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12-17 08:51:14 熱度:7
搜狐娛樂專稿(莊自修/文)
繼《墨雨雲間》之後,《九重紫》也獲得了顯著的關注。
兩部劇集擁有衆多相似之處:短劇導演的參與、爽劇類型、快節奏的劇情和創新的鏡頭語言。
這兩部劇集的出色表現,使得“短劇導演涉足長劇”的現象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對話多位業內人士可知,如今擁有爆款短劇代表作的短劇導演們備受青睞,平台方主動尋求合作,衆多制片人也表達了合作意向,短劇導演似乎成爲了行業新寵。
入局
就在前兩天,《九重紫》熱度破30000,正式進入了平台爆款俱樂部。
平台其他進入爆款俱樂部的作品有《繁花》《與鳳行》《承歡記》《慶余年2》《玫瑰的故事》《長相思2》《永夜星河》,大多數都是大制作+大明星,演員陣容上稍遜一籌的《九重紫》躋身其中,讓短劇導演曾慶傑被長劇圈觀衆所認識。
曾慶傑下一部作品是《逐玉》,由張凌赫和田曦薇主演,相比他以往作品,演員陣容上更上一層樓,也代表着他被平台所認可。
短劇導演涉足長劇領域,曾慶傑和《墨雨雲間》的馬詩歌並非個例。
曾執導豆瓣8.6高分作品《古相思曲》的導演知竹,目前正在拍攝長劇《入青雲》,一部由侯明昊、盧昱曉主演的古裝仙俠劇。此外,她還執導了由羅雲熙主演的《水龍吟》的視頻物料。
還有多位短劇導演已進入平台和制作公司的視野。
“擁有爆款短劇作品的導演,現在確實備受平台青睞,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制片人冰冰透露。
另一位制片人歐可也透露,在與平台合作項目時,平台也會向他們推薦一些短劇導演,希望他們去接洽一下。
短劇導演進入長劇領域,制片人蘇楠認爲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則是,平台的“大劇策略”不靈了。
蘇楠指出,平台曾實行“大劇策略”,但今年發現很多大劇的播出效果與預期有偏差,有些大劇的拉新效果還不如一些投資沒有那么高的中短劇(20集左右的系列劇)好,於是他們又調整了策略,重新重視起了中短劇。
“中短劇的優勢在於拍攝周期短,投資少,試錯成本低,如果第一季反響好就繼續拍攝,否則就停止。”
蘇楠說,“中短劇對劇情節奏要求比較高,短劇導演擅長這點,被關注在意料之中。”
二則是,觀衆迭代和受衆觀劇習慣改變了。
近年來,長視頻平台除了在長劇領域布局外,也开闢了短劇賽道,既包括橫屏短劇,也包括豎屏短劇,這些賽道每天都有新作品上新,它們制作費用不高,但時不時會有分账超千萬的爆款作品出現。持續地內容更新,爲平台培養了一批忠實的短劇受衆。
“如果說豎屏短劇的受衆是40歲以上的觀衆,那么橫屏短劇的主要受衆就是00後,他們偏愛甜寵、古風、霸總、爽文、喜劇等題材,喜歡快節奏的敘事。”
蘇楠說,“短劇更傾向於To C的商業模式,它們將觀衆視爲衣食父母,觀衆喜歡看什么,它們就拍什么,於是形成了它們獨特的、極致的敘事風格,最典型的特點就是快節奏+爽感劇情。”
相比之下,許多長劇主要爲平台做定制劇,由於沒有播出壓力,制作公司最初並不在意劇集的播出效果,現在平台根據播出效果結算報酬,制作公司也感受到了壓力。
加之行業降本增效,投資預算大幅減少,大制作劇集的立項變得越來越困難,這些因素促使創作者开始改變。
“一方面借鑑短劇的拍攝手法,另一方面就是挖掘短劇人才。”蘇楠表示。
而《墨雨雲間》《九重紫》在衆多播出效果不佳的古偶大劇中脫穎而出,蘇楠直言,當平台嘗到了甜頭,未來可能會加速短劇導演入局長劇,或推動長劇短劇化。
融合
當然,不是所有的短劇導演都能輕易進入長劇圈。
觀察上述三位導演,不難發現他們身上的共同點:都主要拍橫屏短劇,且已經有代表作,並在審美上獲得認可的人。
曾慶傑,代表作有《虛顏》《招惹》,尤其是《招惹》曾頻頻登上熱搜,分账超千萬,他的鏡頭備受好評,曾慶傑因此被稱爲“最會拍氛圍感的微短劇導演”;馬詩歌的代表作有《一紙寄風月》,這部集齊了穿越、宮鬥、復仇等元素的短劇,展現了他對於劇情節奏的把控;知竹曾拍攝了《古相思曲》,同樣以畫面唯美出圈。
爲什么強調是橫屏短劇導演呢,因爲橫屏短劇,是被認爲既集合了豎屏短劇的快節奏,又更趨向於長劇審美的產物。由橫屏短劇導演進階爲長劇導演,是被業內所認可的上升路徑。
這樣的上升路徑同樣適用於短劇演員。
“豎屏短劇演火了,有機會演橫屏短劇,橫屏短劇有名了,又會接到長劇的邀約。”
