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海,江源玉樹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08-17 08:56:00 熱度:81

導讀: 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美譽。長江、黃河、瀾滄江均發源於此。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三江源地區有着中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裏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溼地,是三江生態系統...

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美譽。長江、黃河、瀾滄江均發源於此。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三江源地區有着中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裏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溼地,是三江生態系統最敏感的地區,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在整個保護區中,三江源國家公園可謂是重中之重。它是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而在整個國家公園的範疇裏,“玉樹”成爲了一個備受矚目的名字,她在美麗的三江源用自身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繪制出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玉樹,常以“大美青海,江源玉樹”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我曾多次到訪過青海,無論是高原明珠的省會西寧,連接西藏、新疆、甘肅的战略要塞和中國西部的交通樞紐的格爾木,一片蔚藍迷人的青海湖,綿延千裏的門源油菜花...這些都讓我對青海有着不俗的印象,但要說“熱愛”這兩個詞,還要從我第一次來到了青藏高原腹地的玉樹時說起。

展开全文

當飛機穿過雲層,橫跨大半個中國,從平原再到高原,從麥田再到雪山,你會看到江河在大地上的脈絡,會看到頂破雲際的雪山在綿延起伏着,那山巒上雲彩的影子就好似一個個相連的湖泊,從西邊一直到東邊。沿途的風光就好像引入口中的杯杯青稞酒,讓人陶醉其中。初來三江源,初來玉樹,高原上的風送來一首《玉樹歡迎你》,悠揚的旋律、動人的歌詞美妙的聲线,好似將這數十萬平方公裏的大地都濃縮到這一句句歌聲中。而玉樹,也正如歌裏面唱的那樣,讓人未到時滿是期待,讓人離开時流連忘返。行走在這裏,會讓人忍不住地順着涓涓細流去探訪中華文明的源頭;會讓人尋着一條條刀鋒般挺立的山脊,去梳理中華文明的脈絡。

青藏高原以極高的地理高度,啓發了人們思維的高度,玉樹的海拔甚至超越對流層的1/3,大於與地球自轉相適應的行星系的臨界尺度,因而給大氣環流以極大的影響,形成了特有的氣候狀況。玉樹北臨昆侖山脈和巴顏喀拉山脈,南望唐古拉山山系,東接川西高山峽谷,西連藏北高原。也正是因爲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造就了玉樹作爲三江源區最爲重要的一隅所展現出來的獨特的風光。玉樹是河的源頭,雲的搖籃,山的家園,雪的故鄉,動物的世界。

三江之源 源在玉樹

江無言,但江河一定在等待,等待着每一個它曾哺育過的人去尋根去溯源。江河也如同這地球上每一個組成的部分一樣,是生生不息的,是不斷變化的,是源遠流長的。玉樹,是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的所在地,她是青藏高原腹地最核心的區域,也是這片土地上的一個地理重心。

長江,在中華民族的美好心靈裏,是一條悠長包容的大江,這條大江早已經演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文化符號,鐫刻在中國大地上,流淌在我們民族的血脈之中。當長江滾滾匯入東海的時候,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地走進她的源頭,去觸碰那綿延6000余公裏的最初一滴水。自源頭流出後,長江在玉樹境內就已經形成了萬裏奔騰的規模,這一段的長江被稱爲通天河。在長江流經治多縣立新鄉葉青村時,拐了一個近乎完美的大灣。與石鼓鎮的長江灣不同的是,這裏是最靠近源頭的大灣,長江第一灣由此而來。

滿是滄桑的通天河,見證着歲月,見證着歷史。行走在通天河鐵索橋上,通天河河水在腳下奔湧,河水的喧囂聲直入耳鼓,猶如吶喊的兵團。有了這座橋,人們使用牛皮筏往來兩岸已經成爲歷史。沿着通天河尋覓,一座寺廟坐落在通天河不遠的地方,登臨寺廟前的山口處,可以俯瞰通天河在河谷裏奔流的身影。通天河穿行於唐古拉山脈和昆侖山脈的寬谷之中,它左衝右突,在流經曲麻萊縣巴幹鄉夏日寺時,把通天河的壯美留存在了這片險峻的崇山峻嶺間,人們稱這道河灣爲“通天河最美灣”

