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慶·老地名丨开州區——文教昌盛的富饒之地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7-02 09:01:00 熱度:25

導讀: 簡介 开州區,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萬達开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三峽城市核心區、萬开雲板塊一體化等的重要組成部分。开州區位於重慶市東北部,渝東北三峽庫區與秦巴山脈交會地帶,東與雲陽縣和巫溪縣接壤,南與...

簡介

开州區,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萬達开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三峽城市核心區、萬开雲板塊一體化等的重要組成部分。开州區位於重慶市東北部,渝東北三峽庫區與秦巴山脈交會地帶,東與雲陽縣和巫溪縣接壤,南與萬州區相鄰,西與四川省开江縣、宣漢縣相連,北與城口縣相接,面積3963平方千米,人口120.33萬。

开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孕育了自強不息、敢爲人先、开明开放、开拓开創的人文精神,开州素有“金开縣”“舉子之鄉”“帥鄉”之美譽。這方水土曾養育出清同治年間兩江總督李宗羲、“公車上書”开縣六舉子、14名紅巖英烈,特別是走出了共和國一代“軍神”劉伯承元帥。开州地方特色民間藝術車車燈、巫舞被列入重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轄區內長沙鎮享有“橘鄉”之美譽,是全國25個柑橘重點生產基地之一,被國務院評爲“全國柑橘生產樣板鎮”。

地名由來

开州區,古稱“漢豐”,後因南河古稱开江,州、縣俱由此得名。

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蜀先主從朐忍西部析置新縣,取“漢土豐盛”之意,命名“漢豐”。此爲开州建置之始。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升“盛山縣”爲“开州”。後改爲盛山郡,又復爲开州。宋及元皆因之。“开州”之名沿用至明初。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改州爲縣,“开縣”由此得名。2016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撤銷重慶市开縣,設立重慶市开州區。

地名趣談

开州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卻與東部山區有着截然不同的歷史發展。這裏土地肥沃,氣候宜人,農耕發達,文教興盛。從文化和地理上來講,它與四川的達州、重慶的萬州相承一脈,自唐代起便興起文教之風,在明清時達到鼎盛。出了數十位舉人和進士,是著名的“舉子之鄉”,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官拜翰林的兩江總督李宗羲;开州還是名帥劉伯承的故鄉。

盛山積翠

韋相开啓的重文之風

展开全文

盛山位於开州城區漢豐街道北部,因其主峰鳳凰峰形似“盛”字而得名。

开州自古以來都屬巴蜀富饒之地,境內有平地、丘陵、山地,有發達的內河水系,無論是農耕還是手工業生產都發展良好。富饒的土地讓开州人歷來生活無憂,有了追求精神文明的物質條件。

唐憲宗元和年間,一代名相韋處厚被貶任开州刺史。他到任後闲時遊歷盛山,寫就《盛山十二景》詩篇集,自此爲开州开啓了文教之風。

韋處厚的《盛山十二景》一經寫就,便傳至長安,引發長安文壇轟動。以著名詩人張繼、白居易、元稹爲代表的京都文人紛紛和詩。“唐宋八大家”的韓愈爲其作序,稱“於是盛山十二景詩與其和者大行於時”。

這股從長安吹來的文風,讓盛山一時成爲了文人墨客爭相到訪之地,盛山上也开設起了書院、文宮。此後各代皆有詠誦盛山美景、抒發文人胸懷的詩篇誕生,其中最爲有名的,當屬清代胡邦盛的《漢豐八景》,“盛山積翠”即爲漢豐八景中的一景。

盛山可以說是开州地區的文化搖籃。清代嘉慶年間徐以道將原“芙蓉書院”移建於盛山之麓,改名盛山書院。就是這座盛山書院,孕育了著名的舉子之鄉。僅清朝一代,开州出了5名進士、20名舉人。戊戌變法前夕,康有爲組織“公車上書”行動,开州共有六位舉子參與其中,爲开州贏得了“舉子之鄉”的別稱。

开州進士李宗羲,官運亨通,一路扶搖直上,從兩淮鹽運使、山西巡撫官至兩江總督。曾力勸慈禧太後以國運爲重,不要重建圓明園。公元1874年,李宗羲個人捐助白銀千兩,於开州城西建起一座學院——培俊堂,也就是今天开州中學的前身。开州名帥劉伯承,與謝南城、鄒靛澄並稱爲當時开縣中學的“三才子”。

漢豐湖畔

一座古塔的風水局”?

