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萬一在敦煌研學,值嗎?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08-17 16:59:04 熱度:14

導讀: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郭霽瑤 記者連續3天溝通採訪時間未果後,第4天夜裏10點半左右,甘肅當地旅遊車司機錢師傅終於能抽出20分鐘時間接聽電話。 “對不起,最近遊客實在太多,我太忙了!”錢師傅在電話...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郭霽瑤

記者連續3天溝通採訪時間未果後,第4天夜裏10點半左右,甘肅當地旅遊車司機錢師傅終於能抽出20分鐘時間接聽電話。

“對不起,最近遊客實在太多,我太忙了!”錢師傅在電話那頭帶着歉意說道,他剛驅車到蘭州,第二天准備接一個小團遊玩青甘大環线。錢師傅告訴記者,自己當旅遊車司機30年了,雖然敦煌旅遊夏天一直都是旺季,但“今年真的人特別多”!

敦煌,這座擁有2000多年深厚歷史的古絲綢之路重鎮,在這個假期頻頻成爲“流量收割機”。

排隊兩小時才能騎上的駱駝,預約門票得提前一個月的莫高窟,大漠上的 “西域公主”……各色景點項目相當緊俏。

火爆的不只是敦煌。與以往以自然風景度假、一线城市打卡爲主不同,今年暑期的文旅市場主打文化。7月以來,爆火的國內少兒研學市場主打教育+旅遊,狠狠擊中了家長們的痛點;探訪古建築、參觀博物館、着漢服出遊等文化主題類旅遊項目也日益受到年輕遊客喜愛;許多旅遊產品的路线設置也更偏重歷史文化底蕴的目的地。

新趨勢、新特點、新消費心理,這把文旅的火還能燒多久?

展开全文

敦煌絲路遺產城 甘肅自由腳印旅行社|供圖

跟着課本去旅行的不只是小學生

進入7月,全國各地的家長帶着孩子湧向敦煌。

成都市民劉欣就是其中之一。“人們都說‘跟着課本去旅行’,這次來敦煌也是想帶孩子們體驗一下課本裏的東西。”劉欣告訴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這個暑假她和兩位朋友,帶着各自正在上小學的孩子去往大西北,玩了一把青甘大環线。“這裏的文化氛圍和我們熟悉的很不一樣,對孩子們來說是非常新奇的體驗。”劉欣說。

在今年以前,劉欣比較青睞去海邊或是其他一些自然風景優美的地區度假。但用她的話說,“風景雖美,但那種玩法經常就是喫喫喝喝逛逛,很難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再加上孩子們都大了,語文、歷史也都提到了絲綢之路、河西走廊,所以想帶他們來看看,玩一些更有人文內涵的地方,在玩耍中也能學一些東西”。

劉欣的心理折射出當下廣大家長群體的新需求。

“家長特別喜歡去有歷史文化底蕴的地方。所以,我們一聽客戶要帶孩子的,尤其是六七歲以上的小孩,都會推薦去有人文景觀和文化底蕴的景點,比如敦煌畫院、莫高裏工匠村之類。”甘肅自由腳印旅行社創始人李曉洋告訴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李曉洋介紹,上述景點除了相關知識講座,還有非遺工坊等,可以沉浸式體驗雕塑、彩繪技藝和其他親子手工活動,通過此類活動讓孩子們深入了解敦煌文化。“比如,莫高裏工匠村的研學活動已經很成規模了,是包含敦煌文化講堂、壁畫書法研習、美術、彩塑、篆刻等在內的研學基地。”

不僅是家長帶着孩子來研學,很多對敦煌文化感興趣的成年人也自主前往敦煌,參與當地的研學活動。

“90後”女生宋然今年春天報名參加了敦煌研究院莫高學堂的5天課程,不含來回敦煌的交通費用,價格爲11000元左右,來之前,她就做好了歷史背景的相關攻略。

“非常棒,都是專業研究員开課講解,還有資深講解員帶着我們沉浸式‘刷窟’,可以看到一般不對外开放的洞窟。另外還有一些手作課程,特別有趣。以前也看過敦煌的書和展,但總是霧裏看花,這次研學是沉浸式的學和玩,體驗完全的‘敦煌宇宙’。”宋然覺得這趟研學旅程物超所值。