蘇楠說,“影視行業裏的鄙視鏈一直存在,導演行業也不例外。”
不過,橫屏短劇導演想要徹底融入長劇圈,還有一些難度。
冰冰表示,如果導演純粹是短劇出身,他們的優勢在於非常了解年輕受衆對快節奏敘事和爽感的需求,能夠極致地滿足。缺點是,沒有長劇經驗,可能無法迅速適應長劇的敘事風格。
“長劇在人物刻畫、氣氛渲染等方面與短劇有所不同,短劇導演拍攝長劇時,需要同時兼顧節奏和這些需求,存在一定難度。”
冰冰說,“相比之下,長劇導演在剪輯、敘事、運鏡、轉場等方面更爲成熟。”
這一點從以往短劇導演的長劇作品中也可見一斑。
比如,《墨雨雲間》和《九重紫》都被誇節奏快,劇情爽,但它們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有些劇情過於追求快節奏,少了鋪墊,邏輯有漏洞,細節經不起推敲,影響了整部劇的連貫性和觀衆的代入感。
同時,一些鏡頭過於“短劇化”,目的性太強、太直白。例如,《九重紫》中,鄔善都快要死了,急需施針,竇昭卻還在一層一層地,像剝洋蔥一樣脫他的衣服,雖然營造了美感,但丟失了邏輯。
蘇楠也指出,大多數短劇導演的優勢在於節奏快,但缺點是“底蕴經驗不足,藝術性不強”。
“陳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台詞娓娓道來,故事逐步展开,如果按照現在短劇導演的拍攝手法,可能無法實現,因爲那需要極強的藝術性。短劇導演目前可能更適合拍攝題材不那么嚴謹和嚴肅的作品。”蘇楠說道。
這一點也不難發現,目前已經入局長劇的短劇導演們,他們執導的大多是架空歷史的古偶劇,幾乎沒有人在現實題材類型劇中發展。
也許是基於上述因素的考慮,盡管短劇導演很受歡迎,但在選擇合作時,平台和制作方也比較謹慎。
冰冰直言,導演作爲一部劇最重要的主創人員,在選擇人選時,平台、制作方會反復探討,也會聽取導演的創作思路,只有在充分溝通了解之後才會做出決定。
“現在長劇开一個項目很難,所以大家都很謹慎。”冰冰說。“一般短劇導演不會一上來就擔綱大任,大多會從B角導演做起,最後才慢慢成爲總導演,把控全局。”
制片人王偉透露,“升咖”的短劇導演,報酬也會隨之提高。短劇工期一般在十幾天,導演片酬大約10萬左右,長劇籌備期較長,花費時間更久,所以導演片酬翻個三四倍都在情理之中。
長劇短劇化是未來?
短劇導演陸續入局長劇圈,勢必會給行業帶來一些影響。
冰冰直言,相比導演入局帶來的影響,她感覺短劇本身給行業格局帶來的改變更大。
“許多觀衆都流向了短劇,長劇的整體流量不如從前,今年許多劇集的表現也沒達到預期,這對平台和片方都有一定的影響。”
冰冰說,“觀衆的時間有限,留給長劇的時間不多了,除非一部劇开頭非常吸引人,大家可能才會繼續追下去,這就對創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把長劇做得更好。”
而在蘇楠看來,短劇導演的入局就像短劇一樣,都會給行業帶來很大的衝擊。
蘇楠透露,自己平時除了做長劇,也會投資一些橫屏和豎屏短劇,因此對行業變動有更深的感知。
蘇楠認爲,年輕短劇導演的入局,首先會淘汰掉一批老導演,有些老導演的創作思維還停留在90、80後,甚至是70後觀衆層面,跟不上00後的節奏。
“這就像網站興起時的場景,那時候就突起了一批具有網感的年輕導演,而一些此前給電視台拍家長裏短電視劇的老導演就此退出了市場,如今短劇導演又來洗牌這一批曾經的網劇導演了。”
蘇楠說,“他們一开始可能會是配角,但當越來越多的《墨雨雲間》《九重紫》這樣的作品湧現,這個方法被證實行之有效之後,相信會有更多的短劇導演被挖過來,慢慢在長劇行列中佔據一席之地。”
蘇楠預測,未來長劇可能會分爲兩類,一種是具有藝術性的現實題材大劇,一種是年輕觀衆喜歡看的市場劇。前者前者繼續走娓娓道來的路线,後者滿足年輕觀衆的爽感需求,可能基本上都會按照短劇的節奏來拍攝,“而這部分恰恰是短劇導演的拿手好戲,可能會被他們承包”。
盡管當下“長劇短劇化”還處於初期,但蘇楠認爲,未來會發展得很快。就像曾經的版權劇和網絡劇之分,一开始網絡劇只佔總電視劇數量不到20%的比例,但如今幾乎全是網絡劇的天下。
“未來,短劇化的長劇可能也會成爲主流。”蘇楠說道。
標題:《九重紫》《墨雨雲間》熱度出圈,短劇導演要殺進長劇圈了?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0578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