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見嶺南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5-01-05 08:58:52 熱度:7

導讀: 觀衆認真觀看山海計劃短片,了解到許多來自廣東小鎮的故事 遊客在凱旋門旁合影留念 放映前,衆多觀衆在電影放映廳外等候入場 山海計劃青年導演張迪(右一)與觀衆分享創作心得 放映結束,觀衆熱情地挑選短片周...

觀衆認真觀看山海計劃短片,了解到許多來自廣東小鎮的故事
遊客在凱旋門旁合影留念
放映前,衆多觀衆在電影放映廳外等候入場
山海計劃青年導演張迪(右一)與觀衆分享創作心得
放映結束,觀衆熱情地挑選短片周邊紀念品
放映結束,許多觀衆仍然在電影院外交流觀影心得
巴黎的一家中餐廳,服務員正爲顧客點菜
來自中國的泡泡瑪特商店在當地頗受歡迎
展开全文

圖/羊城晚報記者 鐘振彬

文/羊城晚報記者 胡廣欣

2024年12月下旬,巴黎。曾經被壓縮在文字和圖片裏的景象如遇水還原,鮮活地闖入眼前。

巴黎聖母院新近重开,洗去五年前那場大火的痕跡後,標志性的巨大穹頂和玫瑰花窗再現勃勃生機。埃菲爾鐵塔遊人如織,高聳的塔身和井然排列的鋼材,敘說着19世紀的工業浪漫。盧浮宮本館的厚重與玻璃金字塔的輕盈形成有趣對比,而它與不遠處的奧賽博物館、蓬皮杜藝術中心一起,串聯起一條古典、近代和現代的藝術脈絡。塞納河穿城而過,天氣好的時候,在左岸的花神咖啡館,來自世界各地的文藝愛好者靜靜等候落座,期待欣賞那片被波伏娃、薩特和畢加索注視過的風景。

有趣的是,穿梭在巴黎街頭,中國文化的能見度比想象中高得多。楓丹白露宮內,中國傳統的回字紋樣與西方天使出現在同一個瓷器上;市中心的精品店,精裝法語版《道德經》被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拉丁區有一家專門售賣亞洲工藝品的商店,擺滿了搪瓷碗、保溫瓶和印着“囍”字的毛毯。市內散落着星星點點的亞洲超市,輕松就能找到國產方便面與珠江橋牌醬油;如果到了華人聚居的十三區,甚至可以喫上一頓正宗的粵菜,一解廣東胃的鄉愁。

於是,“中法文明互通互鑑”不再是一句抽象的口號,而是一場場觸手可及的真實體驗。以中法建交60周年爲契機,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主辦的“向山海走去”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以下簡稱山海計劃)首次在巴黎進行展映,把14部由山海計劃扶持創作的華語青年短片帶到法國觀衆面前,在2024年12月19日至23日舉辦了華語青年短片展映、中法影人論壇、驚喜放映等六場活動。

法國人對電影抱有巨大的熱情。展映期間正值降溫,淅淅瀝瀝的雨混雜刺骨的寒風,卻擋不住法國人出門看電影的腳步。甚至在放映結束、影院清場後,觀衆仍然不愿離去,在影院門外一邊吹風一邊與主創和展映團隊熱烈暢聊。

對中國電影,法國人不會感到陌生。張藝謀、王家衛、侯孝賢、賈樟柯等導演在法國享有頗高知名度,山海展映期間,王家衛作品《2046》也正在法國重映;賈樟柯新作《風流一代》則將在2025年1月登陸法國院线。在山海展映的觀衆中,一位會說簡單中文的老先生Claude Devoir說,他最喜歡的中國電影是吳天明導演的《變臉》;另一位觀衆Denis在幾周前看了《火鍋英雄》,感覺非常新鮮:“以前對中國電影的印象都是文藝片,這是我第一次看見中國商業片。”

山海展映季帶來的14部山海短片,更豐富了他們對中國電影和當代中國的感知。這些山海短片均主要在嶺南地區拍攝,青年導演以新鮮的視角展現當代中國的各個切面。熱氣蒸騰、草木繁盛的亞熱帶風光,宗祠與工廠、傳統與現代並存的小鎮圖景在巴黎的大銀幕上徐徐展开。

“這些作品跟我以往看過的中國電影很不同,敘事獨特,質量也非常高。”巴黎青年Hans對中國青年導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另一位巴黎青年Roman則被山海短片激發起探索中國的熱情:“我在影片裏看到很多不同的方言和地區文化,希望有一天能到當地看看。”借助電影這一世界性的語言,中法兩國人民更加靠近彼此。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鑑而豐富。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兩國的文化交流和情誼始終生生不息。



標題:在巴黎,見嶺南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10939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