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味道”走出三峽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1-23 17:04:18 熱度:19

導讀: “重慶味道”走出三峽 半月談記者 李松 近年來,以“麻、辣、鮮、香”爲代表的“重慶味道”,在全國美食地圖中佔據了越來越重的分量。“重慶味道”走出三峽,走向全國的背後,有產業鏈主引領,有科技、品牌推動...

“重慶味道”走出三峽

半月談記者 李松

近年來,以“麻、辣、鮮、香”爲代表的“重慶味道”,在全國美食地圖中佔據了越來越重的分量。“重慶味道”走出三峽,走向全國的背後,有產業鏈主引領,有科技、品牌推動,還有生態稟賦加持。

總能找到你愛的那一款

辣是“重慶味道”給消費者最暢快的感受。不同人對辣味感受不同,微辣、中辣、特辣等到底是多辣?能不能用數值體現?農業龍頭企業、重慶德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和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等機構合作研究,將消費者辣度主觀感受和辣椒素類物質含量對應,對辣味進行度數分級,相關產品市場反響良好。

“大部分重慶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品銷售市場在重慶市外,‘重慶味道’需要滿足全國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不同口味。”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總農藝師韓以政說。

一袋榨菜,行銷全國。在重慶涪陵榨菜產業鏈上,有16萬多種植農戶和140億元綜合年產值。盡管涪陵榨菜有上百年歷史的“三醃三榨”傳統制作技藝,但面對新需求,涪陵榨菜也在持續創新求變。

“適應低鹽的口味趨勢,涪陵榨菜主流產品含鹽量已從過去的8%左右,降低到現在的2%至3%;味型也從鹹香的單一味型,發展到醬香型、紅油型、鮮脆型;以前只是佐餐食品,現在榨菜零食也琳琅滿目。”重慶涪陵榨菜集團副總經理皮林說,“衆口難調”,也總能找到你愛的那一款。

一名消費者在挑選琳琅滿目的涪陵榨菜產品 劉潺 攝

科技和品牌爲產業增效

時值冬季,重慶梁平區10多萬畝柚園果實累累。作爲中國三大名柚之一,梁平柚曾因種植粗放、缺乏深加工,面臨發展瓶頸。梁平將科研基地“擺”在柚園旁,專家手把手教柚農改良品種、改進種法。

“科技賦能貫穿梁平柚產業全鏈條。在生產環節,實施柚樹葉片營養診斷新技術、推廣使用有機肥等,做到增產量、提品質;在加工上延鏈條,研發柚子汁、柚子酒等20多個大類產品。”梁平區農業農村委副主任張強說。如今梁平柚及其加工產品每年在重慶市外的銷售額達到10億元以上。

來鳳驛是成渝古驛道上“四大名驛”之一,“來鳳魚”因此遠近聞名。爲進一步做大“來鳳魚”產業,璧山區人大來鳳街道工委將如何做大做強“來鳳魚”品牌作爲重大調研課題,提出將“來鳳魚”品牌納入非遺傳承,號召本土餐飲行業參加十大名店名菜評選賽事,打造“來鳳魚”特色餐飲文化小鎮。

如今,規模化生產的“來鳳魚”調料已銷往全國,並帶動上下遊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發展,形成近億元產業鏈。

依托好山水,做足“生態味”

大山大江的饋贈,讓重慶擁有着豐富的農業資源、多樣的立體氣候、良好的生態環境。重慶從田間地頭做起,培育優勢產區、做強生態標准,讓自然生態也成爲“重慶味道”的鮮明標識。

每到蓴菜採摘時節,石柱縣冷水鎮一塊塊水田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嫩綠的蓴菜葉片就漂浮在水面上。經過30多年的發展,石柱已成爲全國蓴菜主產區,並創建成爲國家有機蓴菜認證示範區,每年向日本、韓國等國家出口蓴菜超過1萬噸,縣裏新开發的蓴菜飲料等30多種蓴菜新產品也逐漸被市場接受。

“重慶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門類齊全、基礎良好,孕育出了重慶火鍋、重慶小面、三峽柑橘、涪陵榨菜、榮昌豬等組成的重慶土特產陣列。”重慶市農業農村委主任劉貴忠說,重慶正聚焦食品及農產品加工重點產業鏈提檔升級,力爭到2027年形成5000億級產業集群,讓更多消費者愛上“重慶味道”,讓優勢產業帶動更多村莊發展、農民增收。



標題:“重慶味道”走出三峽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4661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熱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