當走進千年江榮寺,站在萬裏長江馬蹄灣前,內心聯想到的是大洋彼岸的美國亞利桑那州佩吉馬蹄灣(Horseshoe Bend)。與之不同的是,美國西部的紅土在這裏換成了三江之源的綠色植被,翡翠般的科羅拉多河在這裏變成了滔滔黃色長江水,圓弧形的河道,开闊的視野,不同的風情,同樣的變化萬千、氣勢恢弘,令人震撼。

黃河,像一頭脊背隆起,昂首欲躍的巨龍,在約古宗列盆地曲折蜿蜒,帶着鄂陵湖的聖潔,帶着扎陵湖的永恆,繞過積石山的偉岸,繞過西傾山的連綿,在水明如鏡的星宿海裏如滿天繁星。她承載着來自青藏高原的信仰,從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腳下的空中草原蜿蜒而出。從純淨的溪水變成渾黃的波濤,一路輾轉奔流,從青藏高原到內蒙古高原,又從黃土高原衝到華北平原,自西向東曲折奔流了5464 千米,遊走了大半個中國,直到傾盡對大地所有的情感,才安然融入大海,在大自然的生態輪回中,生生不息地眷戀着撫育過的中華兒女。

旅行,從來不是簡簡單單的遊山玩水,而是帶着一種信仰,一種對世界的好奇,對自然的敬畏,對生態的守護的信仰。走向最源頭,用心去感受母親的血脈與心跳,用愛去撫摸母親的每一寸肌膚,從旅行的視角去解讀母親河的博愛。

當你看到那洶湧澎湃的黃河水竟如眼前般清澈時,當你踏上那詩中所描繪的“天上”時,當你跋山涉水,遠赴萬裏之路終於親近源頭時,感動的不只是因爲一路上的所經所歷,更是因爲找尋到那條在中國大地上深深鐫刻出巨龍脈絡的江河之源。

瀾滄江,是湄公河上遊在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藏語爲拉楚,意思爲“獐子河”。瀾滄江發源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吉富山,海拔5200米,從這裏算起,主幹流總長度 4909 千米,中國境內長 2139 千米,流經青海、西藏和雲南三省、自治區,從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出境,成爲老撾和緬甸的界河, 稱湄公河。湄公河流經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於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國南海。

瀾滄江源區地形復雜,湖沼密布,冰峰高聳,河網縱橫,流經之地有險灘、深谷、原始林區、平川,可謂是景致萬千。在玉樹囊謙境內,巴曲河、孜曲河、吉曲河、熱曲河、扎曲河五大河流均屬瀾滄江水系,其中扎曲河爲瀾滄江上遊主幹流,並且在囊謙境內扎曲河就已基本形成大江大河的概念,留下了美麗的扎曲河網狀水系景觀。

要說世界上有哪些河流融匯了更多不同的文化,瀾滄江一定位列其中,由北向南流經6國的瀾滄江不僅幾乎包括了世界上除戈壁和沙漠以外的所有自然景觀和氣候類型,在人文社會方面,因流域區爲多民族集聚地區,各少數民族的民俗風情、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各具特色,並多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大背景融爲一體,形成了瀾滄江流域特有的豐富且燦爛的文化。

在囊謙縣香達鎮前麥村瀾滄江上遊扎曲河畔,有一座康巴地區著名的神山--乃伽馬神山。“乃加瑪”在本地藏語中意爲百座神山之首領,漢語爲“雲霧繚繞”之意,又稱納溫宗神山。這座在海拔3640米的神山,據說是蛇妖的化身。相傳乃加瑪神山以西加措那地方有魔力高超的蛇妖,常年禍害人間。蓮花生大師來到此地之後,將蛇妖收服,並在扎曲河對岸的龍秀巖腳下留下八座佛塔,以此鎮住蛇妖,使其不能爲禍人間。後來蛇妖在蓮花生大師的點化下,化作了神山並成爲神山之主,成爲佛教的護法神山,每60年乃加瑪山神要召集藏區100位大山神來此聚會,因此信教群衆拜轉乃加瑪神山一周的功德相當於了轉了一百座神山。

