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旅人文【約稿】汪向軍:孔城老街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06-08 01:23:03 熱度:9

導讀: 孔城老街 每一次回孔城的沙塘鄉下,都會去看看那條近2000歲的老街。牆上有“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孔城老街”幾個鎏金大字。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這塊牌子含金量很高。最近,本土籍作家吳春富先生就以孔城老街...

孔城老街 每一次回孔城的沙塘鄉下,都會去看看那條近2000歲的老街。牆上有“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孔城老街”幾個鎏金大字。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這塊牌子含金量很高。最近,本土籍作家吳春富先生就以孔城老街爲藍本,創作了一部小說《老街》,書我還沒有看到,據說寫得相當精彩。圓形的門楣上寫着“一甲”,其實這裏並不是一甲位置,而是遊客中心。

沒有遊人,我仿佛是偷偷溜出呂蒙城大營的小兵,想找個酒肆,沽點酒,解解乏。已記不清這是第幾次走進孔城老街,入口邊上做生意的女子說,原來兒子還是抱在懷裏,現在一個人跑之刷的,時間過得真快。需要什么就過來看看,現在都是打折價。兒子掙脫懷抱,小眼睛鼓溜溜的,开始發亮,小手忍不住摸摸這個,摸摸那個,顯得異常興奮。其實攤子上擺的那些玩具,鐵的、瓷的、木的等等,都給兒子买過,現在基本上已肢殘不全。

扇子上以你名字寫詩的中年人埋頭寫他的毛筆字,頭也不擡,他知道我沒有那樣的雅興,所以懶得問。茶館、大屋、錢莊依次排开,少了人聲鼎沸,那些古建築就好比徽州大地上的牌坊群,清冷冷的。馬頭牆上,浮雲飛度,帶走了鼓角爭鳴,市井喧囂。長在牆上斑斑點點的苔蘚,應該也有不少歲數了吧。老房子上面的瓦松,是一千多年前的那些人種下的多肉植物。長舌的鳥兒,又在打聽老街千年的風流韻事。如果不开車,真想豪邁的喝口摔碗酒,踉蹌的走走。

展开全文

兒子奔跑在光滑的石板上,根本不需要我牽,偶爾也會停下來,蹲在那些攤子前面,那些商販开始不停的把那些玩具遞到兒子跟前,想做孩子生意。人們常說女人孩子的生意最好做,看來不假。兒子最終選擇了一個儲蓄罐,才滿意的離开。老宅子的門或掩,或閉,或开,我都沒有進去,進去看什么呢?當錢,喝茶,聽戲,买布,吸煙,有時候人生的某種感覺只屬於特定的時刻,甚至只屬於你特定的心情。慢慢的向前彳亍,古石板像一面面石鏡,照耀着我中年的模樣,其中應該有一塊留下我童年的臉龐。兒子小臉被曬得紅撲撲的,依舊抱着剛买的儲蓄罐向前奔跑,老街與夏天,在他腦海裏,都沒有概念。

忽然,一陣悠揚的口琴聲吸引住了我,四下搜索,原來是從孔城古鎮文苑裏傳出來的,店老板帶個眼睛,個頭不高,比較清瘦,這琴聲就是他自己親自吹奏的,他告訴我,有好幾家電視台都來這裏拍攝。店裏有不少書,都是本土作家寫的。還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紀念品。在店的隔壁就是古老的桐鄉書院,老人姓張,有點象私塾先生。其實老街就要有家這樣的書店,它是老街的魂與根。要不是兒子,還想與老先生多談會。

空曠的老街回蕩着我的聲音:跑慢些,別摔着了!這聲音有點象父親的腔調。桐鄉書院的學子已回家,白果廳的會議已經結束,電影院的電影也散場了,知府大院裏人作鳥獸逃散,肩上搭着白毛巾的小夥計宣布本店今日打烊。看不見歸帆,但依稀可見有艘船,搖搖晃晃的駛來。 兒子敲響懸掛在街心的那面銅鑼,粉墨登場的人呢?怎么還不見現身。

作者:汪向軍



標題:鄉旅人文【約稿】汪向軍:孔城老街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36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