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華語巨制”的價值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6-20 00:53:24 熱度:12

導讀: 近兩年電影市場的恢復態勢有目共睹。據燈塔專業版,2024年前五個月票房達到了217億,比北美市場高了30億(人民幣),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恢復至2019年的八成。 但觀影人次的流失仍然嚴重。今年前五...

近兩年電影市場的恢復態勢有目共睹。據燈塔專業版,2024年前五個月票房達到了217億,比北美市場高了30億(人民幣),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恢復至2019年的八成。

但觀影人次的流失仍然嚴重。今年前五個月合計觀影人次達4.95億,而2019年同期爲6.9億,2018年同期爲7.96億。

召回觀衆,道阻且長,不是一時一片所能解決的問題,而是行業應該共同擔負起的責任。毒眸在此前的多個檔期復盤中也曾提到,盡管票房表現穩住了,但電影市場供給仍然存在質量良莠不齊的問題,這種口碑上的反復,無疑會進一步消耗存量觀衆的耐心,也不利於召回曾經的觀衆。

即便是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好片,自去年以來,“以小博大”的案例也越來越常見,不少中小成本影片走紅,撬動巨大票房勢能。“以小博大”當然是好事,但從宏觀市場的角度來看不能只有“以小博大”。在召回觀衆已經成爲影響電影行業未來發展根基的關鍵問題時,是時候重新思考“大片”的價值了。

在今年的上影節期間,阿裏影業向行業提出了“華語巨制”的概念,並聯合上影節主辦了一場“2024華語巨制巡禮”,以對談的形式向外界展示了7部值得期待的“華語巨制”之作。

阿裏影業發布的7部華語巨制片單(圖源:微博)

巧合或精心謀定不得而知,但7部影片正好對應了阿裏影業總裁現場提及的電影“第七藝術”之名。1911年,意大利電影的先驅者喬托·卡努杜發表了一篇《第七藝術宣言》,在世界電影史上第一次宣稱電影是一種藝術。彼時的人們對電影還有新鮮感可言,但百余年後的今天,電影已然成爲了一門“古老”的藝術,能否打動新時代的觀衆,是電影工業面臨的新課題。

投拍“華語巨制”,就是給觀衆一個一定要走進影院的理由。在李捷看來,拆解“華語巨制”的概念,它需要集齊品質感、工業化、大制作三個關鍵特質。但大片的“大”也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視聽表現上,在故事和情感上須與當代觀衆產生鏈接,才能成爲在國內市場受歡迎的“大片”。所以,從內容主題上,“華語巨制”也會圍繞個體命運、家國情懷、人文關照、時代共鳴四個主題來展开。

七片七色,七部各有千秋的“華語巨制”,正在打开中國電影市場未來的想象大門。

展开全文

題材創新,內核落地

既然是“巨制”,一定少不了高成本的投入,但在高成本投入之下仍然愿意嘗試稀有類型和題材,無疑需要更加龐大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心。此次“2024華語巨制巡禮”中公布的不少影片都在類型和題材上有所突破。

最早將與觀衆見面的,是已經定檔7月26日的電影《異人之下》。該片由烏爾善導演,改編自全網點擊量超過300億的熱門國產漫畫《一人之下》。

烏爾善和幻想類題材的緣分很深。從《畫皮2》《尋龍訣》到去年同在暑期檔、斬獲26億票房的《封神第一部》,烏爾善在探索東方幻想的道路上從未止步。談及創作《異人之下》的初心,他也在現場提到,“前幾年在做《封神》的過程裏,同時也在想能不能把《封神演義》裏有創意性的法術、異能變成當代故事。後來有同事把《一人之下》漫畫拿給我看了,我發現這跟我想的方向完全一樣,但比我想得好很多,所以我就決定要做這個項目。”

漫改電影實際上是全球範圍內商業片視野中相當重要的一種形態,以漫威、DC爲代表的漫改電影,幾乎是近十年全球票房最成功的商業電影系列。但國內的漫改電影數量則少得多,雖亦有佳作,但並未形成與流行文化緊密貼合的漫改電影生態。

這對《異人之下》來說意味着不少挑战,如何將漫畫語言轉換爲電影語言,是烏爾善面對的核心課題。他還是將《封神》系列拍攝中的演員訓練營模式沿用,給《異人之下》也准備了一個持續6個月的演員訓練營,讓演員們能勝任“具備漫畫感的動作戲”。