敦煌當地一文旅業內人士王晨伊也告訴記者,除了針對未成年學生群體,敦煌當地的一些博物館、研究院也开發了許多針對有一定知識積累的成年人研學項目。“很多項目專業門檻挺高的,不只是單單聽講解、打卡那么簡單,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面向人群至少是高中以上的學生群體。”

遊客身穿傳統服飾在陽關景區參觀

遊客身穿傳統服飾在月牙泉景區打卡

黃昏下的陽關景區 甘肅自由腳印旅行社|供圖

研學持續火爆,誰是下一個敦煌?

當地政府顯然也看到了消費市場的新需求,努力盤活當地傳統文化資源,打造研學品牌。研學已成爲敦煌旅遊的一塊“金字招牌”。

近年來,敦煌市依托豐富的人文遺跡和自然景觀,通過成立敦煌文化研學季聯盟、制定研學季優惠政策、开發研學精品线路等措施,大力开發研學旅遊體驗項目,先後打造了莫高學堂、敦煌小鎮鳴沙書院、莫高裏工匠村、陽關、玉門關等敦煌文化研學基地,推出了臨摹敦煌壁畫、制作敦煌彩塑、書寫竹簡、制作陶藝、烽火傳遞等獨具敦煌特色的研學項目,豐富文旅發展新業態,傳承弘揚敦煌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敦煌市還將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專門定爲敦煌文化研學季,成立了由旅行社、機場、世界文化遺產、研學基地、賓館飯店等組成的敦煌文化研學季聯盟,聯合推出敦煌文化研學產品,助力敦煌文化傳播。

而在教育越來越強調全面發展、寓教於樂的當下,研學這把火,不僅在敦煌,也在全國各地持續燃燒。

攜程方面提供給 《中國經濟周刊》 的數據顯示,今年暑期研學遊尤其火爆,通過攜程預訂遊學、研學產品的人次同比增長近1倍,北京的研學產品數量是去年的1.8倍,內蒙古、青海、甘肅、北京、四川的研學產品銷量排名靠前;另據同程旅行大數據,7月“研學”旅遊搜索熱度上漲203%,“親子”旅遊搜索熱度上漲162%,研學遊超過親子遊大盤漲幅。親子研學旅遊成爲這個暑期國內的熱門出遊主題,親子服務行業迎來新一輪消費增長。

研學市場爲何爆火?

“原因是綜合性的。”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高舜禮向《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分析,有三點原因促成了研學市場爆火:其一是教育部門將研學納入教學範疇,形成了主管部門對中小學生的明確要求和素質教育導向;其二是旅遊、教育等部門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以及媒體界的積極呼籲,讓研學成爲近幾年蓬勃發展的大市場;其三是廣大家長期望孩子提高綜合素質,便把帶薪休假與孩子的研學結合起來。

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文化底蕴深厚,擁有諸多歷史文化名城。這些城市是否都能復制“敦煌”的路徑,成爲下一個研學頂流目的地?

高舜禮認爲,能成爲下一個 “敦煌”的地方有很多。但要成爲旅遊研學市場的首選,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綜合性,不單是文化,還有自然景觀,大家不是單爲研學而研學,比如敦煌除了莫高窟,還有月牙泉、鳴沙山、沙洲夜市;二是有較高知名度,全國可以研學的地方比比皆是,但要脫穎而出,就要是焦點和熱點比較集中的地方,如孔子家鄉曲阜、徽文化發源地黃山;三是交通相對便利,離客源市場較近,不用太遠距離和太高花費。“西藏的文化、民俗、風光都不錯,前不久我去了阿裏地區,那裏有大量世界級的東西,包括自然和人文的,但是能去到的人卻不多,不是人們不想去研學,而是通達條件暫不允許。”