覺吾神山 山在玉樹

在青藏高原,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把一些特定的雪山根據歷史和傳說尊崇爲神山、聖山。神山文化是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對神山的尊崇也意味着對自然的尊崇,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精神。匍匐與大地,對神山神瀑頂禮膜拜,淨化身心,與自然融爲一體。虔誠的將自己置於天地之間,感知自己的靈魂與自然的對話。在這個充滿神性的自然聖境,最大程度地體現了自然爲萬物之本,萬物之根的精神世界,山有山神、水有水神、風有風神、雷有雷神、各個村落都有各自的神靈。當一個地方被如潮般的人群所攻陷,也注定其將失去原始神祕之感。若說中國還有祕境,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絕對位列其中。

尕朵覺沃是玉樹人自視爲其守護神的千古名山,爲創世九尊神山之一。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雲南的梅裏雪山和青海的阿尼瑪卿山並稱爲藏傳佛教四大神山。整個尕朵覺沃是由一系列千姿百態的山峰組成的群山體,主峰海拔5470米,平均海拔4900米。其主峰山勢雄偉、險峻,其他山峰則十分象形,奇特的山形似鬼斧神工,造就了無數美麗的傳說。

多德神山全稱“江嘉·多德貢嘎切金聖山”,位於玉樹市下拉秀鄉和小蘇莽鄉境內。多德神山是蓮花生大師所示藏區二十一處修行寶地之一。多德神山又稱“白瑪喜日聖山”或“江嘉·多德崗嘎白瑪貢貝措嶺”。“多德東嘉瑪”意思是:轉一圈多德聖山的功德相當於念誦了百億遍蓮花生心咒。相傳與佛有緣、適逢良辰吉日來此轉山之人,可以聽聞、見聞或感受到五方佛、衆菩薩、本尊眷衆及護法神衆等的真實存在。由於此地曾被諸佛菩薩开光加持,因此,在雪山頂部的山路兩旁,甚至連寸草不生的冰川之巔也能撿到一種名爲“阿日那群”的稀有靈果,殊勝無比。據多德煨桑經記載:此地有 108 座險峻山巖;108 條崎嶇山路;108 方草原;108 眼清泉;108 種野生動、植物。是高原自然生態、人文生態文化研究和觀光旅遊的好地方。轉聖湖十圈等同轉聖山一圈,均有念誦一百億蓮花生心咒的功德。

昆侖之巔 峰在玉樹

山,是青藏高原的脊梁,雪,則是這脊梁的魂。巍巍昆侖山綿延5千余裏,西自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而後伸延至青海境內。玉樹州曲麻萊縣的玉珠峰海拔6178米,是昆侖山脈東段的最高峰。高聳入雲的玉珠峰,千巖萬壑的昆侖山橫空出世令人萬古敬仰。氣勢磅礴,四季寒冬,銀裝素裹,群山連綿,萬仞雲霄,大自然鬼斧神工般造就了它獨特的風骨和神韻。身置於此,撲面而來的是浩然正氣,是震撼、是仰望、是驚嘆、是肅然起敬。或許,在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血液裏,也都流淌着來自這巍巍昆侖的冰原之水。

玉珠峰又稱可可賽極門峰,這裏有着獨特的自然景觀,可可西裏就在它的腳下。適宜的海拔和路线使它成爲世界業余登山愛好者的搖籃,高山探險旅遊者的天堂。遠望玉珠峰,高大,挺拔,所有能夠用來形容山之美的詞匯此時都拿來贊美玉珠峰都不爲過。終年積雪的山頂似戴上了一頂雪帽,碩大壯觀的冰川一直延伸到山腳下的河牀。自109國道來,無論東西哪個方向,都可以遠遠觀望玉珠峰美麗的身姿。人們熱衷於用攀登的方式與它親近,而我們攀登的終點在哪?是山頂?是雪峰?這些我們都可以用腳步來丈量,而當我們抵達時,勇攀高峰的精神是挑战自我,而非徵服世界,彼時就是要用心去丈量,沒有終點。

可可西裏 疆在玉樹

多年來,她被世人所熟知的,只有她的名字、傳說以及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而她究竟在哪裏,卻少有人知。可可西裏屬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管轄,與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連爲一片,是中國最大的無人區之一。

