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12-19 16:58:07 熱度:8
花橋/發現桂林
GUILIN CULTURAL
跟着央視看漓江
系列報道之3
在央視紀錄片《漓江》第一集《造化》中,巖溶攝影師向航帶領團隊,用鏡頭記錄着漓江巖洞的造化之美。
看慣了地面上的山水,不妨向地心而去。強烈的地質構造運動、弱酸性的降雨、充沛的地下水、豐厚的石灰巖層,共同構成了桂林瑰麗奇異的洞府。
作爲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桂林的巖溶洞穴達到了3000個。這個數目讓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嘆爲觀止。諸多溶洞中,已經开發成熟的、被遊客熟知的有蘆笛巖、冠巖、銀子巖、蓮花巖等。
本篇文章中,擁有豐富經驗的桂林洞穴探險隊隊長阿牛、隊員冰羽、桂林柚子皮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春霞、象山區天目博物空間總經理曹宇講述了他們與洞穴、地心的故事。借由他們的故事,我們可以一窺另一個角度、與書本上和認知裏截然不同的桂林山水。當我們了解到腳下這片土地是多么神奇瑰麗,我們的歸屬感、自豪感便會油然而生。
重返地心 “寂靜之地”
1637年,徐霞客遊歷來到桂林,寫下了不少文章。在《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中,有一段是這么寫的:“舟轉西北向,又三裏,爲冠巖。〔先是江東岸嶄崖,丹碧煥映,採豔畫山。冠巖即在其北,〕山上突崖層出,儼若朝冠。北面山麓,則穹洞西向臨江,水自中出,外與江通。棹舟而入,洞門甚高,而內更宏朗,〔悉懸乳柱,惜通流之竇下伏,無從遠溯。〕壁間有臨海王宗沐題詩,號敬所,嘉靖癸醜學憲。詩不甚佳,時屬而和者數十人,吉人劉天授等。俱鐫於壁。覘觀看玩久之,棹舟出洞,〔望隔江群峰叢合,憶前攔州所見穿山當正對其西,惜〕溪回山轉,〔並其峰亦莫能辨識。頃之,〕矯首北見皎然一穴,另懸江東峰半,即近在冠巖之北。”
從這段生動扼要的文字中,我們可以一瞥早在近400年前“驢友鼻祖”徐霞客是如何玩轉桂林的巖洞的。
近年來,隨着探洞等小衆戶外運動興起,越來越多人嘗試着換一個角度看山水。
在桂林探洞界小有名氣的桂林洞穴探險隊隊員冰羽,是SRT(Single Rope Technique的縮寫,意思是單繩技術)的“大神”。借助一根繩索,他能夠自如上下,出入洞穴。探洞被探洞愛好者親切地稱爲“地心遊覽”,因爲這裏更幽深、更黑暗、更未知,因此充滿了神祕、驚喜和挑战。在過去,探洞者們都以追求抵達地下垂直深度1000米爲目標,如今盡管已經有人成功地實現了這個目標,但對垂直深度的挑战一直未有停歇。
冰羽“入坑”是在五年前。出於幼時對洞穴的好奇和旅遊行業的從業經歷,他一直對巖洞保持着敬畏和向往。在參觀過不少巖洞後,讓原本是建築學出身的冰羽萌生了跨界成爲一名專業探洞者的想法。
永福金鐘山半山腰的洞穴,是冰羽探索的第一個巖洞。由於尚未被开發,冰羽和同伴差點迷路被困在洞內。但這次驚險的經歷,更激發了冰羽對洞穴的興趣。這幾年,冰羽和隊友及探洞愛好者們一起探過大小無數的巖洞,目前探過最大深度的洞穴是位於貴州興義的一個落水洞,實地測量到的垂直深度爲-515米。盡管沒到最深處有點遺憾,但冰羽說,這就是人類與大自然的相處之道:欣賞和敬畏遠遠大於徵服。
桂林洞穴探險隊的隊長阿牛也感性地記錄下了他和隊員們探祕某個洞穴時跌宕起伏的經歷:“皮艇充好氣後,我們劃向了黑暗深處。一向代表着恐懼的黑色,此時在我們的眼裏,它更像一塊蓋住珠寶的幕布。我們用燈光將它慢慢掀开,欣賞它的神奇。(入洞)不到五十米,每條船上,每個人都異口同聲地‘哇’了一聲:漂亮的鐘乳石柱沿着洞壁嵌入碧綠的水面,連倒影都傲嬌地在燈光下蕩漾。突然左邊船傳來一聲:‘看天花板,黃金’。我們集體望上去,看後驚呆了。那天花板上有一條十幾米長的帶狀金色,兩邊則是帶狀銀色,一銀一金,閃着光,一派金碧輝煌……”
只要目睹過洞穴的壯美,都會對之念念不忘。王春霞就是其中一位。在身臨其境地感受探洞的美妙後,本就從事研學活動的她決定做一個探洞研學項目。在她的推動下,青少年探洞研學已經开展了5年。一批批青少年來到地心深處,感受生命起源的奧妙和自然造物的神奇。
“地表部分大家見得比較多,隱藏在地下的溶洞鮮爲人知。很多洞穴並非像多數人知道的那樣,有五顏六色的燈光和修好的步道。真正的洞穴是一個無光的世界,有着獨特的氣候、生物鏈、生命力組成的地下系統。在探索的過程中,黑暗的環境讓一切變得未知,就像我們未知的人生。青少年需要這種探索和挑战的過程,來獲得战勝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品格。”王春霞說。
藏在山水間的寶藏
4.8億年前的奧陶紀早期,桂林地區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在幽深的海底,一朵朵海百合隨海流翩翩起舞。它們時而“盛开”,時而收攏低垂。在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後,它們有的生存了下來,有的死後塵封在海底沉積巖中,成爲珍貴的化石。
在桂林市象山區天目地學博物空間,一個53米長、4米高的海百合化石群靜靜地向參觀者展示着那個我們知之甚少的海底世界。除了巨幅的海百合化石,這裏還有散發着溫柔光芒的藍色文石、奪人眼目閃耀璀璨的各色水晶和各類令人大开眼界的礦藏。
