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遊拙政園:體驗“中國園林之母”文化底蕴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9-26 08:58:05 熱度:5

導讀: 在蘇州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中,隱藏着一處令人心馳神往的古典園林——拙政園。作爲“中國園林之母”,拙政園不僅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精妙絕倫的園林設計,吸引着無數遊客前來探訪。 步入...

在蘇州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中,隱藏着一處令人心馳神往的古典園林——拙政園。作爲“中國園林之母”,拙政園不僅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精妙絕倫的園林設計,吸引着無數遊客前來探訪。

步入拙政園,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來到了一個寧靜而優雅的世界。園內綠樹成蔭,花香四溢,潺潺的流水聲與鳥兒的歡歌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美妙的自然交響樂。漫步在曲折蜿蜒的小徑上,每一步都充滿了驚喜和發現。

拙政園的布局疏密有致,既开闊明朗,又曲折幽深。東部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爲主,給人一種明快开朗的感覺;中部則是拙政園的精華所在,池水面積佔三分之一,以水爲主,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主次分明,顯得既典雅又靈動;西部水池呈曲尺形,台館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裝飾華麗精美,讓人流連忘返。

在拙政園中,每一座建築、每一塊石頭、每一株植物都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它們相互映襯,共同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遠香堂四面環水,每面裝置玻璃長窗,可四面賞景,充分利用水面倒影效果,靈動清新;小飛虹作爲木質結構廊橋,橫跨水面,形狀優美,色彩鮮豔,是連接兩岸的重要通道和園中亮麗的風景线;香洲仿舟船形象而建,是拙政園中部著名的船景,讓人仿佛置身於古代文人的詩意生活之中。

除了建築和景觀之外,拙政園還蕴含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園內的匾額、對聯、石刻等文物古跡衆多,它們不僅記錄了拙政園的歷史變遷,也展示了古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文化追求。作爲蘇州古典園林的瑰寶,其匾額與對聯不僅是園林的點睛之筆,更是承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藝術精品。

展开全文

匾額:[拙政園]位於園門之上:園名“拙政”取自晉代潘岳《闲居賦》中的“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爲政也”。園主自嘲不善在官場中周旋,只能效法五柳先生陶淵明“守拙歸田園”,在院中澆花種菜,以此安身立命,保心境寧謐。由花崗巖制成,金色字體,顯得古樸而莊重。[蘭雪堂]位於拙政園東部的主廳:“蘭雪”取自李白“獨立天地間,清風灑蘭雪”詩句,言似蘭之幽香、如雪之潔白,也寓指園主道德品行之超凡脫俗。堂內除了花幾、琴桌等家具外,還有四塊大理石屏,顯出江南文人園林主要廳堂的莊重和典雅。[秫香館]位於東部的主體建築:“秫”本指高粱之黏者,此指稻谷。“柴門臨水稻花香”,此處以前牆外皆爲農田,豐收季節,秋風送來一陣陣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館亦因此得名。室內寬敞明亮,長窗裙板上的黃楊木雕,共有48幅,雕鏤精細,層次豐富,栩栩如生。[得少佳趣]位於園內某處:(具體位置可能因園林布局調整而有所變化)表達了園主對簡單生活的滿足和欣賞,即便所得不多,也能從中發現樂趣。與拙政園第一任主人明代御史王獻臣官場失意後寄情於園林的心境相呼應。[晚翠]位於枇杷園圓洞門南側:取周興嗣《千字文》中“枇杷晚翠,梧桐蚤凋”之意,形容枇杷樹耐寒,冬日枝葉仍翠綠可愛。與周圍枇杷園景色相映成趣,意境生動。遠香堂南步柱聯:上聯:建業報襄,臨淮總榷,數年間大江屢渡,滄海曾經,更持節南來,息勞勞宦轍,探勝尋幽,良會幾忘新拙政。下聯:蛇門遙接,鶴市旁連,此地有佳木千章,崇峰百疊,當憑軒北望,與袞袞群公,开尊合坐,名園且作故鄉看。特色:此聯是拙政園最長的楹聯,共80字,題於清光緒年間。作者在聯中敘述了自己仕途勞碌,幾渡長江,探勝尋幽,流連忘返的經歷,並描繪了園中佳木疊峰的美景與友人共飲的歡樂場景。

蕭疏樹石雲林畫;闲靜軒窗靖節詩:上聯描繪園林中樹石雲林的疏朗之美,下聯則借用東晉詩人陶潛(靖節先生)的詩意來形容軒窗的幽靜與雅致。

聽鳥入林深;四時花當美人看:這對聯以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園中鳥語花香的美景以及園主對自然之美的熱愛與欣賞。

拙政園的匾額與對聯不僅是園林裝飾的一部分,更是園主情感與志趣的寄托。它們與園林的景致相得益彰,共同構成了拙政園獨特的文化魅力。



標題:闲遊拙政園:體驗“中國園林之母”文化底蕴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9011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