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5-01-05 17:01:00 熱度:6
重慶朝天門綜合交易市場,清晨的曙光似乎也最青睞這裏的熱鬧,早早等候着熟悉的身影出現。8點不到,冉光輝拖着板車、扛着棒棒准時來到市場。在朝天門忙活了快40年,當年的棒棒哥,如今也變成了商戶們最常喊的“老冉”,或者“冉師傅”。
冉光輝正把貨物搬上樓
上午要運走的兩包貨有兩百多斤,冉光輝沒拿棒棒,也沒拉板車,不到一分鐘,就用繩子把貨品捆得結結實實。他右手提起包裹,左手輕輕一托,右胳膊擡高的瞬間,拳頭輕轉,厚實的包裹就穩穩地落在了肩頭。看一眼貨,算一下路程,他還是覺得扛着包裹走台階,更快。
冉光輝正在轉運貨物
吹糠見米,落袋爲安,棒棒一天賺多少就拿到多少,這是最讓冉光輝心動的地方。“八幾年的時候,村裏的匠人一天掙一兩塊錢,我一天能賺一二十塊錢”,扛起棒棒那一年,他22歲。那時,一艘艘滿載貨物的船只抵達朝天門的碼頭,重慶山中有城,城裏是山,似乎總有走不完的台階,爬不完的坡,那些年把貨物一擔擔挑下船,再一包包扛進城的,正是數以萬計的重慶棒棒。
冉光輝在分揀貨物
重重的包裹壓在肩頭,冉光輝的背自然彎成了一張弓,能看清的路就是眼前的台階,他走得不慌不亂。再過幾個月,冉光輝就該60歲了,百十來斤的貨,對他來說,依然不算什么。冉光輝最輝煌的記錄,是8年前的一個雨天,他一次扛了470斤的貨物。
冉光輝在搬運超大包裹
冉光輝24歲結婚,大女兒出生後,他幹活越發賣力。“火石落在腳背上,自己就知道燙了”,家裏老人曾經念叨過的老話,在他抱着女兒的那一瞬間就懂了。凌晨三點多出門,晚上九點多才扛完最後一單,是常有的事。
冉光輝和兒子
那時,棒棒們在重慶都住在一起,幾十個人住大通鋪,大家給它起名叫棒棒房。白天賺的錢,經常是一沓一塊兩塊,冉光輝把錢塞在一個小布包裏,用一根繩拴在皮帶上,再放進褲子內側,皮帶一勒,保證丟不了。晚上進棒棒房之前,他會就着路燈,把布包裏的錢拿出來,一張一張數一遍。睡覺的時候,布包就放在枕頭下面,用冉光輝的話說,那些日子,每晚都睡得踏實。
冉光輝和家人曾經租住的棚戶區
剛結婚時,冉光輝一個人在重慶,妻子瞿光芳帶着孩子在老家。冉光輝每次回家,都會把一沓錢疊得整整齊齊遞到妻子手裏,嘴角帶笑,小聲念叨一句,這幾天多賺了些,別的再不多說。2010年,瞿光芳帶着三個孩子也來到重慶,第一次看到丈夫扛包裹的樣子,是在報紙上。“身上扛着一包貨,赤着上身,汗流浹背”,瞿光芳看得鼻酸眼熱。
冉光輝卸下的貨物箱上沾滿了他的汗水
給冉光輝拍照的是一個叫許康平的大學生,照片上,冉光輝把上衣脫下來系在皮帶上,左手緊緊地抓着高過頭頂的綠色貨包,右手拉着才3歲多的兒子,父子倆正准備走下朝天門長長的階梯。“肩上扛着家庭,手上牽着未來”,登在報紙上的棒棒父子一時間打動了很多人。
網友評價照片上的冉光輝“肩上扛着家庭,手上牽着未來”
冉光輝成了朝天門的明星棒棒,總有人來和他拍照,會攔住他問:你就是報紙上那個棒棒吧?“好多人說這個行業挺辛苦,我說只要能掙錢就不辛苦”,冉光輝不覺得自己跟別的棒棒有什么不一樣,除了能被客戶更信任,日子還和以前一樣,只有出門扛貨,才有錢賺。
冉光輝在出租屋裏給兒子做飯
忙活了一上午,等到冉光輝終於能喫午飯時,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飯是妻子前一天晚上提前做好的,粉蒸肉、牛蹄筋、西紅柿炒蛋,外加一點炒青菜。冉光輝把飯盒在商戶的微波爐裏加熱後,找到一家熟悉的面館坐下,面館老板端過來一碗熱湯,招呼冉光輝趕快喫飯。
