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員工”,正在佔領廠區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3-07-23 16:50:09 熱度:17

導讀: 勞動力規模逐年降低、勞動生產率增速被平均工資增速超越——中國企業正在面臨用工難題。爲了應對這一困境,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全面轉向“第四種用工模式”——“數字化勞動力”,它可以全力激活人效潛能,並助力企...

勞動力規模逐年降低、勞動生產率增速被平均工資增速超越——中國企業正在面臨用工難題。爲了應對這一困境,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全面轉向“第四種用工模式”——“數字化勞動力”,它可以全力激活人效潛能,並助力企業行穩致遠。

記者 | 左秦

來源 | 《經理人》雜志

智能中央立庫中的1號工廠、2號工廠、3號工廠,原材料庫、半成品庫、產成品庫,箱體智能工廠、齒輪智能工廠、電機智能工廠、裝配智能工廠⋯⋯50000多種物料的運輸和存儲配送,正在夜以繼日自動運轉。

而在物流的運轉過程中,諸如50Kg堆垛機、1.2T堆垛機、2.4T堆垛機、20000個料箱貨位、20000個托盤貨位和AGV、RGV、升降機等智能物流設備充當了“勞動力”。

而驅動“勞動力”的則是隱藏在廠區設備中的那些變頻一體減速電機、分布式與櫃裝式變頻器、控制器、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傳感器、物聯網等智能器及後台數字化智能控制全系統。

以上的智能生產場景,發生在一家位於浙江的傑牌智能傳動(以下簡稱傑牌)的未來工廠內。公开信息,這家公司由陳德木創始於1988年,在其35年的帶領下,公司已經成長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浙江省“隱形冠軍”企業、浙江省“未來工廠”企業。

陳德木表示,公司的使命是“堅持100年做好一台減速機”,愿景是“匠心打造齒輪行業百年企業”。

爲了使命和愿景,陳德木的最新表述是:“基於已經打造出了現代版的傑牌,適當時候可以交給下一代管理者。”

傑牌的的下一代管理者會比陳德木幸運——他們的注意力將更聚焦在產品、市場、品牌,而無需將精力過多耗費在“勞動力管理”,因爲公司已經提前跨入了“數字勞動力時代”。

中國勞動力的宏觀性現實問題,必須引起企業的重視。

展开全文

以2016年至2021年爲時間維度,16-59歲的中國勞動力規模從9.07億降至8.8億,平均年齡爲38.8歲,與此同時,勞動生產率增速在2018年首次被平均工資增速超越。基於現實,企業主與其埋怨形勢,不如思考勞動力用工模式的轉型①。

“數字化員工”,第四種用工模式

要維系較高的勞動生產率,並希望它一直不變,並不現實,與此同時,平均工資的增長,除了大勢所趨之外,還存在勞動力供給意愿的減弱。

相比勞動生產率(產量/投入的人力所消耗的時間),要更精准評估制造企業的生產效能,設備生產時間是一個更重要的指標。

所謂設備生產時間,即從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進入直接生產階段开始,一直到生產出產品爲止的時間。它包括勞動時間、勞動力發生作用的時間、生產資料的儲備時間及停工時間等。

相對而言,設備生產時間比勞動生產率指標更反映出制造業企業的生產效能。

以傑牌爲例,援引杭州經信的了解,智能化生產之後,傑牌如今的設備生產時間比之前縮短了168倍。其中的勞動力(自然領導力)投入比過去降低了10倍。

以傑牌的勞動生產率或設備生產時間的能力進行對標,國內很多企業表現並不如意。

另一個問題是,平均工資增速超過平均工資增速,帶給企業的難題——而這算是真問題嗎?

工資爲什么會增長?因素很多,但本質上是勞動力供給和僱主需求之間的邏輯關系所引起的。當勞動力供給減弱,工資就會相應增長。但是,其中涉及到一個“收入效應”的概念。

當工資增加,意味着收入增加,這就使得你會想購买更多的商品、服務,此外還想有更多的闲暇時間,於是利用各種機會或理由減少勞動付出,這就是“收入效應”引發的勞動供給反向下降的現實(圖1)。

那么,如何應對現實呢?

請注意,傑牌的用工模式——這種被稱爲“第四種用工模式”在麥肯錫數字化勞動力白皮書③中,叫做“數字化勞動力”,它可以全力激活人效潛能,並助力企業行穩致遠。

麥肯錫提出,“數字化勞動力”爲企業優化勞動力資源配置這一課題提供了新思路:“與全職員工、外包員工,以及兼職員工這三大傳統勞動力用工形式不同,‘數字化勞動力’主要依托新型技術來完成企業對前端用戶及內部員工的服務優化,以及中後台運營協同作業等任務。傳統勞動力與數字化勞動力相結合,可爲企業建立‘智能員工隊伍’,通過科技賦能傳統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並優化員工工作體驗。通過數字能力培養及生產工具升級,數字化勞動力可爲未來工作模式及環境帶來重大革新。”

“數字化員工”成本與新管理探索

在中國專精特新企業中,很大一部分屬於制造業類型。只要是制造業,除了資本密集特點之外,就是勞動力密集,但他們中的多數,現在已從早期的制造變爲了智造。最大的特點就是,在生產過程中,依靠的是“數字化勞動力”,而不是自然勞動力。

使用“數字化勞動力”的好處是:1、精准提升勞動生產率;2、降低用工成本。

關於使用“數字化勞動力”如何節約用工成本,麥肯錫做過數據統計。截止2021年,使用“數字化勞動力”的企業每年人工成本降低81%(圖2)。

作爲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制造業中“苦累活”的現象十分普遍,且安全隱患問題始終令人困擾。面對這一局面,“數字化勞動力”成了制造業企業的極佳之選。目前,企業正在深度探索如何規範生產流程,降低員工待工時間,並減少工作時間損耗,以實現數字化勞動力與傳統勞動力的有機結合。

工業機器人能夠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效率,保證生產質量的穩定,並降低高空作業帶來的安全風險。通過總結制造行業的優秀實踐,工業機器人已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大規模應用。當然,企業也需關注流程性及質量相關問題,提高生產流程的標准化程度。

制造行業涉及的流程工序多樣且復雜,且柔性生產也對生產流程的執行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制造業企業而言,各類硬件機器人,以及軟件服務等數字化勞動力,都是傳統勞動力的有力補充。二者的有機結合可以幫助制造業企業最大限度地優化生產力,系統性地增加人與機器協作的生產效率,並解放傳統勞動力的雙手,避免過多的成本浪費及效率流失,真正實現“用人於刀刃上”。

①③《“數字化勞動力”——全力激活人效潛能,助力企業行穩致遠》麥肯錫;2022.09

② 保羅·薩繆爾森(Paul A. Samuelson,1915年5月15日—2009年12月13日).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薩繆爾森是凱恩斯主義在美國的主要代表人物。

本文僅作爲知識分享, 並不構成提供或賴以作爲投資、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 任何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



標題:“數字化員工”,正在佔領廠區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134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