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巨頭被時代逼上經營變局懸崖邊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09-29 00:50:12 熱度:27

導讀: 新一輪家電企業經營變局序幕,再次悄悄开啓。家電圈注意到,對於行業的頭部企業來說,面對時代滾滾大潮必須要做出一道全新選擇題:是繼續堅持家電全品類的擴張步伐不動搖,還是收縮家電業務回歸精品战略從而加碼在...

新一輪家電企業經營變局序幕,再次悄悄开啓。家電圈注意到,對於行業的頭部企業來說,面對時代滾滾大潮必須要做出一道全新選擇題:是繼續堅持家電全品類的擴張步伐不動搖,還是收縮家電業務回歸精品战略從而加碼在新業務、新賽道的投入和拓展?

楊嘉||撰寫

從品類的專業化,到品類的多元化,再到品類的精品化;從品牌的大衆化到高端化,再到大衆親民化、性價比化;從渠道的專業授權到渠道的线上线下全域化,再到渠道的圈層化……

這幾年的中國家電產業,正在呈現出“三年河東、三年河西”多變性局面。一邊是時代大潮的滾滾向前,企業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另一邊則是衆多家電廠商的求生欲望大漲,活下去已經別無他路,更沒有退路。

也就前幾年的時間,一大批家電巨頭都在加速品類的多元化擴張:有的是自建工廠,有的則是對外貼牌代工,有的則是收購吞並,核心任務就是要實現在家電行業所有品類的業務擴張和全渠道的布局,以及多品牌的圈層化運營。特別是對於家電市場上那些TOP3強、TOP5強的企業來說,無一不在進行“全品類、多品牌、全渠道”擴張。

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曾經專業化之王格力空調、創維電視,以及廚電龍頭方太、老板,還有小家電龍頭九陽、蘇泊爾、格蘭仕,均是在加速多元化擴張。這一系列企業的相同動作背後,家電圈認爲,就是家電市場步入“存量周期”之後,企業的市場爭奪不再是“搶蛋糕”,而是要“分蛋糕”甚至造蛋糕。短期內行業頭部企業保持增長的最佳方式,就是擠壓對手的份額提高自身的市場佔比。那么,單靠一個品類、一個品牌,或者一招低價格战是沒有效果的,必須要進行品牌、品類和營銷手段的多元化出擊。

但是從今年下半年开始,一批家電頭部企業又开始新的收縮和復盤,並面對兩道選擇題的決策:一是,聚焦家電業務,是繼續多品類的擴張,還是回歸並聚焦核心品類的發展,從而對於那些缺乏競爭優勢、投入產出缺乏價值的邊緣品類,比如家電大企業的小家電、廚電等品類,是否應該借機清理,從而實現在優勢品類上的經營利潤和質量提升?

二是,聚焦家電業務與多元化新業務的再平衡和再拓展。如何守住現有家電業務穩健發展,從而有更多的資金和實力,支持企業對新興業務的跨界投入和布局,需要的不只是老業務的穩定,還有新業務的果斷和快速產出。

從家電多元化擴張到家電品類收縮,或者拋棄一些非核心品類,對於頭部家電企業來說,同樣是存量市場爭奪下的战略新思考,同樣涉及兩個層面:第一,現有家電業務,不管是大電、小電,還是廚電,或者新興品類家電,都已經缺乏大的增長空間和發展動力,無法支撐頭部企業現有的團隊經營和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果斷決策“斷離舍”;

展开全文

第二,新業務的拓展和培育還需要持續投入,更需要時間的堅守與拓展,所以離不开原有家電業務的營收和盈利來支撐和助力,但又不能過度陷入家電業務的持久和全面戀战,新舊業務的關系處理和協同至關重要。

進入2023年下半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電行業頭部企業發現,跟隨消費市場變化的,不只是用戶需求,還是產業環境,以及產業鏈上下遊的合作夥伴們,還有家電企業自身的精力、資源和團隊的能力水平等等,都面臨着比較大的衝擊和挑战。

簡單來說,以家電企業,即使是頭部企業現有的人力、資金、經驗等資源,想要家電全品類布局,還要在家電之外的其它新興战略業務突破發展,所要面臨的挑战更爲復雜和多樣,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實現的战略遠景。

這就倒逼領跑行業的家電巨頭們,必須要开啓一場新的經營新變局。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重點:家電業務不能全面拋棄,但需要優化相關的品類、品牌和渠道,不可能繼續全面撒網亂投入,最終消耗有限的人力、財力等資源不說,還會出現“增收不增利”就是白忙一場。所以,對於頭部家電企業來說,梳理並優化現有的家電品類進行重組後的“優勝劣汰”,至關重要。

相對於家電業務的品牌、品類和渠道優化重組,衆多頭部家電企業跨界的多元化新業務立足、生根和發展,更加不容易。無論是健康醫療,還是智慧工業,或者新能源汽車等,在這些完全陌生的領域,尋找新的市場蛋糕,中外巨頭們搶食喫,不只是競爭力的問題,還有持久力和战鬥力等系列挑战。

所以,千頭萬緒之下,家電行業的頭部企業們被時代逼到新路口後,也只能“朝自己動刀”,從最熟悉的家電業務入手,提升經營質量和盈利能力,顯然還是保險靠譜的。

====

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標題:家電巨頭被時代逼上經營變局懸崖邊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2259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