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遊蓬萊③——煙雨近蓬萊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4-01 09:02:19 熱度:50

導讀: 慢遊蓬萊③ 作者簡介 文蘇皖,《小說選刊》編輯部副主任,2021年榮獲第十九屆百花文學獎編輯獎。 時隔兩年又來到福建安溪,原以爲還會一頭扎進茶山裏,享安樂而不可自拔,卻不承想,這次有幸見到了一處“蓬...

慢遊蓬萊③

作者簡介

文蘇皖,《小說選刊》編輯部副主任,2021年榮獲第十九屆百花文學獎編輯獎。

時隔兩年又來到福建安溪,原以爲還會一頭扎進茶山裏,享安樂而不可自拔,卻不承想,這次有幸見到了一處“蓬萊”、一處春雨綿綿下的僑鄉、一處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的歷史重鎮。“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進入安溪蓬萊,一路伴隨春雨,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中,我們放緩腳步,闲庭信步,走近蓬萊,感受蓬萊。

展开全文

三月底的安溪本應暑氣漸升,但我們遇到的安溪蓬萊卻還沉浸在春寒料峭之中,迎着春雨我們來到了安溪蓬萊清水巖,這是一處位於福建安溪城關西北16公裏處的蓬萊山內的景區,總面積11.1平方公裏,主峰海拔763米,是一處以清水巖寺爲主體,以清水祖師文化爲特色,融生態旅遊、民俗展示、休闲度假爲一體的風景名勝區。2022年經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批准,安溪清水巖獲批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歷經千年發展,清水巖如今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舊志記載:“清水名山,發源於西北,逶迤而南,至竹塔一聳,跌下蜂腰,曰彭格,突兀峻絕。分爲兩翼,左翼至凹峰草店,右翼展於東偏祈雨坪。當中爲大師紺室。由西南轉東北,形如狻猊播弄碧空。殿內有大孔曰‘獅喉’,殿下兩階曰‘獅脣’。覺路爲帶,覺亭爲球,西涼伎所作皆肖。”巖寺始建於北宋元豐六年(1083年),從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到近代,清水巖寺重建、擴建、重修達二十多次,規模漸大,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頗爲興盛。巖宇四周現存歷代文物古跡66處,其中宋代29處,元代2處,明代8處,清代5處,近代拓展、恢復的23處。

梁思成先生曾將中國建築歷史的發展分爲六個階段:上古時期、兩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五代宋遼金時期、元明清時期。從清水巖景區的古建築年代來看,這個建築群主要築建於後兩個階段。在五代宋遼金時期,我國出現了一本歷史上重要的建築學專著《營造法式》,此書的出現標志着我國古代建築從成熟走向繁縟、細膩與多樣的發展階段。宋代的閣樓其精美、其造型之復雜並不亞於歐洲的哥特建築。始建於公元1083年的清水巖巖宇依山而築,面臨深壑,作樓閣式。觀到此處,忽然聯想到,同一時期,與泉州安溪清水巖寺遙遙相望的還有位於薊縣的現存最早的閣樓式殿堂建築,遼代建造的獨樂寺觀音閣,這也許更能印證出在兩宋、遼、金、西夏時期,我國出現了極其多樣的建築造型,特別是型式奇偉的樓閣造型。在宋代始建藍圖的基礎上,清水巖寺根據宋代《巖圖》碑所記錄,於清乾隆廿六年(1761年)修建爲現存建築,一切遺跡均系元、明、清構築,體式基本保持原貌。建築分三層,第一層昊天口,第二層祖師殿,第三層釋迦樓;左右翼鐘、鼓樓;檀越廳、觀音廳、芳名廳分立於東西兩邊。

《靜謐》作者:白婉平

觀賞樓閣的精巧華美經常令流連者駐足不前,但清水巖景區中,除了清水巖寺還有一些文物古跡,我們撐傘前行,春天山裏的雨還是有些寒涼的,但雨水衝刷後的景觀逐漸泛出清雅潔淨的光輝,我們一路繼續看到了“獅喉”“清珠簾”“方鑑壙”“枝枝朝北”“羅漢松”“覺亭”“石慄櫃”“巖圖碑刻”“三忠廟”等各具歷史人文特色的景致,深刻的歷史傳承印記令人心生震撼。

