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女兒”樊錦詩:一代又一代年輕人一定能夠秉承“莫高精神”,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9-24 17:06:24 熱度:33

導讀: 9月23日,以“傳承弘揚莫高精神 加快建設典範高地”爲主題的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座談會在敦煌召开。滿頭銀發、86歲的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館員樊錦詩親臨現場,她的致辭深情而充滿力量,贏得了現場陣...

9月23日,以“傳承弘揚莫高精神 加快建設典範高地”爲主題的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座談會在敦煌召开。滿頭銀發、86歲的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館員樊錦詩親臨現場,她的致辭深情而充滿力量,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

座談會現場,樊錦詩回憶起1962年初次踏足敦煌文物研究所的情景:“從小生活在城市裏的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研究單位住的是土屋、土炕,用的是土桌、土凳、煤油燈,喝的是苦鹹水,爬‘蜈蚣梯’才能進入洞窟,靠鏡面折射借光臨摹壁畫……過着那樣艱苦的生活。我注意觀察在莫高窟快生活20年的前輩們,天天安靜樂觀地工作,沒有一人愁眉苦臉。我很不理解,但又欽佩之至。”

1963年,樊錦詩被分配到莫高窟工作。受到前輩們的影響,逐漸理解他們爲什么能在莫高窟長期堅守。她提到,以常書鴻、段文傑先生爲代表的前輩莫高人,雖身居大漠、但志存高遠,展現出一種以艱苦求卓絕的精神。隨着在敦煌研究院工作時間越來越長,特別是走上管理崗位後,樊錦詩總是覺得是站在前輩們的肩膀上在工作。樊錦詩感慨地說:“如果沒有前輩莫高人長期甘於堅守和苦幹的精神;如果沒有他們在荒蕪凋敝、飛沙揚礫、物資匱乏、交通不便、陋屋鬥室、無水無電的艱苦條件下,篳路藍縷、开基創業,爲敦煌石窟的保護、研究和傳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就不可能有我們現在的大好局面。”

樊錦詩表示,爲了敦煌石窟久遠長存,自己作爲與前輩們共事過的見證者、經歷者、實踐者,有責任將前輩們的精神財富總結出來,一代一代傳承下去。2014年,她在敦煌研究院70周年的座談會上,把前輩們的精神總結爲: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开拓進取的“莫高精神”。

“堅守大漠”是表示前輩們堅守在艱苦的荒漠戈壁中,懷着對敦煌石窟文化藝術深深的熱愛情感,竭盡全力保護、研究和弘揚敦煌石窟藝術;“甘於奉獻”是表示前輩們沒有提任何條件,即使孩子不能上學,將守護莫高窟作爲自己的畢生事業,甘心情愿與莫高窟同呼吸、共命運,甚至去世後仍安息在宕泉河畔的墓地,與莫高窟相伴,守一不移;“勇於擔當”是表示我們作爲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的保管機構,就應該助力國家承擔起有效保護的責任;“开拓進取”就是要面向未來,持續不斷地做好敦煌石窟的保護、研究、傳承工作的發展和創新。

在回顧敦煌研究院80年的發展歷程時,樊錦詩欣喜地看到,敦煌研究院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中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績,得到了黨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贊譽。同時,她也清醒地知道,隨着時代的發展前進,社會和人民會對敦煌研究院的保護、研究、弘揚和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對傳承弘揚敦煌文化提出新的需求。

“我堅信敦煌研究院一代又一代年輕人一定能夠繼續秉承‘莫高精神’,也一定能把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弘揚、管理各項工作做得更好,真正把敦煌研究院建設成爲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典範和敦煌學研究的高地。”樊錦詩最後表示。

記者:王立奎 編輯:俞丹 校對:劉恬



標題:“敦煌女兒”樊錦詩:一代又一代年輕人一定能夠秉承“莫高精神”,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8977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