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在行動丨廣西羅城: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走好鄉村振興路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4-03 16:59:06 熱度:14

導讀: 新華網南寧4月3日電 春季的早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棉花村的山間薄霧繚繞。棉花天坑景區裏,已經有遊客陸續开始天坑奇觀探祕之旅;村民吳俊毅騎摩托車從集市上採买回來,他的姐姐开始在廚房裏麻利地剁肉,...

新華網南寧4月3日電 春季的早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棉花村的山間薄霧繚繞。棉花天坑景區裏,已經有遊客陸續开始天坑奇觀探祕之旅;村民吳俊毅騎摩托車從集市上採买回來,他的姐姐开始在廚房裏麻利地剁肉,吳俊毅經營了一家位於景區的民宿和農家樂餐館,他和姐姐正在准備迎接遊客到來。

“這裏是大石山區,以前只能在石頭縫裏種玉米,喫飽飯都是個問題。”吳俊毅說,家鄉成爲了旅遊景區後,自己當了小老板,喫上了“旅遊飯”,家裏蓋起新樓房,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吳俊毅的家鄉正是如今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廣西羅城棉花天坑旅遊度假區,這裏的蛻變是羅城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縮影。

近年來,羅城立足優越的自然資源條件和獨特的仫佬族文化,積極探索農業與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的路徑,走出了一條符合仫佬山鄉的振興之路。

棉花天坑旅遊度假區位於棉花村深洞屯,度假區依托天坑這一自然奇觀,同時把仫佬族建築文化、服飾文化、節慶文化、民俗風情、農耕文化、傳統手工藝等特色文化植入景區,推動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

航拍羅城四把鎮棉花村深洞屯。牙舉成 攝

度假區裏,懸崖酒店的十幾棟小樓依着陡峭的天坑懸崖而建。“許多遊客到這裏旅遊,都想體驗住在懸崖邊上的驚險刺激,酒店客房經常供不應求。”廣西羅城棉花天坑旅遊开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昌仕說。

展开全文

位於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棉花天坑景區內的懸崖酒店。牙舉成 攝

除懸崖酒店外,村民自住房、民宿、農家樂等以泥巴作爲外立面的仫佬族民居分布在山谷之中。“村民在景區內开設農家樂、民宿以及銷售土特產等,由公司進行統一管理和市場推廣。”謝昌仕介紹到,景區輻射帶動了8500多人實現“家門口”就業,先後給四把鎮7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分紅達300多萬元,成爲“景在村中、村在景中”的宜養、宜居、宜學、宜業的休闲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依着陡峭的天坑懸崖而建的懸崖酒店。牙舉成 攝

“我現在有4間客房,每逢春節、五一、國慶等假期都是早早預訂一空。正在新建一棟新的民宿,能增加8間房,今年三月三假期开業。”自從村裏變成了景區,吳俊毅便利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民宿,开起了餐館,堂哥堂弟也都在村裏开民宿、餐館,“節假日民宿和農家樂很火爆,要請十多個親戚或者當地村民來幫忙炒菜、洗碗等。”

這是羅城四把鎮棉花村深洞屯的一角。牙舉成 攝

“之前村民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種植毛葡萄、玉米和在外務工。”四把鎮宣傳幹部吳靜介紹,2018年起,村裏在景區公司的帶動下也开始做旅遊,村民返鄉創業,开民宿、農家樂等,變身股東、老板、上班族,發展旅遊後,基礎設施和村容村貌也得到大大改善。

農業與旅遊業的融合,不僅能夠活化農村經濟,更能促進地方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具有獨特的文化和自然資源,農文旅融合發展具有天然優勢和廣闊前景。

羅城小長安鎮民族村的大風嶺中藥村產業示範區裏,漫山遍野種植的吳茱萸冒出了新芽,盛放的油菜花填滿山坡的空隙,處處散發春的氣息。山下,白牆“灰瓦”、印有仫佬族特色花紋的民居整齊排列。

航拍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小長安鎮民族村。牙舉成 攝

“我從2016年开始種植吳茱萸,現在種有12畝,畝產值大概6000元。”今年69歲的民族村果場二組村民吳代明原來住在偏僻的山區裏,全家搬出了大山後,住上了樓房,還依靠種植吳茱萸擁有一份不錯的收入。

據了解,民族村是一個水庫移民村,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居住着仫佬、壯、瑤、苗、水、漢族等居民。10多年前,群衆开始在荒山裏、石頭地上开始種植吳茱萸,如今全村種植面積達5600多畝,吳茱萸不僅增加了村集體經濟,也給了民族村移民群衆更多的底氣。

印有仫佬族花紋的特色民居。牙舉成 攝

“我們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創建了由優質糖料蔗基地、富園沙田柚基地和大風嶺中草藥材基地組成的民族村產業園,設有中草藥材加工廠、民族選果廠和蔗料加工廠,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周邊5個村1000多人就業增收。”民族村黨總支部書記覃鳳瓊對村裏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村裏還將引入山地自行車、水上垂釣等項目,充分挖掘發展仫佬、壯、瑤、苗、水等少數民族文化,以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羅城積極挖掘本土資源和探索“宜遊則遊、宜農則農、宜商則商”的新思路,全方位發展文旅融合、農旅結合、商旅結合等產業路徑,帶動鄉村旅遊全面發展。

群衆在仫佬族依飯節期間,身着仫佬剪紙創意服飾上街巡遊。羅城縣委宣傳部供圖

羅城利用仫佬族依飯節、仫佬族古歌、仫佬族刺繡技藝等非遺項目,通過文化節慶等形式吸引遊客,實現仫佬族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發展。通過文化賦能和旅遊开發,實現農業的多功能性和多樣化發展,不僅讓遊客體驗到了濃鬱的民族文化,也促進了當地農特商品的开發。

羅城舉辦仫佬族依飯節,這是“敬獻稻穗”儀式。羅城縣委宣傳部供圖

依托產業發展,羅城在明億萬畝油茶示範區、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小長安鎮、四把鎮等大力發展生態休闲旅遊農業,推出“鄉村生態遊”“文化體驗遊”等新型旅遊產品,探索實踐“個性定制+參與體驗+文化旅遊”的新業態新模式,打造特色集聚、融合發展的產業振興示範區,激發產業興旅“內動力”。

通過對農業、文化與旅遊進行資源整合,農文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不僅讓仫佬族民族文化進一步傳承發展,也爲鄉村振興提供新的動力。



標題:鄉村振興在行動丨廣西羅城: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走好鄉村振興路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5855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熱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