可可西裏,一個美麗的少女,又像是母親,博大不言,默默哺育懷抱裏的每一個生靈。而我,更覺得他是雄性的,像是裸露着肩膀披散着頭發的康巴漢子,高遠冷峻,目光堅毅,一個臂膀就撐起了這裏的世界,每一個悄悄路過帶着高原氣息的精靈,都在他堅實的胸懷中,躲風避雨。

由於獨特的地理氣候,這裏成爲了地球上除極地之外最大的無人區。年歲更迭,地質變遷,成千上百個碎玉散珠般的幽靜湖泊,裝點在她那無垠的冰肌玉膚之上,除了風來時的聲音和那雨雪飄落的碎響,在此繁衍生息的野犛牛、野驢、白脣鹿、藏羚羊等高原精靈便是她常年的伴侶了。

可可西裏,是美麗的,是殘酷的。美麗的是她獨有的風貌,殘酷的是她的生態環境。草原、沼澤、湖泊、戈壁、雪山...可可西裏是親近的,又是遙遠的。青藏公路、青藏鐵路貫穿可可西裏腹地,我們與她的距離甚至不足一米之遙。然而爲了保護這個美麗而又脆弱的生態高地,我們又必須與她保持着絕對安全的距離,不能去做任何形式的打擾。

珍稀動物 棲在玉樹

玉樹是河的源頭,雲的搖籃,山的家園,雪的故鄉,動物的世界。據統計,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主要棲息着有白脣鹿、馬鹿、麝、藏野驢、野牛、藏羚羊、黃羊、巖羊、盤羊、雪豹、棕熊、猞、黑頸鶴、藏馬雞、雪雞、天鵝等。屬於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的有7種, 屬於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的有14種。 從生態地理角度, 可將全州野生動物的分布規律歸納爲四個生態類群, 即高寒荒漠、半荒漠類群, 高寒草甸草原類群, 山地森林、灌叢、草原類群, 耕地農區類群。

在玉樹,最爲常見的野生動物有藏羚羊、藏原羚、野犛牛、藏野驢、盤羊,藏獼猴,運氣好的話可以見到白脣鹿、藏馬雞、馬鹿等珍稀動物,而雪豹、棕熊、猁等等這些則是極爲罕見的。很多野生動物攝影家都會長期扎根玉樹,有時爲了能夠拍到相關珍稀動物的身影不息野營數月之久。

以此可見,玉樹真可謂野生動物的天堂。除了提到的這些,在玉樹各縣市之間的公路旁,也經常可以看到野兔、狼與藏狐這些動物,這說明玉樹的生態正維持在一個非常好的狀態。不過我們在旅途中即便是與某些野生動物相遇,也萬不可去驚擾,一定要做到保護野生動物,同時這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康巴文化 根在玉樹

自古以來,康巴地區的人們較早的接觸了來自青海、甘肅等地的黃河文化,來自四川、重慶的巴蜀文化、長江文化和來自雲南的多民族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在漫長的時代變遷中,逐漸將這些文化融入到自有文化之中,形成了特點較爲鮮明,有別於其他藏區的康巴文化。提起多彩的康巴文化,自然要提及三江源;談及三江源,必然要涉及到玉樹。這一片美麗而又神祕的土地—康巴就處於青藏高原的腹地。康巴包括了玉樹、迪慶、甘孜、昌都,亦被稱作康區或康巴地區,是衛、藏、康三部之一。

在整個康巴地區中,玉樹具有典型的世界屋脊風光,以高曠博大,雄險純真,迷離多彩爲顯著特色。這裏有剽悍粗獷的康巴漢子,婀娜多姿的藏族姑娘,善良和藹的老人,靈動快樂的孩童。在語言、服飾、宗教、民俗、民居建築、民間文化等各個方面無不令人耳目一新,流連忘返。究其根本,康巴文化就是指康巴地區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包括康巴地區的社會、經濟、政治、宗教、藝術、繪畫、建築、風俗等。是以康巴藏族文化爲主體,並融入了漢族、彝族、回族、納西族等多民族文化的有機文化生態系統。