《巖圖碑》 作者:楊榮發

出得清水巖,我們離开藝術殿堂回歸煙火人間,泉州安溪蓬萊鎮人聲鼎沸的生活現場直擊我們而來。蓬萊鎮是著名僑鄉,被譽爲“安溪僑鄉第一鎮”,廣大旅外蓬萊人身居海外心系蓬萊,他們熱心家鄉的各項事業,在蓬萊蓬勃發展的道路上持久並有序地做出着貢獻。

我們一行在雨聲漸歇之時來到了一所依山傍水、環境優雅的學校,這是進來學校。“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這不是歌詞,而是出自清朝末年梁啓超所寫的散文《少年中國說》。伴隨着學子們的朗朗讀書聲,我們在校舍間參觀流轉,感受到蓬萊籍華僑的拳拳愛國心,這種精神力量在對家鄉少年人的培養上得以凝結,並結出興學成風,薪火相傳的結晶。

進來學校的建設與成績離不开僑胞的捐資幫助,1930年,旅新華僑柯進來先生回國探親,目睹家鄉子弟求學之艱辛,表示愿意獨資創立小學,1956年秋,柯進來先生回鄉主持“進來小學”25周年慶典時,看到畢業生升學初中需要走幾十裏山路,當即又決定創辦進來小學附屬初中,即進來中學前身。柯進來先生去世後,其後代繼續關心學校發展,於1981年至1990年間,柯隆美、柯鎮安先生率先聯合捐資興建“美安”教學樓。如今的“柯進來教育基金會”還在靜默無聲卻又溫暖有力地幫助學校建設,關心少年人成長。幾代僑親堅持重教興學,資助辦學,成功將進來學校打造建設成省級達標學校,數十年來,他們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參觀途中,我們得知,像進來學校一樣,備受僑親關注,接受僑胞投資興建並發展良好的學校在蓬萊境內還有一些,比如,安溪唯一的農村高考考點,位於蓬萊鎮聯中村的梧桐中學,是著名華人林梧桐先生投資修繕的;歷經三次更名,創辦於1921年的百年老校“育民小學”,是一所受“五四”運動影響,在租宇內聯辦的小學,學校經費全由海外華僑支付。

安溪的蓬萊鎮不僅是山明水秀、古跡衆多的遊覽聖地,不僅是僑鄉、祖籍地,也存在着營造風格多樣的古代民間建築。中國明清兩代的地方建築非常豐富,除官方建築外還有大量民間的築造,各地的祠堂與民居都非常華美。祠堂相比民居等級更高,可以使用琉璃,甚至可以用鬥栱。這一行,我們仔細觀摩了蓬萊鎮下轄幾個村寨裏的祖厝、租宇和古民居群。

《彭格煙村》作者:翁火枝

我們一路將目光鎖定在一處又一處古建築,有位於磜內村的特色古厝,李氏祖厝,據記載是明正德年間建造的祖厝;有位於聯中村,坐北朝南,與清水巖隔山相望的德門租宇,據記載重建於明嘉靖辛酉年。還有宛若藏在深山中的明珠一般的,坐落在蓬萊上智村的白頭格古民居群。根據記載,自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起,歷經30年方建成整個民居群,最初有12座建築物,到如今,這裏有7座保存較爲完整的古建築,精美的木雕、磚雕、石刻、壁畫,保存完好的還有不少。每座房子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其中一座名叫“娛山樓”的建築,據村裏的老人說,其牆面上貼的瓷磚是當時從意大利進口的,牆壁的石磚是從菲律賓運來的,該樓四周隨處可見玲瓏剔透的石雕、木雕、磚雕,或自然故事,或人文軼事,風格多樣,美不勝收。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隨着蓬萊的春風拂面,一場有春雨相隨,沉浸在蓬萊煙雨中的行程漸已落幕。縱觀蓬萊的文化資源,蓬萊的發展在歷史長河中有新石器時代先民的繁衍生息,有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節點,有明清時期集市和生產重鎮,它在人類文明歷史進程和市鎮的發展過程中從未有過斷層。蓬萊有具有地域特徵的傳統優秀文化,這些具有豐富性、內源性、原創性和連續性的傳承滲透進一代又一代蓬萊人的血脈之中,激發出蓬萊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歷史沉澱,造就了當今蓬萊鎮的蓬勃興旺。

- END -

慢遊蓬萊①——到清水巖許個愿

慢遊蓬萊②——清水巖上觀日月

文章來源|安溪文聯

作者|文蘇皖

圖片|茶鄉美協、蓬萊鎮宣傳辦、清水巖

一審|蔡秋蓮

二審|林梓昕

三審|陳志坤



標題:慢遊蓬萊③——煙雨近蓬萊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5802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