“我們腳下不爲人知的黑暗深處,時刻孕育着這樣千變萬化又絢麗蓬勃的力量。我感知到了大自然的偉大,也感恩自己能成爲這個宇宙的一分子。”在參觀結束後,市民“小灰”感慨地留言。
曹宇是天目地學博物空間的總經理。他介紹說,博物空間總佔地面積達一萬平方米,分爲宇宙、生命演化、礦物典藏等七個展廳,藏品有3萬余件,從2017年建成以來一直是公益开放。
“之所以選擇落戶桂林,是因爲桂林有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礦物晶體集散地。我們想從地學這個不同的角度出發,給桂林的文旅增添一個新板塊。”曹宇說,2021年天目地學博物空間獲評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研學基地,目前已有8萬名中小學生來此开展研學活動。
而在象山區紅光村濃密的山林中,巖石如刀劈斧鑿,層層分明。村民們每天行走在山林裏,也沒覺得這片巖石有什么奇特之處。但“內行看門道”,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域地質調查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陸剛看來,這些巖石恰恰反映了3.72億年前地球第二次生命大滅絕事件。
“在此次大滅絕事件後,全球海平面劇烈下降,桂林地區露出海面。之後桂林地區再一次淹沒於水下,分界面之上約43米厚度的沉積除隱藻類外,未見其他化石。之後才零星出現腕足類化石,顯示生命的復蘇。”陸剛說,象山區紅光村泥盆紀F/F界线剖面見證了歷史上的生物學大事件。這些化石、礦產都是大自然“藏”在山水間的寶藏。
這塊產自桂林的磷氯鉛礦石顏色十分美麗。 (天目博物空間供圖)
火起來的“地學遊”
平地看山,江上讀河,打开桂林山水的方式有許多種。潛入洞穴、剖开巖石,了解這片神奇土地的“前世”,也是一種打开桂林山水的方式,它讓閱讀山水變得更有深度,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單純的觀光層面。這種集合了觀光遊覽、科考研學、探險求奇、康樂養生、休闲度假等爲一體的旅遊活動,有一個專業的稱謂——地學旅遊。
地學旅遊的雛形在桂林很早就有了。在幽深而神祕的蘆笛巖裏,形態各異的石筍和鐘乳石共同構成了一個富麗堂皇的洞府。根據洞壁上的壁書可知,至少在公元5世紀時就已經有人入洞遊覽了。
近年來,我市地學旅遊开展得如火如荼。象山區是“城徽”象鼻山所在地,而象鼻山正是桂林喀斯特的典型代表。加之轄區內還存有大量古生物化石、礦物晶體、地質資源,象山區當之無愧地成爲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暨地學旅遊(桂林·象山)論壇的舉辦地。象山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局長貢樂倫說:“轄區目前推出了‘上月山谷地溯源之旅’‘南溪水事拓展運動之旅’等5條地學旅遊路线。通過研學旅遊推動地學科學知識普及,用科學理論詮釋桂林山水環境的成因和變遷。也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人看到不一樣的桂林山水,把‘文旅+’這篇文章寫得更开闊、更活泛。”
放眼全市,也推出了不少地學旅遊路线,如“追尋大象遊象山”地學旅遊體驗活動、“天目地學博物空間——甑皮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都受到了各界好評。
“地學旅遊是新興的文化旅遊業態。桂林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豐富的地學產業資源,爲桂林旅遊業轉型升級提供一條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黃燕說。
沈利娜是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的博士、副研究員。2020年开始,她着手科普、自然教育和研學實踐,打造了冠巖地下河喀斯特研學基地,還推出了《一滴水的旅行》研學課程,從小角度切入,講述地質水文和洞穴的故事。
“桂林擁有世界獨一無二的喀斯特自然和文化景觀資源。在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的當下,將桂林系統打造成全國乃至世界的喀斯特研學目的地,不僅能助力桂林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而且是桂林可持續發展創新示範區建設的樣板,真正講好我們的桂林故事。”沈利娜說。
“看山如觀畫,遊山如讀史。”三百年前,清代廣西巡撫陳元龍遊覽完龍隱洞後,興致勃勃地寫道。桂林山水這本厚厚的“書”,正隨着日新月異的科技和人們不斷拓展的知識而常看常新。當我們越來越了解腳下這片土地的神奇,我們就更爲生長於此而感到驕傲,也更能找到世界級旅遊城市文化自信的根脈與源泉。
作爲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桂林的巖溶洞穴達到3000個。 冰羽 攝
標題:花橋|發現桂林 向地心而去:換個角度看山水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0630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