康巴是一個匯聚東方文明精華之地,一個感受生命奧祕和淨化心靈的香巴拉。長期的民族交往造就了玉樹开放包容、相互滲透、和睦相處、廣容博納、兼容並蓄的地方文化特色,玉樹的康巴文化從本質上來講是具有人文主義精神的文化,它的人文特質中有着青藏高原遊牧民族深厚的歷史淵源以及千年藏傳佛教的文化積澱,獨特而又鮮活,這種獨特的生態文化又反過來使得玉樹成爲了一塊生命的“淨土”。流傳於玉樹地區奔放豪邁的歌舞、美妙絕倫的民族服飾、異彩紛呈的民俗節慶、勇猛豁達的口頭傳統、樸實率真的藏刀和藏酒文化等,都是玉樹康巴文化的折射介質。

佛教四派 容在玉樹

玉樹屬藏族聚居的全民信教區,藏傳佛教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因地處中原通往西藏的唐蕃古道上,以藏傳佛教爲中心的寺院頗多,宗教色彩濃厚。玉樹全州境內有各類藏傳佛教寺院192座(約佔青海省藏傳佛教寺院總數的29.23%),除兩派合住寺13座和2座派系不明寺外,177座寺院中,薩迦派寺院22座,格魯派寺院23座,寧瑪派寺院31座,噶舉派寺院101座。

佛教的派別有着千差萬別的不同,卻也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系,佛教四派在玉樹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求同存異和諧共生。各派寺院均享有盛名,久而久之成爲了僧衆們不遠萬裏朝覲的聖地。

結古寺(薩迦派)

結古寺,位於玉樹市海拔3700 米。藏語全稱“嘎·結古頓珠楞”,漢譯:“位於結古,令人心儀的衆生義成洲”。自古以來該寺以建築宏偉、文物衆多、高僧輩出而聞名藏區。結古寺規模宏大,蔚爲壯觀。主體建築有桑舟嘉措大經堂、講經院、彌勒殿和大昭殿等。“桑舟嘉措”意譯“如意大海”,寓意“事遂人愿,如海之盛”。

尕爾寺(噶舉派)

在幾千座寺廟中,有一座堪稱奇跡,令人嘆爲觀止,那就是坐落在囊謙縣白扎鄉的巴麥村的尕爾寺。群山相鄰,聖湖相應,在艱石巨峰之中,尕爾寺宛若一朵聖潔的蓮花,盛开在懸崖峭壁之上。這裏,天界的梵音就在耳邊縈繞,世外的古剎就在眼前雄踞,野生動物就在身邊咫尺相依,群山聖湖就在周身環抱。尕爾寺是藏傳佛教中白教裏最大的一座寺院。幾近山巔的尕爾寺背谷的北面盡是奇峰怪崖、寒風料峭,但向谷的南面卻是略有坡度、溫暖向陽,遙望着峽谷對面的山峰。尕爾寺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相傳公元700多年前,蓮花生大師曾在此修行,此地也隨之成爲僧侶們心中最爲神聖的廟宇之一。

尕丁寺(初奉寧瑪派)

嘎丁寺位於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距離州府170公裏,嘎丁寺自古以優越的自然環境以及她奇特的地質構造加上她悠久的宗教文化歷史名揚四海,嘎丁寺坐落在瀾滄江的一個支流孜曲河第一彎,孜曲河在山川之流淌自然巧妙的形成了兩個環形,而恰恰就是這對環形在高處遠望形成了一個太極圖,也因此以風水寶地而出名。據流傳早在佛教還沒流傳到西藏之前此地也是一個特別有名的苯教道場,寺院修建的這座山是平地而起的,因此此山名爲“唐啦熱吉”意思是平灘上長起的山,附近還有蓮花生大師修行過的山洞,因此此地從古至今被世人認定爲神山聖地不遠千裏到此朝拜。

貢薩寺(格魯派)

雪山之下,草原之上,擁有世界上最大室內宗喀巴大師造像的貢薩寺安靜祥和的坐落在玉樹治多縣嘉吉阿尼噶寶山坡上。寺院內銅佛高27米,佛像內裝有大量的經文和珍貴法物。這尊巨大的鍍金銅像,工藝精湛、形象生動,是目前格魯派寺院內所供奉的最大的宗喀巴大師室內銅像。並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證書。

