆多高海拔的山脈外,境內的水資源也非常的豐富,擁有着約3700個淡水湖泊,總面積達3700平方公裏,鹹水湖315個,總面積約爲1.68萬平方公裏。在如此多的鹹水湖中,以色林錯湖的面積最大,它是我國第二大,西藏第一大鹹水湖,面積爲2391平方公裏,而僅次於色林錯的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納木措了,納木措位於西藏中部,整個湖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東西長70公裏,南北寬約30公裏,總面積1961平方公裏。

納木措衛星圖

納木措的蓄水量高達768億立方米,湖最深處可達120米,湖水清澈,經常能夠看到大型魚群在其中遊動,根據西藏水產局的估算,納木措年可持續魚產量可達2000噸。但是,盡管如此,湖中的魚類依然是“土著魚類”,到目前爲止沒有开發利用漁業養殖,這到底是爲什么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納木措中的水鳥和魚群

展开全文

納木措的魚類資源

納木措在藏語中是天湖的意思,它與羊卓雍錯、瑪旁雍錯並稱爲西藏“三大聖湖”。納木措之所以能夠成爲鹹水湖,與它封閉式湖泊的特性有很大的關系,它的水補充主要來自於降水以及冰川和雪山融化。

但是,由於這裏的旱季長達半年(11月到次年5月),而且年光照時間超過65%以及全年風大,所以湖水蒸騰量是很大的,這使得湖水的鹽度不斷的上升,最終形成了鹹水湖。

雖然從年可持續捕撈量上看,納木措的魚類資源應該是比較豐富的,但其實,在這個大湖裏魚種類是非常匱乏的,只有兩種魚:納木措裸鯉以及異尾高原鰍,這兩種魚以納木措裸鯉的魚獲捕撈最大,佔比約91.46%,異尾高原鰍僅佔不足9%。

其中納木措裸鯉是鯉科裸鯉屬下的魚類,也是我國的特有種,僅分布在西藏納木措,這是一種中型的鯉科魚類,體長平均28釐米左右,最大體長38釐米,是納木措中最主要的經濟型魚類。

而異尾高原鰍是鰍科高原鰍屬的魚類,高原鰍是高原地區許多水體中主要的優勢魚類,只不過,相比較而言,它們的體型比較小,平均體長在7釐米左右,屬於底棲型魚類,由於體型小,經濟價值並不高,所以在納木措漁獲捕撈中佔比較小。

那么,兩種魚爲何能達到2000噸的年捕撈量呢?這其實與人爲的打擾比較少有很大的關系。首先,納木措所在的位置本身就離居民區比較遠,其次,納木措在西藏屬於聖湖,而在當地極少有人會去聖湖中捕魚,最關鍵的一點是西藏主要以遊牧爲主,對魚的需求量是相對比較小的,因此,綜合這三個因素,使得納木措雖然只有兩種魚,但也達到了魚群隨處可見的效果。

如此大的湖爲何不發展漁業?

提到冬捕,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查幹湖冬捕了,每年的冬天,僅僅是從查幹湖捕撈上來的魚就有超過300萬斤,這個數字與西藏水產局估算的納木措的年捕撈量差不多,但是查幹湖的面積只有345平方公裏,蓄水量約爲6億立方米,比起擁有着1961平方公裏的面積以及768億立方米蓄水量的納木措顯然小了太多。

由此可見,納木措是有發展漁業的潛力的,但到目前這裏,這裏從未被开發過,這到底是爲什么呢?我們從下面五個方面來說一下。

第一:資源限制。作爲一個高海拔地區的湖,納木措的水質雖然清澈,但是湖中的資源也非常的有限,魚類賴以生存的資源主要是浮遊生物(植物和動物),但納木措中浮遊植物僅有26種,而且密度還比較小,浮遊動物更少,只有幾種,有些區域採集的湖水標本中甚至沒有浮遊動物。

正是因爲資源的限制,才導致了這裏的魚種類非常的匱乏,而且魚的體型也不算大,而這些資源僅僅是夠這兩種原生魚類生存的,其他魚類進去,會面臨食物匱乏的情況。

第二:環境因素。納木措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較高的海拔使得這裏的溫度相對較低,尤其是到了冬季,環境溫度零下十幾攝氏度更是常有的事,這就勸退了大多數的經濟型魚類,畢竟這些養殖的魚類對環境的變化適應能力本身就比較差。

第三:污染。食物資源匱乏,對於養殖業來說不是什么問題,因爲可以投喂飼料,但是,投喂飼料是對水體有一定的污染性的,而且漁業養殖不可避免的會用到藥物,這會對納木措的湖水形成較大的污染,再加上聖湖的身份。

第四:威脅本土魚類。在一個野生水體中引入魚類是非常慎重的,因爲可能會導致本土魚類減少甚至滅絕,作爲一種在極端環境下好不容易生存下來的兩個原生物種,納木措中魚很有可能在引入新的經濟型魚類時受到影響,畢竟它們相比較大多數的經濟型魚類體型上就不佔什么優勢。

而且在當下,納木措的魚類也在被保護,進入了禁漁期,早在今年的4月份,兩名男子就非法捕撈納木措裸鯉被抓獲,最終獲刑並賠償生態修復費用。

水生物資源匱乏,兩種魚是如何在納木措中生存的?

魚類的生存離不开水生生物,尤其是蜉蝣生物,底層的魚類以浮遊生物爲食,有了一定的數量,才能讓一些掠食性的魚類生存,因爲納木措中其實是沒有掠食性魚類的,有的只是高原鰍和裸鯉這兩種以浮遊生物爲食的底層魚類,但是,水生生物的缺少,也讓它們的生存變得比較艱難,好在這兩種魚都靠自己的能力成功的存活了下來。

首先是拉長生長周期。生物量少,也就意味着食物少,所以這兩種魚類的生長都非常的緩慢,以裸鯉爲例,它們要生長到至少5歲才能性成熟,而且在此期間,它們的體長增加是非常緩慢的,比如5齡的裸鯉平均體長只有17釐米左右,5年後10齡的裸鯉體長也只有平均30釐米,5年生長體長不足1倍,相對的,生長緩慢對食物的需求量也會變小,這是它們的一大生存法寶。

其次是繁殖。想要在這場食物大考驗下存活下來,優勝劣汰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這就對魚類的繁殖能力提出了挑战。我們還是以裸鯉爲例,雌性5齡的絕對懷卵量就平均達到了6500枚,如此多的卵在一個封閉的水體中,還缺少獵食者,它們的孵化率是非常高的。

這樣就有了足夠的後代進行優勝劣汰,從而讓種群得以延續。



標題:作爲西藏第二大湖,納木錯湖年產魚量可達2000噸,爲何無人开發?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2438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