“我想把最傳統的文化,和最時尚的現實世界結合在一起。”烏爾善希望用這部影片建立起年輕人與東方幻想之間的橋梁。

而挑战漫改賽道的不只《異人之下》,袁和平導演也帶來了他的新項目《鏢人》,主演吳京、謝霆鋒,預計7月开機。

《鏢人》是擁有超高口碑的國產同名漫畫改編,漫畫的每一卷在豆瓣評分都在8分以上,2023年推出的動畫版也同樣收獲了8.3分的認可。

但《鏢人》面臨的挑战還不只是漫改這一個側面,它同時是一部武俠片。2024年至今,仍未有一部國產武俠片上映,往前推三年,每年分別也只有3部、2部、1部,票房加起來僅有近300萬左右。作爲華語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類型之一,如今正迎來肉眼可見的凋零。

未見得是觀衆不再愛看武俠片,而是好的、能挑起大衆興奮神經的武俠片太少。這樣的時刻尤其需要頭部創作者挺身而出,用具有說服力的“華語巨制”將觀衆的視线重新拉回武俠世界中。

漫改武俠,動作戲仍是重點、難點,所幸袁和平有漫長的職業生涯支撐的動作指導經驗,他也希望在《鏢人》身上實現動作創新,“我覺得戲裏的動作跟以往不一樣,比較新一點、真實一點。還有馬上的動作也是比較難拍的,國內還沒有把馬上的動作拍得很好,所以我想嘗試這次拍得再好一點,動作打得再狠一點。”

今年五一檔取得票房口碑雙豐收的《九龍城寨》,也同樣被評價爲“具有漫畫感的動作設計”,其城寨的故事內核與傳統武俠片也十分接近。事實證明,將經典與創新巧妙結合的大片,仍然可以收獲觀衆喝彩,希望《鏢人》能帶來更加耳目一新的視聽體驗。

凋零的類型也不只武俠片,還有災難片。一直以來都是西方世界投拍災難片較多,國內則鮮少有創作者有信心踏足這一類型。它的風險是清晰可見的,制作難度大、成本高,市場反饋也並不明確。但這次,安樂影業總裁江志強帶來了由他監制,劉德華、白宇、莫文蔚領銜主演,王丹妮等主演的《焚城》。

更特別的一點是,《焚城》此次選擇呈現的災難,並非地震、火山、海嘯等可見可感的災難,而是輻射。“在我印象中,很少有電影牽扯到輻射題材,因爲很難拍,它是無形的放射物質。但反過來它有優勢的一點是,輻射不會只是天災的問題,還牽扯到人禍。所以我們的電影有賣一個關子,就是在災難裏人禍比天災更恐怖。”江志強表示。

這是屬於災難片語境的正確解法,在電影技術已經臻於成熟的現在,單從視聽上試圖進一步擡高災難片觀影體驗不太現實,往人性中去深挖才能進一步豐富災難的意涵。好的災難片,需要展示出在極端條件下人性的復雜,也能給人類文明以啓發。

由徐崢導演+主演的《逆行人生》,也將於8月9日上映。“徐崢+現實主義”的組合再次回歸,將鏡頭對准日常生活,讓我們看到每個努力生活的人都在閃閃發光。

除了這些稀有題材和類型的創作之外,還有一部科幻和兩部歷史巨制。

科幻類型雖然是目前國內電影市場非常重視的重點發展類型之一,但市場上的可見成果還較少,大部分項目仍在开發孵化中。此次來到現場的,是由黃建新監制,章笛沙導演,黃渤、吳磊、高葉主演的電影《群星閃耀時》。這個項目最早出現於2019年中國電影科幻大會的創投上,黃建新和李捷當時都在現場,與《宇宙探索編輯部》同期。如今經過5年籌備,終於准備就緒,計劃於8月开機。

影片講述了未來時空,三名中國航天員在返回地球的途中,遇到復雜情況與地面失去聯系,萬分危急時刻,收到了一條電子信號,而他們的命運將被這個信號裏隱藏的一段神祕代碼徹底改變。

與以往的科幻大片稍有不同的是,《群星閃耀時》是基於特別真實的科學原理搭建出來的故事,同時擁有震撼的視覺奇觀。導演章笛沙用“波粒二象性”比喻了對影片的期待,“我們的電影也有二重性,它除了有科幻奇觀之外,同時又有家國情懷,既是科幻大片又是體現中國航天人薪火相傳的情感。”

由管虎、費振翔導演的《東極島》,講述了1942年東極島漁民營救裏斯本丸號落水海員的故事。

“拍這一部電影像拍三部電影一樣難。”管虎導演現場拆解了《東極島》作爲“華語巨制”的拍攝難度,影片既要在東極島上從無到有地搭建拍攝場景,又要拍攝人在水裏進行“海上救援”的畫面,要把人和水接觸的特效做好屬於非常高的技術要求,需要大量測試。同時,影片還要1∶1還原巨大的裏斯本丸號。

