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12-17 00:58:00 熱度:7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陶野)12月16日,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新余市人民政府、江西省氣象局共同舉辦第三屆中國氣象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會上,中國氣象服務協會與新京報貝殼財經聯合發布《中國氣象旅遊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首次推出“中國氣象旅遊綜合指數”,揭曉40個氣象旅遊指數定標城市,評估氣象景觀、氣候康養、避寒旅居、避暑旅居、觀星旅遊、冰雪旅遊六大類氣象旅遊資源的开發利用情況。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祕書長屈雅發布報告。
《報告》把全國40個定標城市的氣象旅遊指數的均值定義爲“中國氣象旅遊綜合指數”,旨在反映我國氣象旅遊經濟的發展水平。《報告》最終得出結論,綜合全國31省份40個定標城市評分,2024年中國氣象旅遊綜合指數爲66。《報告》還發布了中國氣象旅遊八大消費趨勢,對中國氣象旅遊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做出了深入系統性的梳理與總結,結合詳實的數據和市場研究,解碼氣象旅遊如何結合科技創新和政策支持轉化爲旅遊資源,從而激活千億战略新興市場。
我國六大氣象旅遊業態初具雛形
《報告》發現,在我國,氣象景觀、氣候康養、避暑旅居、避寒旅居、冰雪旅遊和觀星旅遊六大氣象旅遊業態初具雛形,並且氣象景觀類旅遊城市在綜合資源稟賦方面表現最突出。《報告》同步推出六大氣象旅遊指數,從六個氣象旅遊資源的角度提出針對各城市的評價標准。這六大氣象旅遊指數的提出,有利於爲各地區的旅遊規劃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並指導旅遊景區發現、开發特色旅遊資源,提升遊客體驗。
報告截圖:六類氣象旅遊資源類型城市的指數均值分布。
《報告》認爲,六大氣象旅遊類型中,觀星旅遊發展處於相對較初級的階段,但其潛力巨大且正在快速發展。在中國,觀星旅遊起步較晚,但隨着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對星空的向往,觀星旅遊逐漸成爲一種新興的旅遊方式。各地也在加強宣傳推廣、促進產品創新和人才培養,以推動觀星旅遊的發展。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許小峰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下一步,一方面我們會就“中國氣象旅遊綜合指數”進一步研究,讓它得到更多的認可,提高它的權威性;另一方面,我們還會緊跟其上,挖掘一些新的指數,我們現有的指數是傾向於旅遊,之後我們有計劃开發氣象與新能源、交通相關的指數,更好地服務中國經濟與社會。
氣象旅遊市場廣闊,但產品开發仍處於初級階段
中國氣象旅遊的發展不僅豐富了旅遊產品供給,提升了旅遊體驗,還爲地方經濟和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各地通過氣象賦能行動可以推動地方經濟的增長,氣候康養、觀星旅遊等新業態的發展也爲地方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報告》也發現國內氣象旅遊雖市場廣闊,但產品开發仍處於初級階段。《報告》指出,當前氣象旅遊資源的开發尚處於初級階段,產品形式單一,深度體驗和互動性不足,文化融合度不高,國際吸引力有限。
爲此,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會後採訪了南开大學現代旅遊業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石培華。針對報告中反應的問題,石培華指出,“黃山沒有日出、沒有雲海,就成就不了黃山;峨眉山沒有佛光,也成就不了現在的峨眉山。氣象和旅遊是密不可分的關系。”他進一步指出,氣象旅遊的前景是全產業鏈的,人們從最初的觀光到休闲度假,再到如今的避暑康養,生態旅遊,甚至是專項旅遊科考研學。其實氣象和旅遊的關系是貫穿整個產業鏈的。
“之所以說氣象旅遊潛力很大,就是因爲氣象與旅遊是全鏈條、全方位、全過程的相互融合;之所以又說它處於初步階段,是因爲目前只是把氣象當一種人體感知的環境和肉眼看得見的景觀在用,我們對於整個鏈條產品的深度开發其實才剛剛起步。我們不應該停留於比較表面的對於景觀和環境的利用,而應該將氣象做成既精准又有深度的服務,將氣象和我們的體驗、感知、服務、消費的產品業態全方位地結合。另外,怎樣用科技對氣象文旅進行深度賦能,也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石培華說。
編輯 白昊天
校對 穆祥桐
標題:“中國氣象旅遊綜合指數”發布,我國六大氣象旅遊業態初具雛形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0574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上一篇 : 《土豆炒肉:家的味道,愛的傳遞》
下一篇 : 美好生活在雲南|氛圍感拉滿!昆明冬櫻花浪漫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