冉光輝的午飯
在妻子的印象中,冉光輝從來沒跟她提過一句累。扛了一天的包,後背常常一片通紅,她偷偷地哭過;大冬天也要脫了衣服扛包,生了凍瘡,傷口裂开,她邊抹藥邊擦淚。冉光輝還是會咧嘴笑,安慰她說,到了春天,傷就好了。妻子指着冉光輝的手一臉心疼,十根手指,全都變形了,“長期扛貨,必須用手用力把貨抓住,要是溜下去,背起來就太重了”,冉光輝對着妻子還是呵呵樂,安慰她“棒棒的手都是這樣”。
冉光輝雙手多個關節都已經變形彎曲
不知道擦了多少汗,數不清扛了多少包,更算不出爬了多少回朝天門的台階,冉光輝牢牢記得的,是2017年的夏天,他在重慶的解放碑买下一套60多平米的二手房。8年光景,一家五口人從大通鋪搬到8平米的出租屋,再從20多平米的出租房,終於搬到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家。那天一家人喫的芝麻餡的湯圓,甜絲絲的味道,妻子瞿光芳一直沒舍得忘。冉光輝和兩個女兒轉身都去上班了,她一個人坐在新家的沙發上,淚流滿面。
正在拉貨的冉光輝
那一年,冉光輝的兒子冉俊超10歲,看到電視也是新的,書桌也是新的,他在松松軟軟的沙發上蹦來蹦去,盡情地表達着一個孩童滿腔的喜悅。“我媽媽剛到重慶的時候經過解放碑,說以後要能在這裏有一套房就好了,後來我爸就在解放碑买了房”,長大後他才懂,新家也是爸爸送給媽媽的一份沒說出口的浪漫。
2017年夏天,剛搬進新家的冉光輝和兒子冉俊超一起看電視
冉光輝手裏的棒棒已經被汗水泡成了棕色,竹子做的第一根棒棒是挑大包裹的時候斷了,第二根用的時間最短,數手裏用的這根最耐用,不過2015年後也用得越來越少了。“板車一次能拉一千斤,電動車一次能拉一噸的貨”,偶爾有买家开車過來取貨,或者在地鐵站口等着拿貨,冉光輝才會用棒棒挑着去送一趟。
冉光輝用板車送貨
冉光輝幹活還是那么不惜力,多重的包裹都能綁得結結實實,方方正正。商戶王旭生和冉師傅打交道多年,他說大家愿意找他幫忙,不僅因爲他手腳勤快,更看重他心裏有活,“發過一次貨後,下次不寫地址,他都知道送去哪裏”,老冉總是讓人格外省心。
冉光輝开的電動板車單次運貨量可以達到1噸
過去的14年裏,給冉光輝父子照相的許康平每年都來重慶,每次都會給冉光輝和兒子在朝天門同樣的位置留一張合影。他說,哪怕只是看看冉師傅樂呵呵的樣子,都覺得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
2024年11月冉光輝和冉俊超父子故地重遊
浩蕩的棒棒軍如今在重慶只剩下千人左右,冉光輝中途也去試過網絡賣貨,去送過外賣,但試來試去,還是舍不得用慣了的棒棒。兩個女兒都成了家,兒子告訴他,以後要努力給家裏換更大的房子,他聽了很开心。“孩子們都跟我說不要那么辛苦,不要再做棒棒了,我不覺得累,還是能做就做”,做了三十多年的棒棒,冉光輝始終堅信,不管背上的貨有多重,只要穩穩地走好每一步,總是會離目的地更近一步。
監制丨高巖
策劃丨沈靜文 章成霞 馮會玲
記者丨馮會玲 夏斯偉
新媒體編輯丨魏然
文中照片均由許康平提供
標題:時光裏丨最後的重慶“棒棒”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0947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