無論是水戲的拍攝規模,還是對於海難場面的還原,《東極島》面臨的難度和挑战都將是空前的。

另一部歷史題材影片是來自馮小剛的《抓特務》,由雷佳音和胡歌主演。

馮小剛透露,在30多年前就一直想把這個故事搬上銀幕。隨着國內電影工業的發展,“時機成熟了”。影片展現了1949年-1988年接近四十年裏,一名國民黨特務和一名警察在北京四合院裏的恩怨糾纏。他希望在這個故事中,能把時代的變化拍出來。

要將北京四十年裏的變化盡皆還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2024華語巨制巡禮”的現場,馮小剛還在跟烏爾善討論AI幫助畫面的可能性。在馮小剛看來,“導演在迭代,觀衆也在迭代。像我們這些導演要發揮自己的長項,思考怎么把我們生活的年代裏那些記憶重新搬上銀幕,算是對我們那個時代做點該做的事。”

用深度對談展現行業擔當

與尋常的影視公司項目發布會不太一樣,“2024華語巨制巡禮”與其說是一場發布會,倒不如說是一場深度的行業對談。讓這些從40年代到80年代,橫跨近半個世紀的華語電影“巨匠”齊聚一堂,重估“巨制”的價值。

與會嘉賓陣容相當豪華,對“2024華語巨制巡禮”也予以了較高的評價。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主任陳果也表示,“上影節和阿裏影業的合作已經是十年了。今天,通過這場別开生面的華語巨制巡禮,我們將共同地开啓下一個十年,开啓一個更加具有使命感的課題,團結所有的華語電影制作者,助推中國電影的高質量發展。”

以往的影視發布會,有時一次性發布幾十個項目,看似琳琅滿目,但最終難免有一部分無疾而終。

阿裏影業過往很少开展類似的項目發布,今年上影節期間,也僅有博納影業和阿裏影業發布了片單。比起過往動輒幾十個項目的華麗,七部擲地有聲的“華語巨制”,或許才是如今電影市場更加需要的“信心”。

一些經歷過中國電影市場不同階段的從業者也頗有感觸,“以前咔咔好幾十部,各種有的沒的”,“現在時局不一樣了,就這七部,各個獨當一面,運轉頭部工業。”

也有人從中看到了新類型萌發的跡象,在朋友圈預測,“中國電影市場的漫改元年是不是要到了。”

多數時候,發布會上僅需影業代表上台大概梳理項目亮點,最後再請主創亮相即可。而“2024華語巨制巡禮”邀請了陳魯豫作爲現場主持人,與電影主創相對而坐,爲每個項目進行短暫但深度的對談。

現場首先給每一位導演、創作者都單獨准備了介紹短片,將他們的過往作品混剪並提煉出代表風格。袁和平在現場看完之後就表示,“不看我都不曉得,已經拍了那么多戲了。”

每一位創作者都會希望能有深度對談創作話題的機會和場域,不必爲了電影的賣座只進行娛樂向的宣傳。盡管目前對許多項目來說仍處於早期階段,但有一個能對外闡明創作發心,探討行業問題的場合,同樣十分寶貴。幾位創作者都不約而同地在介紹項目時談到了稀缺題材的價值、如何與新一代觀衆產生鏈接、對時代情緒的研判等等話題。

這些話題的最終落點,和阿裏影業提出“華語巨制”的初心是一致的——市場不能只有同質化的供給,大片所呈現出的“電影感”是召喚流失觀衆回到電影院的利器。

“品質感、工業化、大制作”,三者其實是相輔相成的。許多項目都是在大導演腦海中沉澱已久的電影創意,因國產電影工業化水平的提升,今時今日才有了條件得以成行。同時,這些項目又不僅僅是重視效的大片,每一位創作者都格外清楚,影片的內核還是離不开人和普世情感。

這對於國內觀衆很重要。盡管大片一直以來是西方電影的強項,但好萊塢的巨制近幾年還能在國內市場受到歡迎的已經越來越少了,本質上是與觀衆的連接度不足。而強化與本土觀衆的現實共鳴,恰恰是這些“華語巨制”能實現“品質感”的關鍵。

拍攝條件與創作條件均成熟之後,也需要有魄力、有定力的頭部影企,來承擔“大制作”。作爲一家平台型企業,阿裏影業當仁不讓地承擔起了這一責任。

李捷在現場提到了阿裏影業從2018年开始的“錦橙合制”計劃,“到2023年末我們以5年26部總票房178億結束了第一階段的承諾,同時我們也开啓了第二階段的‘錦橙合制’計劃——5年30部。”

能完成這樣的承諾,既是底氣,也是決心。在這30部作品序列中,七顆耀眼的“華語巨制”明珠能給市場帶來怎樣的可能性,值得期待。



標題:重估“華語巨制”的價值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7249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