“未來關鍵是加強提升,做出一些品牌性、有影響力、學生喜歡的研學旅遊產品。”高舜禮強調。

不只是研學,傳統文化遊受追捧

作爲古絲綢之路重鎮,“敦煌”二字所代表的,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張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化名片。這使得敦煌的旅遊线路,天然自帶文化範兒。

作爲多年的旅遊業從業者,李曉洋告訴記者,他遇到了許多形形色色的遊客,很多都是被大西北的人文歷史吸引而來。“之前我帶的一位東北客人,30歲左右,對西北人文特別感興趣。來敦煌他啥特產都沒买,就买莫高窟的高清壁畫畫冊,畫冊一本就要2000元,他一口氣买了3本。”

近年來,李曉洋深刻感受到,遊客越發對有歷史底蕴的目的地感興趣,尤其是許多年輕消費者熱衷於深度旅遊,拒絕走馬觀花,主打沉浸式體驗風俗文化。因此,他在旅遊產品設計上也更關注文化特性。

“2019年开始我就在策劃做‘重走玄奘之路’‘跟着霍去病的腳步走絲綢之路’等旅遊產品。”李曉洋介紹道。

放眼全國,年輕人的愛好也正逐漸回歸傳統文化。探訪古建築、參觀博物館、着漢服旅拍等傳統文化旅遊項目頗受青睞。

“這是經濟發展、生活改善以後,文化自信的一種表現,也與國家相關部門、宣傳機構的倡導密不可分。如央視近年來推出的一系列節目,關於文物、文博、詩詞等,都對社會產生了很好的影響。此外,文化、人文、文博與自然景觀相比,更耐看、耐琢磨、耐領會,更有意思。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其寓意大致在這裏。”高舜禮在接受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採訪時說。

許多企業也緊抓消費趨勢,开發上线相關產品。

攜程方面告訴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攜程平台上线了許多歷史人文類旅遊產品,包括跟團、定制、當地向導、一日遊、高端遊等各種類型產品。旗下旅行社也自己踩點研發具有人文色彩的跟團、私家團產品,覆蓋全國各地的文化品類。同時,攜程還與目的地、景區、博物館共同深入挖掘當地文化特色,共創既有人文特色又含時下潮流的文旅新品,通過達人探訪宣傳、地方文旅大會、景區音樂節、漢服節等潮流方式助力當地文旅破圈。

但在市場火熱的同時,傳統文化遊尚處起步階段,仍存在不足之處。

在採訪中,首先被業內人士吐槽的就是當下爆火的古裝旅拍。一位敦煌旅遊業內人士向記者“吐槽”:“根據我的了解和客人的真實反饋,這個市場裏有很多不專業行爲,常常就是隨便搞個化妝師過來,攝影也不專業,純粹靠後期。大家照得還都一個樣。”而在社交媒體上,關於旅拍產品的差評也主要集中在同質化嚴重、制作粗糙、價格不透明等問題上。

另外,許多受訪者也向記者表示,部分景區講解粗糙、不專業,“浪費了大好的傳統文化資源”。

“一些景區的講解太粗糙了。”李曉洋直言,敦煌部分景區的講解流於表面,建築相關的解說多偏向功能性講解,對於歷史人文背景的講解不夠,爲此,他們會給客人配備專業解說。

不只是從業者,遊客也有類似感受。劉欣告訴記者,相比景區解說,司機師傅的介紹反而更加引人入勝。“景區的講解經常會給人一種,‘啊?這樣就結束了’的感覺,配不上這么好的文化資源。”

針對當下的傳統文化遊市場,高舜禮指出了三點不足之處:一是呈現方式比較單一,缺乏創新性的內涵表現,需要更多的感受渠道和方式;二是講解應該更加專業而通俗,不是僅講連小孩都不信的故事或象形化的東西;三是文旅融合應深入化、交融化、具體化,例如呈現在文創產品、遊客觀賞的演藝節目中。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劉欣、宋然、王晨伊爲化名)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23年第15期)



標題:花一萬一在敦煌研學,值嗎?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622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