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靠誰轉?往哪轉?如何轉?

來源: 編輯:匿名 發表時間:2024-03-08 16:50:38 熱度:12

導讀: 若要問什么是當下最熱門的詞語,答案必定是“新質生產力”。 從政府工作報告也可以看出,今年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方向已經確定。向新質生產力要產業升級新動能,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也正在成爲社會各界的廣...

若要問什么是當下最熱門的詞語,答案必定是“新質生產力”。

從政府工作報告也可以看出,今年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方向已經確定。向新質生產力要產業升級新動能,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也正在成爲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

不過,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有序轉換,是一個長期性、系統性的工程,離不开各方努力,並非一蹴而就。傳統制造業爲什么要轉型?靠誰來轉?怎么轉?往哪轉?諸多疑問尚需解答。

3月7日下午3點,以“向‘新’而行,擁抱新質生產力”爲主題的“城勢而上”线上論壇第三季,上线了第二場直播分論壇——《制造向“新”,新型工業化塑造經濟發展新優勢》。出席論壇的嘉賓們結合前沿理論與一线經驗,針對以上焦點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爲企業轉型升級“把脈問診”,獻出良方。

爲何要轉?

新技術浪潮不會停止,必須开闢新的發展空間

傳統制造業必須轉型升級,是論壇嘉賓們的共識。“在公司發展過程中,我們非常深刻地意識到,新技術的浪潮不會停止。”作爲扎根一线的企業專家代表,微網優聯5G工廠負責人楊奕東道出了切身體會。

作爲四川首家“5G智慧工廠”,微網優聯在數字化轉型方面走在行業前列。楊奕東認爲,企業需要做的不僅僅是技術革新,而是生產方式、管理模式、企業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轉型,必須持續保持活力,以應對市場的不斷更新迭代。

“企業必須轉型升級,开闢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長城战略咨詢成渝總監徐光宜認爲,不管是企業自發還是政府引導,轉型升級都是必須秉持的指導思想。

學術界也有着相同的見解。“如果說,中國錯過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跟跑了第三次工業革命,那么,在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爲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進程中,則要並跑乃至領跑了。”全國政協委員、西南財經大學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寇綱表示,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在於創新,而創新的主體在於企業。

另一方面,轉型升級並非推翻一切,還應當“不拋棄,不放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傳統產業在我國制造業中佔比超過80%,是我國制造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5月召开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明確指出,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能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

展开全文

啓迪之星(四川)總經理宋志剛認爲,在以新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的過程中,要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堅持積少成多,以量變引起質變,不要想着一上來就“革傳統產業的命”。如果盲目貪多求全,推進起來會非常困難。

靠誰來轉?

政企研多方參與,構建創新生態體系

各地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時,有一項重要職責:分類指導。這也是論壇嘉賓們關注的重點。

楊奕東認爲,在當下企業轉型升級的浪潮之中,各地政府扮演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微網優聯獲益良多,“例如通過出台優惠政策、搭建創新平台等方式,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爲轉型升級賦能。”

如何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寇綱認爲,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繼續優化配套政策體系,出台專項扶持政策,例如創建數字化轉型專項資金池、設立政府引導基金;另一方面,要強化標杆企業的示範引領,推動鏈主或平台企業打造一批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服務平台。此外,地方政府可以挖掘數據價值賦能“智改數轉”場景,例如建設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綜合服務平台。

科研機構的力量也不可忽視。宋志剛認爲,例如一些孵化平台,它們本身就是一個創新資源聚集的平台,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开展技術創新對接、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幫助具有轉型升級需求的傳統企業开展技術研發、產品迭代、科技成果轉化等工作,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徐光宜則認爲,所有的政策與理念,最終都要靠人去執行,因此企業家在這個過程中顯得非常關鍵。企業掌舵人必須具備看見未來趨勢的能力,主動求變,“當你被動接受的時候,可能你的轉型升級已經滯後了。”

在宋志剛看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科研院所、企業自身等多方參與,形成合力,構建良好的創新生態體系,更好地培育新質生產力。同時各區域間應加強協同創新,打破行業壁壘和行政壁壘。

用什么轉?

突出創新驅動引領,用科技乘以產業

科技與創新,正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動力源。

春江水暖鴨先知,一些企業已經率先應用前沿技術,取得了“夢幻开局”。

結合企業自身經驗,楊奕東認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基礎思路是信息化與自動化相融合,核心布局是高端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在微網優聯生產車間,5G、AI、大數據等創新技術已形成多種應用場景,可實現“熄燈”作業。

“如果說農業時代土地和勞動力是核心要素,工業時代資本和勞動力是核心要素,進入數字時代後,數據便是關鍵生產要素。”寇綱認爲,進入新時期,數據成爲勞動對象,人工智能技術成爲生產工具。應當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數據進行採集、傳輸、處理、執行,讓數據與不同應用場景結合,釋放出數據生產力。

在徐光宜看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光要引入新的技術,更重要的是把新的成果轉化出來,並且可復制、可推廣,達到“技術×產業”的目的,真正實現用科技賦能產業。

他舉例,成都高新區在去年做出探索,在全國率先提出構建“技術研發+中試平台+專業孵化+天使基金+應用場景”的“中試+”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生態,目標瞄准建設成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成果中試首選地,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

“這就是乘法的要義。”徐光宜說。

往哪裏轉?

聚焦提質降本增效低碳,充分挖掘自身優勢

楊奕東認爲,傳統制造業門類繁多,各個企業面臨的問題可謂五花八門,其轉型升級的痛點、難點各不相同。但總的來說,核心還是要聚焦四個方面:提質、降本、增效、低碳。如果一家企業通過數字化技術應用,在這幾個方面實現了突破,那其轉型就是成功的。

微網優聯自身的發展歷程就是直觀說明:初步測算,通過自動化生產,該企業制造成本降低了40%,從產值“0”到產值12億元僅用了半年。

充分了解自身特點,揚長避短,是嘉賓們共同的意見。

寇綱認爲,四川、成都有着深厚的產業基礎,要結合自身優勢,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例如,可以以電子信息產業爲發展重點,培育龍頭企業,加速形成龍頭企業牽頭、骨幹企業參與、上下遊企業跟進、线上线下相結合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實現創新協同、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打響四川省先進產業“頭號招牌”。

他還提到,四川可以以智慧能源和智慧文旅爲發展特色,結合各區域發展優勢,積極开展項目試點示範,培育多樣化數字場景,打造四川先進產業“特色名片”。

“任何一個數字化轉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僅憑自身就可以完成的。”楊奕東認爲,企業轉型的過程充滿艱辛,需要各方一起努力。一旦走上轉型的軌道,就能切實感受到明顯的效果,企業也將在激烈的競爭中佔據領先優勢。

文/葉燕 王俊峰

編輯/倪家寧



標題:以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靠誰轉?往哪轉?如何轉?

地址:https://www.vogueseek.com/post/5361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