格薩爾王 魂在玉樹

格薩爾是世界上最長史詩《格薩爾王傳》中的傳奇英雄。史詩始終貫穿着抑強扶弱,積極進取、正義战勝邪惡這個主題。目前,全國藏學界、格學派普遍認同甘孜州德格縣阿須鎮是格薩爾的(幼名叫覺日)出生地,玉樹州曲麻萊縣麻多鄉格拉扎是覺日賽馬稱王後起名爲格薩爾王的地方,玉樹州囊謙縣達那寺(格薩爾三十大將靈塔)是格薩爾王最終魂歸之地。現今在玉樹、那曲、昌都、果洛、甘孜等地有一些能滔滔不絕地口述格薩爾王故事的特異功能藝人,被藏族人稱爲“神授藝人”,是藏地文化的一大奇葩。

玉樹地區是史詩孕育、產生的地方,是格薩爾王說唱流傳最廣,民間說唱藝人最精,有關战器、壁畫、遺跡最多的地區之一。玉樹塑有很多格薩爾王雕像,由此見證格薩爾王已成爲玉樹人民在內的藏族人民深深熱愛並歌頌着的英雄人物。

達那寺

距囊謙縣縣府所在地約150 公裏,位於吉尼賽鄉達那山山腰。海拔 3800 米,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傳說是藏區唯一一座格薩爾“嶺國”國寺。達那寺藏語全稱爲“達那僧格南宗”,漢譯“馬耳獅子城堡”。達那山山峰酷似馬耳,故名達那(“達那”,藏語,意爲 “馬耳”)。由噶舉派高僧桑吉葉巴·意西澤巴(噶舉派創始人帕摩竹巴的高徒)創建於公元 1188 年,迄今約 829 年。

達那寺經堂裏供奉有9 米高的格薩爾王及其部將的塑像;有將士們用過的战刀、盔甲和衣物等;陳列着多部藏族古老經卷及其它珍貴文物。在離達那寺不遠的達那山巖洞中,藏有格薩爾王 30 大將亡靈塔,塔形均爲噶丹式古塔造型(一種藏式塔)。達那寺史學價值獨一無二;達那寺地理景觀獨一無二;達那寺文化價值獨一無二。達那寺——是藏族歷史文化中,史學與宗教學神祕的分水嶺。達那溝及其所在的吉尼賽鄉是玉樹著名的風景區:奇山異水、原始森林、野生動物、田野牧歌完整架構,被譽爲“玉樹九寨溝,天堂香巴拉”。

嘉那嘛尼 石在玉樹

自人類誕生的那一天起,這個世界原本的平靜便被打破,悄然的开始發生變化,以至於後來的時日,這種變化越發的明顯與快速,從前那個自發自在自然發展的世界开始不斷的經受人類的勞動和改造。當自然純粹的世界變得物質、貪婪、狡詐的時候,我們也許會試圖去再次尋找純粹和自然的事物,但卻常常事與愿違,一無所獲。

向善的信仰,往往是人們尋得純粹、自然的重要途徑,無論是對自然的信仰、對政權的信仰、對宗教的信仰還是對金錢、權利、物質的信仰,只要它是向善的,就足以讓這個世界回歸自然、純粹、美好、和諧。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在青海玉樹,這種向善的信仰尤爲令人驚嘆。當地人會將六字真言刻在石頭上並堆積在一起,刻有六字真言的石頭叫做瑪尼石,瑪尼石堆積在一起的地方叫做瑪尼石堆或者瑪尼石經城。兩百多年前,結古寺的第一世嘉那活佛來到結古鎮東面的新寨村居住,步入晚年的活佛沒有停止修行的腳步,他在這裏开始修建嘛尼堆,人稱"嘉那嘛尼"。隨着歲月的流逝,嘛尼石堆越來越大,在200多年的時間裏,這裏堆積了長300米,寬80米,高3米,大約25億塊嘛尼石堆。

“瑪尼”二字源於梵文佛經《六字真言經》,爲“嘛呢叭咪吽”之簡稱,刻有“瑪尼”的石頭被稱爲“瑪尼石”。相傳,公元641年文成公主進藏時,在青海玉樹康巴藏區已有漢、藏、梵三種文字的石刻,迄今爲止可追溯歷史已有2000余年。