开州地處四川盆地與東部丘陵接壤之處,境內水系發達,南河與東河在城中相匯,形成天然湖泊——漢豐湖。後因三峽工程蓄水,致使水位擡高,漢豐湖面積更勝杭州西湖。

在漢豐湖南岸有一座高高聳起的白塔,是重建後的文峰塔。在塔的旁邊,便是清代古文峰塔遺址,古文峰塔原爲一塔一廟組成。

據鹹豐本《开縣志》的記載,清代以前,开州城東南一直建有白塔,至清代中葉因年久失修而傾覆。當地民衆認爲“白塔爲一邑風水興廢之所系”,爲了重建开州風水格局,振興开州文風士氣,清嘉慶年間,知縣符永培聘請松江術士瞿霞飛擇選新址,修建文峰塔。

清代的文峰塔便選址在了漢豐湖南岸的山上,建塔的同時,還建了一座供人們祈禱的廟宇。說來也奇,自塔、廟宇建成之後,开州便在科舉考試中人才輩出,產生了5位進士和20位舉人。

一個傳言在民間悄然興起,說這就是文峰塔布下的“風水局”。而這個關於“風水局”的傳言,很快爲清代文峰塔引來了滅頂之災。在20世紀的“破四害”運動中,文峰塔與廟宇悉數被人爲毀壞,只留下今天還可見到的斷垣殘壁。

而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开州清代文人輩出一事其實與文峰塔並無關聯。

唐代之前,开州並未形成文教風氣。唐代之後,开州文風漸起,但相比北方與江南各地仍顯落後,學子即使參加科舉也無法脫穎而出。五代十國時期全國割裂,科舉一度中斷。到了宋朝,科舉制度經歷斷斷續續、三年一試等改革後,漸漸淪爲了權貴的交易與結黨工具。元代科舉制度僅存其形,幾近沒落。

明清時代是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然明末張獻忠入川,導致巴蜀地區因战亂人口銳減。這種情形直到湖廣移民入川的遷徙完成才得以改善。新移民开墾荒地,復蘇當地經濟,在开州重新修建學堂、書院。書院還聯絡鄉紳購买土地,所收租金供學子們進省、進京應試之用。

明清時代科舉制度的第一場考試爲鄉試。开州學子若想參加鄉試,只能前往省城應試。省城地處川西,路途遙遠,开州去省城最爲通達的是水路。而开州境內水系衆多,一直深受水患之害,出行頗爲不便。這種情況直到晚清時才有所改善。

綜上所述,开州舉子在晚清時期才登上歷史舞台,是有着客觀歷史原因與地理原因的。所謂文峰塔的“風水局”,不過是時間上的巧合罷了。

事實上,文峰塔真正的修建目的,在於水文作用。古時受水患所害之地,都有“建寶塔鎮河妖”的習俗。在河岸邊修建高塔,一來可以觀測水位與水流,二來有鎮水的寓意,是古代人改造大自然的美好寄愿。

今天的文峰古塔遺址中,還能清晰地看到廟宇門上的門聯,下聯寫道:“泄風防波靡,雙江澎湃,飛來柱石挽狂瀾。”可見清代修建文峰塔確爲水文所需。

從興建到拆毀再到重修,古今文峰塔見證了开州人生生不息的歷史,也寄托了开州文教昌盛的宏愿。

舉子園中

科舉文化造文人氣節

开州舉子園,是中國唯一一個以科舉文化爲核心主題,以开州漢豐湖湖光山色爲風景的大型園林景區。而开州能有這樣的底氣和自信打造科舉主題公園,與开州號稱“舉子之鄉”息息相關。

清朝末年,西方列強崛起並入侵中國。清政府固步自封,仍做着大清帝國的千秋大夢,實則國庫空虛,百姓民不聊生。鄰國日本在明治維新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开始對中國和朝鮮發起侵略战爭。

清光緒二十年,著名的甲午战爭爆發,行將就木的清政府倉促應战,最後以北洋水師覆亡、清政府全面敗北而告終。战後,清政府迫於日本的軍事壓力,不得已只能接受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康有爲得知消息後,與梁啓超等人集結1300名舉人聯名上書,引發了史上有名的“公車上書”事件。彼時,康有爲作爲乙未科進士在北平考完會試,正等待發榜。《馬關條約》籤署的消息傳來,應試的舉人才子群情激憤。

