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5-01-05 08:58:21 熱度:4
一首“黃河浩蕩貫長虹,浪瀉濤奔氣勢雄。石障山屏難阻擋,千回百轉總流東。”展現出壯美黃河的磅礴力量;一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道出了人們對黃河美景的贊美與向往……
大河奔騰,川流不息。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黃河始終哺育着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塑造了剛健有爲、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滋養了輝煌奪目的黃河文化。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1855年,決溢的黃河改道山東大清河流入渤海,自此與濟南相生相伴,至今將近170年。黃河濟南段全長183公裏,如今更是成爲濟南的“城中河”,在這座城市留下深刻的烙印。
天橋區作爲濟南唯一橫跨黃河兩岸的中心城區,依河而興、向河圖強,成爲上接山西、河南,東可直通大海的黃河第一水陸碼頭,也是近代濟南繁華的航運重鎮。而今,在黃河之畔有何種美妙光景?
看黃河風光之秀美。春日,漫步在美不勝收的星空花海,景色詩意如畫;盛夏,徜徉在綠色長廊百裏黃河風景區,藍天白雲觸手可及;秋日,置身於黃河銀杏林,滿處金黃,燦爛奪目;冬日登頂藥山公園,仿佛踏入了一個夢幻的冰雪世界。豈不舒暢?
看黃河人文之魅力。在黃河地標鵲華樓裏品讀濟南黃河文化百科全書;在濼口黃河鐵路大橋上傾聽百年歷史深處的回響;在濼口九烈士紀念地、王士棟烈士紀念地、五柳島中共濟南市委重建舊址領悟百年黨史蕴含的智慧和力量。豈不感慨?
看黃河發展之生機。回望天橋人民战河患、興渡口,創造了盛極一時的商貿航運時代;回望天橋人民淤沙固堤、科學治黃,爲黃河治理、保護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豈不自豪?
濟南與黃河,不僅僅是一段地理上的相鄰,更是一份血脈相連的情感交融。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战略的推動下,黃河文脈的賡續傳承、文化創新,自然被沿黃各地視爲一項重大課題。對於濟南而言,更是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的現實需要。那么,濟南的破題方向在哪裏?
把好“頂層設計”關。保護、傳承、弘揚好黃河文化,要站位高、視野廣。統籌抓好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則顯得至關重要,應深入挖掘闡發濟南黃河文化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講好新時代濟南“黃河故事”,努力推動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把好“闡釋普及”關。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豐富財富和瑰寶,要充分發掘和弘揚,加強研究闡釋,將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納入社科課題研究方向。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黃河文化宣傳教育,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蕴含的時代價值。
把好“傳承保護”關。濟南黃河文化遺址遺產衆多,必然要加強依法保護、科學保護,完善黃河文物安全保護機制。加強黃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建立黃河文化遺產名錄和資源庫,打造具有濃鬱黃河文化特色的非遺精品項目,推進非遺文化名城建設。
把好“文旅融合”關。文化是旅遊的靈魂,要充分挖掘黃河文化特色優勢資源,優化產業布局,培育新型業態,壯大發展載體。加快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做好融合發展業態,豐富黃河文化旅遊產品供給。精心策劃系列活動,推出打造更多文旅活動品牌。
把好“文化交流”關。圍繞黃河流域歷史文化、風土民情、發展成就、時代風貌創作生產一批優秀文藝作品,努力推出一批文藝精品力作。建強用好濟南國際傳播中心,組織开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不斷提升黃河文化對外傳播力、影響力。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將輝煌燦爛的黃河文化與時代發展主題相聯系,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傳承發展的必由之路。多維度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延續歷史文脈和民族根脈,爲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歷史智慧和文化力量,我輩義不容辭。(來源:濟南宣傳)
標題:黃河之畔話黃河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0939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上一篇 : 小寒雖寒,文旅很“熱”!這些城爲何走紅?
下一篇 : 四條春節“特色之旅”邀遊客延慶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