新寨村本地的村民擅長刻石技藝,高明的工匠很多。這種刻石技藝,一代代地傳承下去,精益求精,成了這裏的地方特色專擅,竟至大部分男人都從事此業,聞名遐邇。每每婚喪嫁娶、重大節日和有佛事活動時,人們都會來這裏獻石並轉“廓拉”(圍着石城邊轉圈行走邊誦經祈禱),這裏的匠人們自然就忙得不可开交。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爲做這樣的工作,可以與佛更近距離地溝通交流,是積累聖德的神聖工作。遠近藏區的人們也十分認可這裏的風水和瑞相,認爲這裏的工匠就地刻制的經石精美而靈異,更能讓佛感受到自己的虔敬之心。

唐蕃古道 路在玉樹

在中國,有衆多的古道,古道既爲古時的交通要道,它們或是商貿之路,或者兵家必爭之路,在這其中,唐蕃古道、茶馬古道、絲綢之路並稱中國三大古道。唐蕃古道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條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來中原內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爾、印度等國的必經之路。它起自陝西西安(即長安),途經甘肅、青海,至西藏拉薩(即邏些),全長3千余公裏。整個古道橫貫中國西部,跨越舉世聞名的世界屋脊,聯通我國西南的友好鄰邦,故亦有絲綢之稱。

唐蕃古道與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並稱爲中國的三大古道!千百年來,作爲連接內地與藏區的重要交通走廊的唐蕃古道一直都備受矚目。1300年前,文成公主從西安(古長安)出發經法門寺、蘭州、西寧、日月山、青海湖、瑪多(扎陵湖、鄂陵湖)、至玉樹境內停留時間最長,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動人故事與珍貴遺跡,這些都具有很高的歷史人文價值。

在玉樹州境內通天河畔的勒巴溝,草木蓊鬱,溝谷縱深,溪水潺潺。這裏有着大量關於文成公主進藏的巖畫,山瑪尼、水瑪尼遍布溝內,這些石刻所散發出來的神祕氣氛可以帶你大致領略藏族宗教石刻的歷史。

穿過勒巴溝到白納溝,這裏有一座依巖崖修建而成的精巧玲瓏、幽靜雅致的佛堂--文成公主廟。文成公主廟又稱大旦如來佛堂,佛堂面積有80多平方米,高13米,佛堂內供奉的主佛像藏語稱“覺俄囊巴諾澤”,漢語稱大旦如來,梵語爲“毗盧遮那”。相傳此佛像與供奉在拉薩大昭寺內的釋迦牟尼像具有同等的加持威德,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這座佛堂是唐貞觀15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進藏時留下的規模最爲宏偉而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跡,文成公主離开這裏進入拉薩後,這裏的藏族人便依據公主的畫像,在石壁上造像,以示懷念,遂又建廟。此廟已經成爲藏漢團結的象徵,成爲信徒們頂禮膜拜的佛堂,香火繚繞,經久不衰,當地藏族群衆把這裏視爲玉樹高原上的“洞天福地”。據中國文聯副主席丹增考證,應屬唐蕃石窟。

尕爾寺內的鎮寺之寶是一奇特的轉經輪,傳說爲文成公主進藏嫁給松贊幹布時帶的嫁妝。在這漫長時光,安置於尕爾寺上寺的轉經輪,晝夜不停地由寺院僧人每兩人爲一班地值班轉動。常轉不息的經輪,450余年伴隨着高原深處的人們度過千秋風雨。

大美青海,江源玉樹

三江源,是旅行者們的聖地,是攝影家們的夢鄉。而玉樹,正是這聖地的中心,夢中的天堂,玉樹的美藏在她深處高原的祕境之中,玉樹的美藏在每一片潔白的雲朵中,玉樹的美藏在每一座巍巍神山中,玉樹的美藏在每一個冰清玉潔的聖湖中,玉樹的美藏在每一條涓涓而流的溪水中,玉樹的美藏在每一寸依依小草中,玉樹的美藏在每一股輕輕山風中,玉樹的美藏在每一幢藏式建築中,玉樹的美藏在每一支康巴舞蹈中,玉樹的美藏在每一首康巴歌曲中,玉樹的美藏在你風塵僕僕的每一粒沙中,玉樹的美藏在...玉樹的美藏在每一位曾到訪的人心中。



標題:大美青海,江源玉樹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611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