康有爲振臂一揮,衆人即刻追隨。康有爲寫下18000字的“上今上皇帝書”,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等主張,反對籤署《馬關條約》。18省舉人共計1300人響應並聯名上書。其中就包含了开州舉人6名,是聯署人數最多的一個地區。开州一炮而紅,成爲當之無愧的“舉子之鄉”。

开州將這個故事背後的深刻內涵,刻畫進了自己的骨髓中。中國文人的擔當與氣節在這個故事裏體現無遺,千年儒家授學,傳的就是忠、孝、仁、義、禮、信等信念。學子寒窗苦讀,爲的就是能一朝考取功名,踏上仕途,光宗耀祖事小,爲國爲民事大。一生所學,爲的就是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救國救民於水火。

這是中國文人該有的擔當與氣節,也是开州舉子園創辦的契機,更是千年开州傳承的文化命脈。

南門紅糖

古法熬制傳承至今

要問开州爲何能文教昌盛,就要談到开州當地的風土人情。相比重慶的山區,开州人民自古就活得輕松一些。這裏土地肥沃,農耕興桑麻盛;這裏氣候宜人,環繞的大山讓开州一地風調雨順。

物產富饒之地的人們一旦衣食無憂後,自然就要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文教自此興矣。

开州當地人常常玩一個諧音的“梗”——在开州,我們有舉子園,還有橘子園。

的確,在开州有着上萬畝的三峽春橙種植基地,適宜的氣候條件爲春錦橙、春臍橙、春血橙提供了酸甜可口的優質口感,三峽春橙成爲开州重要的產業。

而在开州的南門鎮,南門紅糖不僅是一項產業,還成爲了非遺文化傳承。

南門鎮位於开州區的南部,自古以來便是甘蔗的種植產地,只不過這裏種的甘蔗不同於一般的果蔗,是一種專爲榨取糖分而種植的品種。種植它們是因爲就在南門鎮,至今仍保存着採用古法熬制紅糖的習俗。

每一年甘蔗成熟,當地農戶採用手工收割,用甘蔗葉將甘蔗數十根捆爲一捆,運送到不遠處的紅糖作坊裏。剛採摘的甘蔗不能清洗,便要連皮帶葉送入榨汁工具,榨出汁水,因清洗過的蔗糖水會因爲混入淡水而產生口感的變化。

清洗的步驟與過濾同時進行。榨出的蔗糖水流入一口巨大的鍋裏,靜置20分鐘沉澱。沉澱後撈去浮沫,撈去余渣的糖水盛入另一口大鍋,然後再次重復這個過程。在這個過程後,糖水最終一定要變得清澈透亮,不能有任何一點雜質。

之後便开始熬煮,五口大鍋並排放置,底下架起熊熊柴火,日夜不停地燃燒着。隨着水分的蒸發,糖水會慢慢變少。變少以後就轉入比之前小一號的鍋繼續熬煮,直熬到糖水變得濃稠,顏色紅中帶棕。這個過程中,火候的掌握是高超的技藝,火大糖水會煳掉,制成的紅糖口感會帶有苦味;火小糖水無法產生結晶轉換,制糖會失敗。

熬煮成形的糖粥離开明火後至冷卻前仍需要不停翻攪,這是個體力活。力度的均勻與翻攪的方法至關重要,這決定着紅糖成形後是否會板結。待所有的程序結束,紅糖倒入糖模,放置凝固,一塊南門紅糖才算大功告成。

從清代的紅糖作坊,到新中國的國營紅糖廠,再到今天的合作社糖坊,前後五代傳人通過師徒相授的方式,將南門紅糖的制作技藝傳承至今。

今天的南門紅糖,因現代人對健康保健的逐步重視,獲得了市場的認可。曾經面臨斷代滅絕的古法紅糖技藝,也終於能夠換取到它相應的價值。开州再一次向世界證明,這塊富饒的三峽庫區土地,總是能找到滋養一方百姓的能力。有這樣的物質基礎,文教何愁不昌盛!

責編:楊 利

校對:舒 軒 段美汐

編輯:肖婭楠

供稿:區劃地名處、开州區民政局

版權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爲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標題:新重慶·老地名丨开州區——文教昌盛的富饒之地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7444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熱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